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2)

一下午,王國光和田景明正在聊,電話鈴嗚嗚響起來,田景明接起電話,一聽是袁主任打來的,通知他去市裏吃飯,田景明放下話筒,歉意地對王國光:“袁主任請站區的管理人員去飯店吃飯,我得換一換衣服。”

王國光笑一笑;“你盡管忙你的。”完,離開田景明的辦公室。田景明去洗漱間洗一把臉,回來換好衣服,下樓去站台,登上了那輛大轎子車。車裏已經坐滿了人,隻等他和袁主任。苟發慶正給大家講他在原單位的事情,無非還是他如何有本事,如何辦事得當,受到領導的重視等等,田景明聽見無聊,兩眼望向窗外想心事。不一會兒,袁主任上車。坐到前麵副駕駛的座位上,回頭看一看,問道:“都上來沒有?”

苟發慶急忙答:“都上來了。”

袁主任對司機:“開車。”

司機扭轉馬達鑰匙,掛好檔位,踩動油門,大轎車穩穩駛出站台,沿著砂石路朝YJHLQ開去。

大轎車經過兩個時的顛簸,黑時,終於駛入了城區,在一長串路燈的指引下,溶入輝煌的街道,轎子車三拐兩拐,最後停在一座大酒店的廣場上,大家魚貫下車,跟著袁主任推開酒店的玻璃轉門,進入漂亮的大廳裏。前台上女服務員馬上迎過來,笑盈盈問道:“你們要定包間?”

袁主任:“已經定好啦,有一個姓胡的人來定的。”

“知道了,在二樓。”女服務員指一下大廳東側的樓道,道:“請在那裏上樓。”

樓梯鋪墊紅地毯,一直延伸上去,樓口有門童迎接,讓人覺著敞亮舒展。站區會計胡西裝革履,站在走廊裏等侯著,上前與大家一一握手,優雅地把大家領進一個寬敞的宴廳裏。宴廳正中,擺設一張豪華的大圓桌,十四把雕花的木椅圍靠在桌邊,格外引人注目,桌子上方掛著一枝華麗的吊燈,屋頂用潔白的石膏板裝飾,雕刻著蒙古特色的圖案,牆壁貼有藍綠相間的印花壁布,更顯富麗高貴。正牆上掛有一幅巨大布畫:倆個兒童真嬉戲,女童端著銀碗,男童拿著哈達,呈現歡樂吉祥。整個房間都鋪墊厚絨地毯,給就餐的客人增添了一份舒適和尊貴。

大家依次落座,隨後倆名紅裝女服務員端上餐具,一名綠裝男服務員提著鋥亮的茶壺,為大家倒滿清香的奶茶。人們客氣地笑著,氣氛漸漸融和起來。幾分鍾後,服務員開始上菜,全一色的蒙古風味:甜餅,酸奶,炒米,牛肉幹,香腸,烤羊排……在桌邊一溜兒擺開。酒是三星級的河套老窖,口感醇香。袁主任先講幾句祝願辭,完,把手一伸,招呼大家吃喝。剛開始大家都文縐縐地拿捏著,三杯酒過後,就放開了手腳,大聲笑起來。田景明愛唱歌,忍不住站起身來,為大家唱了一首《誇河套》,大家鼓掌應和,齊聲喊好。工務專業的曾隊長不甘示弱,也為大家表演本地曲目《羅幹媽》。他向服務員要一塊白毛巾圍在額頭上,離開坐位,走到門口,突然躬羅起身體,模仿著腳老太太,拿拿捏捏地唱起來,“我叫羅幹媽,今年六十八,前生命不好,嫁了兩次人,認了幹兒子,名字叫鵬飛……哎,我年老體弱,不知還有幾年活頭,趕緊替鵬飛,張羅一房媳婦,,省得他孤獨難熬,想女人心焦……”唱到此,引得人們一陣哄堂大笑。

曾隊長扭扭捏捏地表演完,袁主任讓旁邊的苟發慶也表演一段,給大家助興,苟發慶搖頭不會,別人不讓,要罰他三杯酒,他無奈,連喝三杯交差

席麵上,大家推杯換盞,把酒言歡,氣氛漸入高潮。這種超級享受,對於站區的管理者來,無疑是一件愉快而有意義的事情。

桌上擺的八瓶酒喝完,大家都有些醉意。胡出去一趟,不一會兒,領著幾位穿蒙古袍的演員進來,他們有的拿著樂器,有的捧著哈達,有的拿著酒瓶,笑盈盈地坐在屋角的大長沙發上,等待為客人表演。胡回到席位,笑嗬嗬對大家道:“咱們請來當地有名的樂隊,為大家唱歌助興。”隨後走到樂隊前,跟一位女演員低聲交代幾句。女演員點頭,轉身向樂隊一揮手,音樂猛然響起,宴廳裏頓時流動起清新歡快的旋律。大家轉頭觀看,神情為之颯爽。第一曲是《祝酒歌》,一位窈窕女子手捧藍色的哈達來到袁主任麵前,另一位漂亮的女子端著銀色的酒碗跟在身後,一名男子拿起酒瓶在旁倒酒,另一名男子站在袁主任的側麵,轉動歌喉,用蒙古語為客人放聲高唱。歌聲剛落,捧哈達的女子將哈達掛在袁主任的脖項上,敬酒的女子將身一欠,把一碗酒敬給袁主任,袁主任接過酒碗,也欠一下身,按照當地人的禮節,用手指蘸一下酒水,對一彈,對地一彈,對人一彈,表明上敬,下敬地,中間敬人,然後一飲而盡。大家齊聲鼓掌叫好。接著音樂聲又響,《鄂爾多斯之戀》的曲調升起,悠揚的旋律激蕩著每一個人,敬酒隊走到曾隊長麵前,曾隊長痛快喝下一碗,有人起哄,讓歌手再為曾隊長獻一首,曾隊長擺手推辭,歌聲卻早已唱起,曾隊長隻得再喝一碗,大家歡呼。下一個輪到苟發慶,苟發慶搖搖晃晃站起來,引得大家一陣大笑,他稀裏糊塗把酒喝完,一蹲身子坐下去,木著臉,呆在那裏傻笑……十幾個人輪流敬完,大家仍覺著意猶未盡,不忍叫停。然而下沒有長久的盛情,也沒有不散的宴席,最終,大家還是回到大轎車裏去,把剩餘的能量放在車上喊叫出去。車行一路,歌唱一路,笑一路。他們從原野上來,粘一點城市的繁華,又回到原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