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文海教授在“漢唐盛世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代序二)(2 / 2)

剛才榮新江教授談到史學的邊緣化問題,我很讚成,很有必要從另一角度說點鼓氣的話。我們高興地看到,近年來,包括曆史學在內的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社會大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以胡錦濤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僅發出了《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的重要文件,而且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就有兩次是專門討論有關哲學社會科學問題的。一次是一個星期以前,學習內容就是繁榮和發展我國的哲學社會科學問題。另一次是半年以前,專門邀請了兩位曆史學家,講解15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發展的曆史。在那次會議上,胡錦濤同誌強調:浩瀚而寶貴的曆史知識既是人類總結昨天的記錄,又是人類把握今天、創造明天的向導。中華民族曆來就有治史、學史、用史的傳統。我們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一貫重視對曆史經驗的借鑒和運用。在新形勢下,我們要更加重視學習曆史知識,更加注重用中國曆史特別是中國革命史來教育黨員幹部和人民。不僅要學習中國曆史,還要學習世界曆史;不僅要有深遠的曆史眼光,而且要有寬廣的世界眼光。加強對曆史知識的學習,既是提高領導水平和領導能力的現實要求,也是培養科學文化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人文社會科學的戰略地位得到了加強,發展所需要的軟環境和硬環境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優化。在這種情況下,史學工作者就有更大的責任,在學術上多出精品,以滿足社會對史學研究的迫切要求。

對於古代史,我完全是個門外漢,沒有什麼發言權。所以在這裏說幾句外行話,無非是應主辦者的要求,表示一下對會議的祝賀而已。我衷心祝賀會議取得豐碩的學術成果,取得圓滿的成功!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