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世為人的李泉焉能聽不出李氏話中之意,笑笑:“這倒也不是什麼新鮮法子,《齊民要術》書中都有記載,隻是原來我年級,沒有領悟到,母親又忙於操勞家務,沒有閑暇。”
張屠戶和李氏識字有限,也就是簡單記個流水賬而已,《齊民要術》什麼的,確實聽人講過,但一個字也沒見過,聽李泉這麼講自是毫無疑問。
李泉又:“不過這中間確實還有些竅門,別人摸索恐怕也不容易。現在隻是試試做法,還有一些調料還沒備齊,備齊之後味道會更好。”
李氏連連點頭,李泉接著道:“我原意隻是想著到鎮上開個鋪麵,除了自己家吃和鄰居們嚐嚐鮮之外,也售賣一些,以後慢慢再把這個製作的法子傳出去,讓大家都能吃上。”
李氏顧不上再繞圈子,趕緊:“郎君的心腸很好,但是這個法子可是無價之寶啊,怎麼能輕易傳人呢。如果郎君不嫌棄,我們原意為郎君效勞,秘方郎君隻管留著,我們幹些粗活就行。既然郎君有開鋪麵的打算,何必在鎮上,銷路不廣,直接開到縣裏才好。”
李泉在鎮上開店,有著試探李氏眼光的用意,此時看李氏確實有商業頭腦,也就放下心來。李泉既是痛快人,也不擔心自己隻有這一項生財之道,所以很是幹脆,跟李氏談妥四家入夥,自己家占四成,李氏他們家三成,其餘給田鐵匠兩成,李木匠一成。李泉記得田鐵匠的救命之恩和李木匠報信的情誼。並且明如果今後再有其他人加入,本錢份額由自己這一份出。李氏沒想到會如此順利,自然沒有意見,當時又去請了田鐵匠和李木匠前來。兩人也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這背後巨大的商機,當下對李泉十分感激。為了讓三家徹底放心,當晚李泉親手立下字據,不過自己家的股份,高氏堅持要落在田婷的名下,田婷對此並不敏感,反正母親和哥哥怎麼都是對自己好。
李泉最終提議,這個麵食就不再叫饅頭了,稱為包子,並且給鋪麵定名為“慶豐包子鋪”。。
第二,李泉先負責安排各項物資準備工作,讓李木匠按照圖紙打了幾個大的篩子,麵粉的發酵不用在那麼麻煩了,前兩次發麵都留了發酵的麵頭,在水中泡開即可。堿水製法暫時沒有公開,倒不是留了一手,而是這種從草木灰中過濾堿水的形式有點匪夷所思,李泉計劃以後有機會提取食用堿的時候,就停掉這種土法。
布置店麵,收購麥子,磨麵粉等等事情,由李氏和田鐵匠他們具體安排,他們都有著管理幾個幫工的經驗,李泉在家裏教了田婷幾算數,重點是教了阿拉伯數字的應用,田婷非常聰明,一點就通。在記賬方麵,李泉沒敢現在就讓田婷學習複式的借貸記賬法,還是按照收付記賬法,教了田婷如何記流水賬。也在家裏模擬了采購原料、支付工錢、購置器物、賣包子收入等主要業務,田婷非常爭氣,很快就掌握了,畢竟是專一學習一門功課嘛,再,田婷已經十歲了,隻是原來營養不良看起來年紀一些,在後世,十歲的孩子已經讀五年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