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彩鳳的父親不答應了:“你把所有幹糧都送完,我們明日吃什麼?!”李郭氏笑道:“官人,明日我們就到京城了,到了京城還不好辦麼?明日路途不遠,這裏還有點碎銀,買點燒餅,找到我家親戚就好了。”小彩鳳將母親拿的幹糧給了這兩個陌生人。
在寒暄中,彩鳳知道了這兩位陌生人也要到京城找營生。聊了點風土人情,各自休息,一夜過去,第二日,彩鳳一家要動身了,和這兩位陌生人一起行走。
告別之際,彩鳳母親拿出散碎銀子給他們說,銀子不多,可買幾個燒餅。病弱少年眼含淚花,中年人很是感激的說:“謝謝你們,今後有什麼事到皇宮找王佑。”說罷辭別而去。
李偉愣神望著,默然無語。
原來自發生壬寅宮變餘孽風波後,十二年間,宮裏發生大變,王佑仍是司禮監秉筆兼東廠提督,而錦衣衛指揮使陸奇早已換人,那次皇上召見他遲到,便誣陷王佑,十足的小人。後因製造多起冤獄,被免職流放。自此,宮裏人說話做事分外小心,生怕無端招來禍事。杜康妃雖然回到怡安宮,可嘉靖皇帝自上次事件後,覺得杜康妃拂逆聖意,反對修道,遂逐漸冷落他們母子。
真可謂“山雨欲來風滿樓”,盧靖妃卻絞盡腦汁,博得皇上寵信,她想盡辦法與外臣交好,為自己和兒子籌謀,獲得更多的利益好處,皇上更是賞賜寵愛無數。宮裏都是些勢利之人,看到杜康妃母子受到皇上冷落,裕王以後難有出息,便拜高踩低,愛答不理,而對盧靖妃母子恭敬有禮,諂媚逢迎。
世間人情本來如此,在人生低穀時,又有幾人能低頭看看,能拉人一把?恨不得都上去踹上一腳,或者伶牙俐齒的嘲弄諷刺,嗤之以鼻;而在受到寵信,或者身居高位時,又會換了一番嘴臉,阿諛奉承,笑臉相迎,以圖得些好處。
怡安宮裏的人,自然在別人眼裏,是不受歡迎,而杜康妃對此淡然一笑。大家除了私下裏議論幾句,各自幹事。王佑做事謹慎,不輕易露麵,暗自囑托幾個親信,照顧好杜康妃母子。
王佑始終對怡安宮中的秀兒懷疑,放心不下,他派了人監視,生怕對裕王不利。這一年臘月,皇後宮裏突發大火,火勢凶猛,眾人齊去撲救,熊熊火焰中,嘉靖皇帝卻冷漠的站在一邊,說道:“如此大火,隻怕進去救人的人也會被燒死,皇後宮裏的人,有出來的嗎?立刻審問,查實這場火如何引起?!”
這場大火,皇後葬身火海,皇後身邊的人,大多死傷,僥幸逃得性命之人,被抓來問話,可是審問多日,都不知是如何引起。
第二晚,監督秀兒的人報告王佑,說道:“怡安宮的秀兒提了竹籃,到冷宮去了。”王佑感覺情況不對,隨即帶人到了冷宮。隻見秀兒在冷宮外的一塊空曠地上,拿著紙錢、燭香等,跪倒在一角落裏。她朝四周看看,將紙錢,燭香點燃,然後說道:“皇後,您走好!到了那邊,好好兒保重自個,秀兒也算解脫了。皇後,當年的事,皇上已經猜到,是您冤枉了曹端妃,所以皇上這樣對您,真正是因果報應,冤孽啊!”說完,燒了紙錢,跪倒磕頭。
王佑等她燒完紙錢,起身回走時,擋住了她的路。秀兒驚恐不定,往後倒退,王佑道:“秀兒,你也不必裝了,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秀兒徒然的歎氣,閉了一會眼,睜開後緩緩道:“好吧,王公公,奴婢沒有做任何壞事,公公想讓奴婢說什麼?”王佑冷笑道:“到了現在,你還裝糊塗麼?說,為什麼到了怡安宮?當年壬寅宮變的事,你到底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