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無機說戰(2 / 3)

吳當雄又看了看譚一德,見譚一德點了點頭,道:“好吧。無機,你究竟是什麼情況。揀要緊的,完後趕緊讓譚先生給你治傷。”孟無機看了看門,路名卡知機地走過去將樓的門關上。孟無機緩緩開口,出一件驚動地的大事來。

話北人此次南下中原打草穀,北主親自掛帥,集結各部精壯,成騎兵五萬。再加上隨行的輔助人馬和想要跟著前來撈好處的北地夷人百姓,共合稱大軍二十萬。北主親自率領大軍,呼嘯南下,兵鋒直指邊關重鎮大同。

大同守將乃當朝宰相秦木寵妾鄭氏之胞弟,名鄭關錦。

鄭關錦此人,自幼喜讀兵書,好言兵事。其與友人每每聚談,常論及曆朝曆代名將,言語間大有彼可取而代之之意。此人實則好大喜功,全無征戰之略,隻是因其姊鄭氏而貴。因為寵愛鄭氏,秦木設法給鄭關錦謀取了一個歸德將軍的封銜。

依秦木的本意,是讓鄭關錦統領一處兵馬,待在京師之中,混混日子。混上幾年之後,再把他的封銜朝上弄一弄,就能成為正三品大員了。奈何鄭關錦總想著建功立業,時常去鄭氏那裏活動,想要弄個外派的差使。秦木受不住鄭氏聒噪,便保舉鄭關錦做了邊關的主帥,節製大同至太原一線各路兵馬。鄭關錦親領十萬大軍,坐鎮於大同這邊關第一重鎮。

也不知道是該鄭關錦的運氣好,還是該他運氣不好。他到了大同不久,就碰到北人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打草穀行動。鄭關錦不聽副將張巡的勸阻,親率大軍,列陣於城外,欲與北人進行野戰,企圖殲敵於城下,畢其功於一役,以成就不世之功和其名將之夢。

弗料,官軍與北人方一接戰,即被北人騎兵衝亂陣腳。北人以數萬騎兵突入官軍陣中,如同砍瓜切菜,殺得官軍潰不成軍。鄭關錦本人,也險些被敵方斬將奪旗,幸得張巡並一眾親兵死戰方得逃脫。大同遂落入北人手中。

此役之後,北人以大同為基地,又連克朔州、忻州。百萬中原百姓屈於北人鐵蹄之下。四海九州,下震動。

鄭關錦初戰即被打回原形,大敗之後,壯誌雄心盡喪。自此,鄭關錦猶如驚弓之鳥,望北人而逃。大同失守後,他帶著大同、朔州、忻州沿線官軍一路南逃,接連跑了數百裏,帶著十數萬大軍一直退到山西路都府太原之內。

北人此番大舉南下,本意隻是多劫掠些百姓和財物。如今大功告成,但北主見中原官軍如此孱弱,遂起狼子野心,竟欲再克太原。然後,自太原繼續南下,與中原皇帝爭一爭中原大地這錦繡河山。

鄭關錦雖不知兵,但也深知太原之重。一旦太原有失,北騎南望河南路,便是一馬平川。到時候,北人以其騎兵之盛一路橫掃下來,中原這萬裏河山怕是真地岌岌可危了。如果事態真地惡化到了那個地步,饒是鄭氏深受秦木寵愛,鄭關錦以喪師辱國之罪,也難以承受子之怒。鄭氏一族,怕也是難逃厄運。

鄭關錦敗入太原之後,始識張巡之略,遂問計於張巡。

張巡於邊關和北人交戰多年,深知北人以騎兵為主,善奔襲而弱於攻城。乃勸鄭關錦堅守太原,同時以股人馬遊擊於城外,伺機騷擾北軍,隻待北軍疲憊時再擊退之。

北主親領大軍,屯兵於太原城外,數次嚐試攻城。奈何太原城乃山西路都府,曆經多朝多年經營,城池高大,護城河也寬達數丈。北人在馬背上長大,下了馬,連跑起來都是羅圈著腿的。要他們下馬攻城,正是以彼之短,攻人之長。幾場攻城戰打下來,太原城巋然不動。北人連護城河都沒能越過去,反而在城外扔下了數千具屍體。

後來,北人行卑鄙之事,驅趕擄掠來的百姓在前,以百姓為盾牌,再多次嚐試攻城。然而,鄭關錦下令,讓守城官兵無差別進行射殺,並以親兵督戰,不從者皆殺之。守城將士一邊大哭,一邊將箭雨灑向城下的百姓和北人。北人仍不得破城。

然太原城雖大,但十數萬大軍屯於城內,又時常交戰,糧草物資等消耗極為巨大。數月下來,城中存糧消耗殆盡。朝廷隻得從陝西路、河南路、湖北路等多地調集糧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太原城。

北人見大軍攻不下太原城,又探知太原城已經隻能依靠從中原腹地運來的糧草物資作為給養,乃盡遣高手,大肆刺殺太原城內外、陝西路、河南路、湖北路等各路辦糧辦物、督糧督物、運糧運物的官員乃至官軍將領,燒毀糧草物資。

北人此舉的意圖是,要逼得太原城糧草與物資不濟,至人心惶惶、軍心渙散而破之。同時,北人重金收買中原一些綠林人士,幫助北軍加強刺探、暗殺和破壞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