第十章 街亭之戰 二(2 / 2)

張休、李盛也是掌管五千人的校尉,雖資曆比不上還掛了個雜號將軍的高翔,但論職位實權是平級的。見高翔這麼不給麵子,他們二人有些生氣,:“這是我們軍中之事,理應由馬將軍定奪,高將軍管的太寬了吧?”

高翔大怒:“此乃我大漢軍隊之事,何來你我之分?”

軍司馬黃襲是個和事佬,見爭執激烈,急忙出來打圓場:“高將軍息怒,張校尉、李校尉他們也是為大局考慮。依我看,罰他三人半年薪俸作為賠償,由高將軍出麵安撫受傷百姓。違紀之事,就戰後一起處理吧。”

馬謖耳根子軟,聽完之後覺得有道理,:“沒錯,大戰在即,就暫且讓他們戴罪立功吧。”

高翔氣結,但是馬謖都發話了,他沒辦法,隻能寫信一五一十把柳城之事告訴諸葛亮。他額外拿出自己半年俸祿,親自去百姓家裏登門道歉。可惜,民心難得卻易失,經此一事,百姓再看漢軍的目光已經不複初時那樣信任了。

馬謖大部隊到達街亭,王平已經帶人把大營初步建好了,讓人迎接他們入內。王平紮營的地方是原來街亭城池舊址,雖然已經廢棄無人住了,但休整之後比一般的營寨堅固是肯定的。馬謖卻不急著進去,親自打馬查探地形,在前方數裏處發現一座山,山勢高聳,緊挨隴道。

向導告訴他此地叫南山,馬謖喜道:“這裏地處側邊一山,四麵皆不相連,且樹木極廣,真乃賜之險,可以山上屯軍。”

王平勸道:“若屯兵當道,築起城垣,魏賊就算有十萬,亦不能偷過。如果棄此要路,屯兵於山上,倘魏兵驟至,四麵圍定,將如何保全?”

馬謖本來就看王平不順眼,見他還敢質疑自己,譏笑道:“子均真女子之見!兵法雲:憑高視下,勢如劈竹。若魏兵到來,我必教他們片甲不回!”

王平自知論兵法自己是辯不過馬謖的,隻好:“行軍之前丞相吩咐過,要當大道紮營!”

聽他搬出丞相來壓自己,馬謖更是惱火,斥責道:“丞相未曾親自到過此處,自然不知有這等險要,若丞相在,也必然采納我的計策。兵法之妙,豈是你這等粗人能懂的?”

張休、李盛見狀迎合馬謖:“馬將軍謀略過人,當年南征,若非馬將軍提出‘攻心為上’的妙計,陛下、丞相豈能這麼快平定南中?王校尉莫不是以為陛下信重你,就可以對馬將軍指點兵策了吧?”

雖二人為了拔高自己,言語中對陛下、丞相略有不敬,但是馬謖聽完很受用,當即下令道:“全軍隨我上山!王校尉若不想聽命,就自己待在這裏吧。隻是,若、如果此戰擊破魏軍,論功行賞之時可莫要怨恨我不記得你!”

王平本來就口才不佳,因為不是漢人、目不識丁又頗為自卑,被他們一人一句嘲諷,氣得滿臉通紅,卻不出話來。良久,他才怒道:“我也放話在此,馬將軍違背丞相節度,不聽我勸諫,執意上山駐守。王平受陛下恩重,奉命丞相之令為國討賊而來。但有我在,絕不讓一個魏賊越過街亭西進隴右!”

馬謖冷哼一聲,氣衝衝地帶人馬上山。一萬大軍營壘尚未搭建完,斥候就匆忙來報,魏軍已經到達二十裏外,打著張郃的旗號。

馬謖大驚失色:“魏軍何其速也!”。

另一邊,張郃也知道了蜀軍的消息,歎息道:“諸葛亮真乃料事如神,我大軍倍道兼行,又熟知地理,竟然被他搶先占了街亭。”

待他聽探馬完,知曉蜀軍不守大道,反而占據南山(曹魏的探馬肯定不可能越過馬謖軍發現後麵的王平部)時,轉憂為喜:“佑我大魏!諸葛亮雖然智在吾先,可是竟然派了這麼個蠢材來守街亭,此戰我軍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