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這件事情,在全軍將士的心中,王嵩就不再僅僅是一個皇帝,而是神一般的存在!
幾之後,王恒留下二千軍隊看守抓來的俘虜在石見銀山挖礦,然後再次揮師掃蕩。
因為發現倭島上都是一些國,王恒索性將十萬大軍分成十隊,每一萬人為一隊,在倭島本州從南向北拉網式掃蕩,連續屠滅周防、安芸、備後、出雲等五六個國之後,在一個叫伯耆的國終於遇到了像樣一點的抵抗——倭島聯軍。
卑彌乎女王在乞降不被接受之後,糾集下轄的三十多個國共五萬多人與唐軍決戰,這些拿著簡易原始武器的土著與武裝到牙齒的唐軍對戰,就好像是雞蛋碰石頭般沒有什麼差別。
與倭人聯軍的戰爭沒有任何懸念,聯軍被一擊而破,又因王恒的軍隊中有兩萬多人是騎兵,戰敗的倭人們想跑都跑不掉,五萬多倭人軍隊被全殲,其中一萬多人被殺,近四萬人被俘成為免費挖礦和耕種的奴隸。
卑彌乎女王也在這一戰中被俘,之後,與其它倭人女子一樣,通過用肥皂仔細地洗幹淨之後,被送入女營,成為了一名軍妓。
擊敗了倭島聯軍之後,唐軍所遇的抵抗更加弱,王恒將唐軍分成十五路,從南向北,對倭人進行拉網式圍捕,又因唐軍騎兵的有在,使得倭人很少有人逃脫的。曆時二個多月,倭島的本州島便已經基本上被“洗刷”幹淨。
其實此時的本州島也沒有多少人,加在一起也就二三十萬人,被王恒殺了十幾萬,抓了六七萬青壯男女,也就沒剩下多少人了。
接著王恒再次分兵掃蕩四國和北海道等島嶼,又用了個多月時間,抓獲了五萬多俘虜,除了躲在深山中的少數倭人之外,倭人基本上已被清理得差不多了,在倭島的征伐工作便已完成了。
此次王恒十萬大軍出征倭島,其實是有點題大作了,所繳獲的糧食用來做軍費都有些不夠,所幸有周泰的船隊將辰韓和馬韓繳獲的糧食運往倭島,才解決了軍糧不足的問題。
曆時五個多月,至宣武十年(公元210年)三月下旬,王恒留下王雙領兵五萬駐守倭島,自已則帶著關羽、馬超、賈詡等人班師回朝,隨軍帶回的白銀是有二十萬兩之多!
在這個時代,白銀通常不做為流通貨幣,隻用於大宗交易的支付,與黃金的比價是1:10,其價值遠大於白銀泛濫的明清時代。
王嵩乘機將倭島更名為“銀群島”,設為唐國的一個郡,拜王雙為銀島郡太守,同時讓人大肆宣傳,把倭國宣傳成白銀黃金遍地,土地肥沃的富遮之地。
然後,讓官府組織百姓自願移民,並同時規定,兩年之內,移民銀群島者每名青壯男子授地百畝,女子及兒童減半,所耕種土地免稅兩年,若是自己開墾的新地,則免稅四年,移民費用和安置費用都由官府承擔。
這一番炒作宣傳下來,青兗豫等新收複的地區,缺少土地的百姓紛紛找官府申請移民,僅僅一年時間,就向銀群島(日本列島)送去了三十萬漢族人口。
從此之後,中華民族來自東麵的威脅已不再存在。
王恒因功被封為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