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的尷尬還不僅如此,還有一個“不得不吃”的問題。
所謂的六畜興旺,是被人類馴化的六種牲畜:“馬牛羊,雞犬豕”。在這六畜中,馬一直作為軍事資源存在,除非生死關頭例如被圍困的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或是重大祭祀,例如劉邦殺白馬,立下“非劉氏而王,下共擊之”盟誓,否則不會殺馬吃肉。牛既是勞動資料,在運送軍事物資的時候也是軍事資源,因此也有嚴格的限製,所以田中才想用病牛來構陷李泉。狗飼養成本高,產量少,雖然味美,也有很多人愛吃,但始終不是主流,所以才有“狗肉上不了大席”之。雞肉也是同樣問題,太不出數,加上油脂過少,在調味匱乏的時代,雞肉甚至不列入肉的行列。剩下的羊,被稱為“陸產之最”,所以才有“羊羔美酒”這個詞來指代美食,也成為了最受上層士大夫青睞的肉食。但是羊也存在著繁殖慢,產量低的問題。牛,一胎隻生一頭,羊可生三四隻,隻有豬,一胎普遍十幾個。
這樣一來,不受歡迎的豬肉,就成為了其他肉食的補充,隻有吃不起牛羊肉的底層人士,才無奈、被動的吃豬肉,越是這樣,烹調豬肉的手段就越單一,才有了“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高娘子前幾年落戶到田李村,雖然默默無聞的在村子裏生活,大家都知道這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娘子,起初大家都猜她是暫時落難的大戶人家,在動蕩的朝代更迭之際,這種事情見得多了,隻是十幾年過去了,始終沒見貴人上門迎回,才逐漸不被關注。這也是田中敢於覬覦李泉母子田產的緣故。
所以今李泉要買豬肉,才引起張屠戶這麼大的反應。難道高娘子家裏,也要吃這種賤肉嗎?
李泉不以為意,笑眯眯的道:“我家有祖傳秘方,能把賤肉做的非常美味,比牛羊更勝一籌,張屠你就隻管給我就是。”
張屠戶聽李泉這樣,又見田婷不住點頭,也放下心來,其實他哪裏知道,在田婷這裏,哪怕李泉指著一堆土是黃金,她也會如此表現的。
李泉挑了兩三斤五花肉,放下十文錢就走,張屠戶本不欲收錢,但是又不敢拒絕,他也納悶,為什麼這個笑容可掬的文靜男孩,有這麼大的威壓。。
這時候,他的媳婦李氏,也就是張屠戶口中的渾家,走出屋來,看到十文錢,對張屠戶:“當家的,就不感謝李郎君給你做主,公道價錢上講,他拿走的那些肉也不值這麼多錢啊,你是鑽到五銖錢眼裏了嗎?”
張屠戶嘿嘿賠笑,道“我隻顧想該不該收李相公的錢了,卻沒注意放下這麼多,這樣,我們晚間給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