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疏風起 九霄繞梁再續緣 聽雨落 三生何許遣忘川 上(1 / 2)

古律有雲:“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複明”。所講之地便是位處長江中下一帶的江南。要此地,也算的上是詩族簪櫻、攬月繁華一脈。

地處倚北,有城名奚。乃一縣城矣,一湖二山方圓僅百裏。湖為笠澤,乃供漁民安生立命之源。所謂二山,往東曰瀟湘,草木崢嶸洇潤之氣不衰。以南曰肅颯,奇花異草叢生不斷,更有靈鳥奇蜂異碟常棲。二山相連成懷,城座於其中,也可謂是福澤之段,閑灑逍遙之地。

肅颯有一峰,每逢黃梅節氣,落雨傾盆之時,山石草木隨之鳴響,其聲貫穿地不可不為一絕,秋雨之名由此而來。秋雨峰頂,一座古閣屹立之上。因閣中隻有師徒二人,素日很少與人往來,一心參經悟道。所以人煙稀少,加上常年失修,估摸著年代也有些久遠。

祈奕飛本出生在奚城,可因父母欲求在外發展,從便被帶離了。如今,又由於工作調配,輾轉又回歸了這裏。祈奕飛自然而然跟著轉學,雖然記憶模糊,但也能記個大概。最值得可賀的是,他竟與兒時的玩伴言烯成了同學,兩人相見甚歡,無話不談,自然也就形影不離。

這一日,正值初夏,祈驍攜著妻子與兒子登上秋雨峰打算拜訪一下老友。言烯聽祈奕飛的父母與閣中的道人相識,好奇之心日盛,便求著一同前來。他倆可是以兄弟相稱,豈有不答應的道理。

“啥!他還會算命?那還真是神仙一流的人物啊。”當言烯從口中得知這人不僅精通歧黃之術,還略曉周易之理。不禁打趣著道。

“我也隻是聽我爸提起過,是不是真的就不清楚了。”

“管他真假,我得乘此機會請他給我算一卦。”

看著言烯那較真的表情,祈奕飛立即被逗笑了。

“行,待會請那位老神仙給你算算,命中可犯桃花,他日會不會一朝得彩,中了好幾個百萬。”

“去你的,我有那麼俗嘛。”

“你若不俗,怎會來此清修之地求卦?不為錢財,不為美色,那你問什麼?”

“我問前程不行麼,我可是胸懷大誌之人,爾等怎可知我輩鴻鵠之誌哉!”

“得了吧,你。還鴻鵠,你的誌向就是想當個鳥人啊。”

“你!行,懶得跟你。”

兩人嬉戲吵鬧著,不知不覺間便到了峰頂。

這道人幾日前收到祈驍的來信,一早就打發弟子備好了淡茶素菜。這時見到多年未見的老友,臉上多了些許感歎,作了作揖便領他們進了閣。

“道友,一別十七年,你與這山中草木一樣,風光依舊啊。”

祈驍並非恭維,當日離開秋雨峰時的情景曆曆在目,他若不是參透地玄機,又豈會今日再見容貌不減當年。

“祈驍兄,笑了。十七年彈指一揮間,今日能與你有此一見,也算是了了我的餘願了。”

祈驍的妻子聽到話鋒不對,便立刻把祈奕飛拉了過來。

“奕飛,還認識他麼。你時候可調皮了,沒少在這裏闖禍。”

祈奕飛兒時的記憶本就模糊,在這裏的更是少之又少。隻約記得在這裏曾受到過什麼驚嚇,暈過去後便什麼都不記得了。

“這孩子都長這麼大了,細算來也該二十了吧。咦,這位是?”

道人似乎對祈奕飛這些年身上的變化並不在意,見他已成俊朗少年,微微點頭示意。卻被他身後的少年給吸引住了。

“大師,我叫言烯,是祈奕飛的同學。”

還未來得及祈驍介紹,這言烯已經迫不及待的介紹自己了。

“大師?道長都不叫,還真把人家當算命的啦。”

祈奕飛聽他這麼叫,不覺間大笑了起來。要不是祈驍給了一個嚴厲的眼神,估計他得笑回去了。

“無妨,怎麼稱呼我並未介意。隻是見這少年舉止灑脫,眉宇間透露著幾縷英氣,定非池中物,倒是可以為他指點一二。”

言烯聽這位道人這麼誇讚他,越發好奇他接下來講的話了。

一陣清風而過,吹散了眾人些許熱意,道人緩步上前,伸手拾取了言烯肩上的梧桐葉放於掌中。淡然間,多了一份親切。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縱然飄散地間,也終究落葉歸根。近日,故人重逢,續得前塵事,不過三世緣。望公子經此一事,了卻心中念,重歸大道行。”

言烯聽得有些糊塗,一把拉過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