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全軍先鋒(1 / 3)

將金吾軍訓練成跟後世的我軍精銳一樣,蔡仍可是花了不少精力和時間。

軍事技能就先不說了,隻說精神文明建設,就花費了蔡仍大量的精力和時間。

比如說,讓金吾軍將士牢記蔡仍製定的那些仿照後世我軍規範又結合當代實際情況而弄出來的規章製度就讓蔡仍絞盡了腦汁和花了蔡仍近四個月時間。

士兵不識字,記憶力參差不齊,因此,蔡仍得一個字一個字的教他們,讓他們全都認識這些規章製度,遵循這些規章製度行事。

他們的被子,都是蔡仍親自手把手教的,蔡仍在教他們的時候都會說:“整整齊齊,平四方,側八角,蒼蠅飛上去—劈叉!蚊子飛上去—打滑!”

蔡仍還盡量將這些規章製度融入到他們的訓練和生活當中,讓這些規章和製度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畢竟這樣才最深刻——這是上一世蔡仍當了好幾年教官帶了好幾屆新兵才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

而且,蔡仍有意識的培養他們時刻記住自己是金吾軍這個集體中的一員,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金吾軍整個集體,反之,金吾軍集體中的成員也會注意到其他人的行為,這有利於培養士兵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集體精神。

蔡仍常掛在嘴邊的語錄就是:

“不拋棄,不放棄!”

“以後要常相守了,常相守是個考驗,隨時隨地,一生。”

“……”

另外,蔡仍製定的懲罰製度,很少針對個人,幾乎都是一人犯錯全什受罰,有的懲罰甚至牽連到都頭,同樣獎勵也是如此。

有一次,三都和四都的人因為瑣事打起來了,最後甚至演變成了混戰。

蔡仍雖然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可蔡仍卻沒有立即趕去,而是等到他們打完了,蔡仍才到場。

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是,蔡仍根本不問誰對誰錯,直接就將三都和四都的士卒分成了三部分——打贏的,打輸的,和沒動手的。

打贏了的,罰跑三千步。

打輸了的,罰跑五千步。

沒動手的,負重一萬步。

三都都頭負重一萬步(三都打贏了),四都都頭負重兩萬步(四都打輸了)。

蔡仍還當眾解釋了一下,打架是違反軍紀的,所以參加打架的都要受處罰,不過當兵的打架就要打贏,打輸了就是罪,所以打贏了的跑三千步,打輸了的跑五千步。

蔡仍同時還宣布凡是與友軍打架的都將被關禁閉,打贏了禁閉一天,打輸了禁閉兩天,看見自己戰友打架沒伸手幫忙的禁閉三天。

沒參與打架的士卒不幹了,問蔡仍:“我們沒打,怎麼也受處罰,而且比參與打架的受罰還多?”

蔡仍當即眼睛就是一瞪,罵道:“看到自己戰友在那裏挨打,都不上去幫忙,你們還有理了!”

自那以後,金吾軍的士卒就牢記一個教訓——打架,一定要打贏,要打,就一定要一起上!

慢慢的,這就成了金吾軍的一個傳統,一代傳一代一直傳了下去。

這也就導致金吾軍的士卒就是一群狼,就是將一隻羊放進去,最後也會變成凶狠的惡狼,而且是集體感極強的惡狼。

數十營禁軍在一起,不可能沒有一點摩擦,械鬥這種事,時常就會發生,各個指揮全都因為械鬥之事頭疼不已。

隻有蔡仍沒有這個煩惱。

這除了是因為金吾軍的軍紀好金吾軍的士卒從不主動惹事以外,更主要的是,在剛來的那幾天,找金吾軍士卒麻煩的其他禁軍的士卒,全都被金吾軍的士卒給幹翻了。

而且,其他禁軍的士卒總結出了一個有關金吾軍的鐵律,那就是,隻要一跟金吾軍的士卒開戰,金吾軍的士卒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會毫不猶豫的衝上來拚命,然後自動三人一組進退有據的跟其它禁軍的士卒混戰。

也正是因為如此,上麵將金吾軍這支新軍跟另外幾支禁軍勁旅一塊編入選鋒軍,所有人都默認了。

說到底,軍隊到底還是一個講究實力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