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監管的誤區(1 / 1)

我的話語一出,所有人都一愣,接著,就響起了一片“噓”聲。陳元傑臉色青得更厲害了,眼睛盯著我,那目光能夠殺死一頭大象。程健也用不太相信的目光,望著我:“袁來,你知道大隊長也管你們安巡員吧?他之所以是督查隊長,無論是工作經驗、資曆,還是為人處事的方法,都勝過別人,這也是每個安巡隊長,都很信服於他的原因。你知不知道,你剛才的話——”

對安全生產,我所有的了解都停留在表麵上,沒有任何實踐經驗。所以,聽到程健這樣問,我全身的肌肉繃得緊緊的,但我還是鼓足勇氣,打斷了他的話。

我:“我知道。我並不質疑大隊長的能力,隻是,他陷入了一個常見的誤區。”

程健善意地提醒我:“你要深思熟慮哦,萬不可信口開河。我雖鼓勵大家發表不同的意見,可沒有時間,聽你胡。你的話,最好能夠服大家,服我。”

“長期以來,監管部門往往把幫助企業排查事故隱患當作目的。查出事故隱患,督促企業整改,再查再督促整改。”我,“而企業好像是給了安全監管人員麵子,卻忘記了查處整改安全隱患,本來就是他們自己的義務。所以,這才造成了安巡員永遠都不會輕鬆起來,永遠要像消防隊員那樣,處於疲勞奔命的狀態。”

“你的這是實情,”程健,“但我看不出來,為什麼你覺得大隊長陷入誤區了?”

“查隱患和整改隱患,是企業原本就有的義務。”我重複剛才的話:“我們的工作,必須要回歸隱患排査的原本目的,就是把事故隱患排查作為手段,督促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

程健的注意力開始集中,也顯出了十分的興趣,他:“你認為該怎樣做,才能讓我們的工作,回歸到隱患排查的原本目的,讓企業落實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你既然可以和大隊長針鋒相對,我想你對我們的工作,肯定有著非常深刻的了解。”

“深刻倒談不上,隻不過,我認真研讀過,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條文。”我,“根據安監總局16號令的定議,事故隱患涵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等九個方麵的內容。但是,我們的工作做了之後,並且還是非常辛苦地做過工作之後,為什麼企業的事故隱患還沒有消除呢?為什麼每個人,包括老板您在內,每還要提心吊膽,惟恐哪個企業會突然發生事故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我們的安巡員在每次檢查中,發現的隱患並不多,對企業是檢查次數多,查出隱患少,不足以引起企業主要企業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的重視。相反的,還會給他們造成一種錯覺,我們這無關輕重的檢查,隻是形式、走過場,目的而在於其它。”

程健坐在那裏,沒有話但若有所思。陳元傑像入定的高僧,雙目微閉,手上的珠串不停地轉動著。我繼續下去:“我認為,要改變目前的這種局麵,應該減少檢查企業的次數,增加每次檢查的時間,提高檢查質量,使每次檢查出來的隱患數量和嚴重程度,足以引起企業的高度關注,使企業主要負責人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各個工位上的員工,也都落實好自己的安全生產職責。企業的每一個人都做好了其職責內的安全生產工作,我們還用得到擔心,會發生事故嗎?退一萬步講,即使發生安全生產事故了,但由於我們在檢查過程中,已經盡職履責了,也不會讓我們承擔任何後果。早在兩三年前,國家安監總局就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工作的意見》,其中,就已經明確提出:堅持權責一致、有錯必糾和依法履職、盡職免責相結合,明確對已經按照年度執法工作計劃、現場檢查方案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方式、程序履行安全監管職責的,依法免予追究執法責任。”

程健點點頭,對我:“你的很有道理。可剛才大隊長所講的,也比較切合實際。不管願不願意,我們都要麵對整改率的問題。如果按照你的去做,那整改率的問題,你認為該怎麼解決呢?”

“我剛才了,事故隱患主要涵蓋在九個方麵,我們要從這九個方麵,做全麵徹底的排查。有些同事可能會認為,要從這九方麵入手,會太寬泛,無法下手。但我認為,這九個方麵可以歸納為三大類,即檔案資料、生產作業現場、企業規章製度落實等。從這三大類入手,相對來,就簡單多了。比如,考慮到整改率的問題,對於檔案資料方麵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口頭責令企業,在期限內完成整改。但生產作業現場及企業規章製度落實等方麵的問題,尤其是重大事故隱患問題,就必須開具文書,隻有這樣,恩威並施,企業才會完全配合我們的工作開展,並且主動去履行他們的主體責任。”

程健沉思了一會兒,慢慢:“很明顯,袁來所的這些,更加有理有據,我認為他所堅持的方法,也很適合我們的現實狀況。”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一副不肯輕信的樣子。就連陳元傑,他手中的珠串,也停止了轉動,有好長時間,一動未動。他的眼睛張開了,嘴唇蠕動了幾下,但什麼話都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