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根據最初設計,新式的車輛上原本打算使用差速器對車輛轉向時進行調控,但是差速器的生產技術還在複原中,短時間內還拿不出來,因此隻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進行轉向,就是左右兩側的螺旋滾筒使用不同的轉速或者轉動方向,使車體進行轉向,就如同坦克的轉向方式一樣。在這樣的改進後,車輛底盤的重量大約是兩噸,在加了燃料和鍋爐水之後重量達到三噸左右,加滿一次燃料後能夠行駛一百公裏左右。這種新式車輛的行駛速度在地麵上最高可以達到五十二公裏每小時,在水麵上的行駛速度能夠達到十公裏每小時,但是如果加上水上行駛的套件減少海浪阻力的情況下水上速度可以提高一倍左右。
這種車輛在設計之初並沒有命名,由於以前木製人力車被命名為勞斯萊斯太過於滲人,以至於大多數元老對於給車輛取名的惡趣味減少了很多,不過這種車輛在沙洲靶場進行測試的時候不少歸化民對於這種既能下水又能在沙灘上奔馳的車輛感到非常驚奇,而且又能裝載差不多兩噸左右的貨物,以至於他們對這種車充滿了敬畏,稱之為神牛,當然這個咖喱味十足的名字元老們不喜歡,私下裏稱之為“犀牛”,於是乎在這次工業委員會的定型發布會上直接就應用了這個名字,這種能夠載重兩噸的大型運輸車便被稱之為“犀牛運輸車”。
犀牛運輸車定型之後,軍事委員會對車輛廠下了三十輛的訂單,這個訂單還沒開始訂購零件,車輛廠卻又接到了另外三十輛的訂單。張元之前還一頭霧水,詢問之後才得知這增加的三十輛犀牛運輸車的訂單竟然是商貿部下的。
對於這次北上山西平亂行動,以辜晴倩為代表的商貿部興趣很高。當然,去山西的軍隊能在那裏打出什麼樣的結果對商貿部而言基本上沒有什麼吸引力,他們看中的是武朝北方市場。說起來商貿部覬覦武朝市場已久,對於如何打入武朝內部市場算是想盡了辦法,但是這幾年來不管他們怎麼努力,始終都打不進去。究其原因,第一,武朝的經濟基本上屬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體係,男耕女織的生活讓大多數老百姓隻要能吃飽穿暖,老婆孩子熱炕頭就已經非常滿足了,對於那些錦上添花提高生活素質的玩意完全沒興趣;第二,武朝的內銷市場基本上被當地的鄉紳或者販夫走卒所壟斷,他們大多數追求的是壟斷造成的高利潤,往往為了占據一片地盤而大打出手,不惜殺人見血,對於外來的又便宜質量又好的產品先天充滿了敵視,而武朝又是一個以鄉紳自治為主的國家,在武朝政令不下鄉,鄉村基本上都是由鄉紳宗族進行管理,為了保證利潤,鄉紳會向治下百姓反複灌輸外來產品都是垃圾的想法,因此在沒有怎麼接觸過舶來貨的武朝內陸市場麵前中國貨並不是特別走紅;第三,由於邁德諾人與鄭芝龍對於海岸貿易路線的封鎖,即便是想要來到東方港進貨的內陸商人他們也找不到前來東方港的辦法,隻能高價購買那些被邁德諾人和鄭芝龍雙層剝削過的商人販來的高價中國貨,將原本的低價傾銷貨賣成了高價奢侈品,這樣也嚴重影響到了東方港貨物的銷量和推廣。
找到了症結所在,自然就應該要解決它,對於元老院商貿部的元老們而言,武朝內陸市場就如同一個沒有開發過的金礦一般,為了能夠大量傾銷東方港的產品,他們連發動一場強迫武朝接納中國貨戰爭的心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