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無知少年初立名 中(1 / 2)

“我看你是去年三月加入的龍虎幫,今年驛馬星動,看來是初到宓安,想必有要事在身。”少年隨即幫老者補充道。

持刀漢子剛要答話,矮身漢子便搶了先:“確實是那個時候入的幫,我跟他一同去的。”

這人答話時把“要事”隱去,自然是不想多談,跟著他悄悄在持刀漢子耳邊了幾句,隻見他二人相互點了點頭,便整裝離開了。

老者少年見已經無事,心下放寬,看熱鬧的人也散開了。可兩漢子剛走沒多遠,持刀漢子卻又跑了回來。他掏出腰間一點碎銀放在桌上,臉上也沒先前那樣讓人感到凶神惡煞神情:“我還想問一句,以後我能在幫中混成怎樣?”

少年聽此,身子微微向後傾倒,看來是不願意回話,老者見少年如此,心知肚明,於是笑容滿麵對持刀漢子讚道:“何止是幫中,閣下將來必定名動四方,富有千倉。”

持刀漢子頓時哈哈大笑起來,一手將刀扛在肩頭,轉頭便跑去追他那個兄弟去了。

“哪有那麼多名動四方,富有千倉呀,老先生。”少年埋頭語氣中似有埋怨,但肚子開始咕咕作響,感覺沒力氣再去爭論了。

老者聽見這聲,再看他灰頭土臉,於是把攤子收了起來:“跟我走吧,夥子,還麻煩你請我吃點東西去。”,著他將那些銀子三七開,給了少年七分,自己留了三分,“最後那句話,我算的,拿一點不過分吧!”

少年聽了微微一笑,他心裏明白,自己本不想撒那個謊,所以撒謊得來的錢一起給了老者,心裏反倒舒坦很多,於是他收起剩下的錢跟著老者一起往附近不遠的飯館走去。

晌午的宓安城炊煙嫋嫋,各大酒樓客棧幾乎都是生意興隆,裏麵名吃名點自然也數不勝數。譬如城東的吉食樓,招牌菜就有蔥油雞,野菇牛肉,花遊三蝦和金蠍燉土龜。

少年和老者都是第一次來,二人都不喝酒,也不能一次就把招牌菜吃完,於是就點了蔥油雞和野菇牛肉,一罐清湯。

二人等菜,彼此都有許多話想問,老者起了頭:“夥子,你姓甚名誰,哪裏人士”。

“我叫易知,是宓安城西北泉鎮人,您老呢?”易知看與老者如此相遇也是難得,所以直言不諱了。

“老夫姓劉,單名一個錦字,泉鎮相鄰的羅鎮人”,劉錦一直是保持微笑:“看來我們真算是半個老鄉了。啊,對了,先前真是多謝你出來替老夫解圍了。”

“哪裏的話,我也算是幫幫同行”。易知這話半真半假。雖然都是算命但路數不同,若是此刻去提那些門戶之別,也太煞風景了。

兩人互覺彼此也不見外,於是就隨意聊了起來。

劉錦道:“你師承何人呢,我看你推算流年功夫頗深,且還能推至月份。”

易知:“我沒有師承,隻是老家教書先生的書房裏有些易學雜書,我對此十分好奇,於是自行鑽研琢磨,再到後來自己慢慢實踐,數年後方有了今日的功力。”

劉錦道:“那你來宓安,可有親戚朋友,我看你也是挨了餓,所以今特地來吃頓好的。”

易知:“除了老爺子您,我在此沒有認識的人了。原本自己想來宓安闖蕩一番,可身無技能,問工不得,事與願違。本來心灰意冷想回老家得了,但偶爾得知城中有一算命老先生,稱‘宓安第一神算’於是想臨走之際來瞧瞧熱鬧,這才碰到了之前的事情。”

劉錦道:“老夫是讓你見笑了。知自學成才,真是讓我佩服。”

易知:“對了,劉老爺子,你這‘宓安第一神算’是怎麼得來的。”

聽著這話,劉錦悄悄壓低聲音含笑道:“主要我老頭子,行動不便,走不遠,隻能呆在宓安,如果還能像你這麼年輕,有心力走遍下的話,我就把名字改一改,叫‘下第一神算’也是可以的。”

此話一出,二人皆哈哈大笑。接著飯菜也跟著上來了,兩人開始邊吃邊聊。

易知:“劉老爺子,我看這樣吧,以後你這個招牌就借給我得了,你看如何?”

劉錦道:“好啊,咱們一老一少是想到一起了呀,知啊,我看你也沒地住,若是不嫌簡陋,不如就住我家吧!”

易知大喜:“那真是太好啦!多謝您了,老爺子!”這話省去了劉錦的姓氏越顯親切了。

蔥油雞除了雞肉本身鮮嫩外,加上特製的蔥油醬料,味道獨具一格,越吃越入味,但又鹹不幹舌;野菇牛肉的野菇隻有冬季才有,山上采來後還要花一番功夫除去裏麵的泥沙,之後再和牛肉一起燉,香味四溢,雖然裏麵牛肉不多,但足以提味,而且營養滋補。把這些吃完在來一碗清湯壓味,渾身暖氣流淌,真是可舒服了。

飯後二人精神奕奕,麵容紅光,舒展著身子從吉食樓裏走了出來。劉錦想著二人相談甚歡,於是下午也不去開攤,直接引易知上家裏休息去了。

易知幫劉錦拿著攤架往巷子裏走,過了幾處人家便看見一間土屋。進了院後把東西都放在旁邊的草屋,去到主人屋裏,劉錦已經沏好了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