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大學的生活比起飛行基地的生活要輕鬆很多很多、沒有體能考核,沒有戰備值班。隻是這種輕鬆總是讓李子明有一種讓骨頭裏都發軟的感覺。就好像一個已經習慣了每高強度訓練的人,突然變成一個快樂肥宅。這個人不會感覺到快樂,隻會感覺渾身難受。
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從高一高二就開始練習體育訓練的家夥,即使到了高三那種時候,哪怕隻有10分鍾下課時間都要抱著球出去打幾分鍾的原因。因為真的閑不下來。同理很多退伍的士兵一開始也是這樣。隻是慢慢的就會被環境改變而已。
李子明沒有辦法,隻能每傍晚去健身房跑步以後算是當作每的運動量。但是隨著李子明學習的東西越來越複雜,漸漸的也沒有每都去健身房了,好在體能也沒有因此大幅度下降。
基礎的知識消化以後,李子明迫切的需要實驗。但是無奈國防科技大學的實驗室雖然對學生開放,但是也是需要申請,申請以後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裏去使用。李子明需要用到的暫時隻有高能物理研究實驗室。但是這個實驗室的器材都很貴、非常貴。例如一台光鏡相實驗用的儀器就價值幾十萬。而且這並不是最貴的設備。這些設備有一些又很脆弱,所以每次李子明打了申請以後,都要寫清楚需要用到那些設備,由專門的設備管理老師發放給李子明,李子明才可以去高能物理實驗室進行研究。
雖然實驗室是叫做高能物理實驗室,但是其實一般的物理實驗也可以做。
這一次李子明要做的實驗是電爆炸箔起爆實驗。嗯…有一定危險線,畢竟雖然隻是起爆器,但是一個不心,還是可能會燒掉一些東西的。大多數的實驗李子明都在超級實驗室模塊裏進行了實驗,但是很多東西是必須在現實裏做一遍的,因為超級實驗室的模擬永遠都是最優環境,這也是為什麼李子明在給出獠牙戰機的全部設計圖以後,如果沒有李威全程跟進教導,李子明根本無法成功製造出那台戰機的原因。
很多理論技術為什麼是理論技術,不是因為理論是錯的。是因為實際上這些技術無法實現。例如核聚變,大多數高能物理學家都知道原理。但是一旦實際操作就會發現障礙重重。
電爆炸箔起爆的實驗也一樣。這一次李子明的實驗室使用時間是4時,晚上8點到1點。
李子明沒有浪費時間。一遍遍的嚐試出電壓,繪製電壓曲線(蓋亞幫了大忙),測出起爆最佳電流,得出方形波爆炸臨界點的頻率。中途也有失手,方形波發生器的功率開太大了,炸掉了一些元件,好在在實驗的合理損失內。
在經過了兩個多時的重複實驗以後,李子明得到了想要的數據,在計算機上保存到移動U盤以後,清理數據,恢複設備初始狀態。收拾實驗設備又花費了一些時間,11點多李子明終於滿意的走出了實驗室。
11點多,大多數學生都已經回到宿舍區安睡,路過學院樓的時候李子明看到了新一批的國防科技大學的學子還在受訓,不過看樣子估計也快要解散了。路上遇到了巡邏的士兵,李子明穿著自己的空軍士官常服,簡單的向巡邏的士兵解釋了一下自己還在外麵閑逛的原因。也就被放行了。畢竟雖然國防科大隸屬於副軍級管製,但是李子明所在的敵方也不是最敏感的地方。
回到宿舍,李子明手裏拿著一本《脈衝武器的未來展望》思考著下一步的實驗方向。
雙脈衝、三脈衝、四脈衝、怎麼改進呢?邊思考邊畫圖,算程式。完全已經忘記時間。所幸李子明的這棟樓是不會被強製熄燈,大約和李子明所取得的成就有關,雖然李子明這一兩個月沒有怎麼去上課,但是也沒有被導師們些什麼,大概是導師們已經從各種方麵知道了李子明並不需要學習這些。也可能是李威李總師這位工程院院士打過了招呼?總之這一次都不得而知了。
李子明苦苦思索著,根據蓋亞的法,電磁脈衝,有核爆炸和非核電磁脈衝彈(高功率微波彈)保證產生。但是具體怎麼產生,需要李子明去實驗。在超級實驗室中,李子明通過蓋亞強大的數據篩選,倒是可以鎖定出電磁脈衝的數據。但是問題是接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