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一點點和億點點(1 / 2)

第二,在李子明被安排去休息以後。來自長安街的回信被送到了李威的手上。李威打開信看到末尾的六個字。整個人緩緩吐出一口氣,大長老,比自己有決策力多了。在自己還在糾結的時候。大長老僅僅一就把回信給了出來。看來自己確實少了年輕時候的衝勁了。

不過這也沒什麼,想想那個在自己麵前自信滿滿的夥子,下一代總是有人能接班的,不是嗎?這晚,李威辦公室的燈光一直亮到深夜。

李子明在第二一早就被帶來李威的辦公室了,李總師看起來有一些黑眼圈,不過整個人的精神倒是很好。看到李子明被帶過來了,:“一個好消息,國家同意我們搞這個嚐試了。既然這個方案是你提出來的,你最近沒任務吧?”

李子明沒有回答,有沒有任務這個也不是他了算的啊。

李威看到李子明不答話,心裏跟明鏡一樣:“行了行了,知道你是寶貴的飛行員了,我都打電話問過了,你還在觀察期。我已經幫你申請了最長的觀察期了。一個月!一個月差不多我們這邊也可以出結果了,成與不成罷了。”

李子明點頭道是。

首先是材料方麵,在昨夜一聲令下以後,鞍山鋼鐵廠,在拿到了李子明給出的設計方案(草圖)以後,連夜召開了工程師會議,幾位深有經驗的工程師根據草圖忙活了一夜,算是給出了一個製造方案。估計第一批金屬過幾就能出來。

李威這邊能先做的就是對李子明之前拿出的那種材料進行渦輪扇片製造。兩人很快到了生產線。生產組長兼技術方案主管一看到李威就大吐苦水“李總師,你們新設計的扇片太難了,對弧度有要求我見的多了,可是你這個雙S形對我們的成型機要求太高了。還要注意弧度折角,這個簡直是不可能做出來的。隻能靠幾位老師傅把打造出來的粗成品一點點打磨成合適的尺寸。哎。。。”

李威沒想到其他地方沒出錯,倒是自家的生產線先出問題了。看過了成型機的數據,李威一時半會也想不到解決辦法。這套程序的精密度就那麼多。

李子明跟著李威觀察著,通過係統的分析提示,這台機器是可以生產出自己想要的扇片的,隻是不能一步完成。李子明見李威沒有什麼頭緒,咳了咳。

李威聽到李子明的咳嗽聲,回頭看他一眼,意思是:有什麼話就。

李子明便聲的:“這個,一次做不出來為什麼不分兩次啊?”

李威聽了這話幾乎要被氣笑,你以為是切菜嗎?太長一次切不完還能分兩次切,等等!分兩次?

李威結果設計主管手裏的設計圖,再觀看機器的數據。李子明搞出來的這種材料的延展性很差,但是與之對應的硬度就遠遠超出,那麼,如果分兩次進機,第一次粗加工,第二次細加工為什麼不行呢?這樣對機器性能要求就下降了一個檔次。李威回頭看了一眼李子明,有些抓不準這子是瞎貓碰上死耗子還是早就看出來了。不過沒關係,後麵還有的是機會能看出這子到底有多少墨水。

李威對設計主管了改進的加工方案,雖然二次加工以為著成本要多一倍,但是沒關係,隻要能量產出來,以後發動機做出來了可不是一台飛機使用的!

設計主管聽了李威的話眼前一亮,可以,如果分兩遍,以這台成型機來,絕對可以做到。沒錯,這種材料的硬度就是決定可以二次加工的基礎。神了,怪不得人家可以當總設計師。設計主管也不管李威了,回頭重新計算了機器調試程序,再次開機。

一遍,出來的材料隻有個輪廓,看起來和設計圖上的差別很大。關機,二次調試。開機,講已經加工一次的材料放入,這次不用考慮折角弧度,隻要維持上次的數據不變,機器在轟轟聲中運行完畢,第二次的成品出來了,肉眼看上去和設計圖上的吻合了,又經過測量,檢測。數據完全合乎要求。扇片,解決了。

李威也沒想到扇片這麼輕易就解決了,如果航空發動機是心髒,扇片可以就是心髒的瓣膜,在整個結構中都有著關鍵的決定。無論如何,這算是一個開門紅。

隨後的日子,李子明每跟著李威不停的走每一個部門,甚至還經常出發去其他的航空加工產業現場指導。每一次,在李威用詢問的眼神看向李子明。李子明總能根據係統的分析論證提出自己認為比較靠譜的方案出來。雖然中間也有好多方案被證實是錯誤的,但是幾乎都為正確的方案引出來苗子,被李威這個正值科研巔峰的家夥抓住那一閃而過的靈光,成功搞出來正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