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財路(1 / 3)

自從看完了髡人寫的出兵條件和要求,朱由校原本追求木工終極技藝的想法忽然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對於這群髡人的懷疑。這倒也怪不得朱由校,因為這些中國人所提出的東西未免也太讓他感到坐立不安了。

在膠州灣劃出一個港口給他們進行物資轉運以及軍隊登陸用,這些人根本就不是武國之人,誰又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打著要幫助武國平定山西內亂的問題呢?膠州灣所在的萊州位置極其靠近京師,從萊州登陸後隻需要打通青州和濟南府就能長驅直入進抵京師,這種事情幾年前遼東的那群自稱後金的蠻子們幹過,在京師附近擄掠甚至還南下到了山東,然後才返回了遼東,如若允許這群中國人的軍隊登陸,誰又能保證他們真的會穿州過府地經過山東京師河南等地千裏迢迢地趕往山西打亂軍而不是打自己呢?從中國人在信中所提到的不少東西可以看出,他們對於大武朝的地形可謂非常了解,程度已經超越了一般的武朝官員,就從他們在預先告知的行軍計劃中所提到的城市來看,他們非常了解武朝北部的地理地貌,對於道路狀況也是有一定了解的,朱由校此刻更加擔心這次中國人的行動會成為假途滅虢的本朝實例。

不過與此同時,他也對於中國人的軍力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國人既然知道現在的戰事情況,知道亂軍人數在十萬人以上,還隻是派出一支兩千五百人不到的軍隊來平亂,那麼中國人的軍事實力一定非常強。況且從中國人信心滿滿地提出要求武國保證沿途的道路交通暢通和安全保護來看,中國人在糧草和物資保障上的能力絕對遠在武朝之上。

冬天是寒冷的,尤其是在現在的北方,遼東此刻早已大雪封山,裏麵的人不能出來,外麵的人沒法進去,隻能依靠之前留存下來的糧食保證生命所需。不過這種手裏有糧心中不慌的氣概不是本朝尤其不是現在的遼東能夠有的,因此一個冬天下來,一個城裏凍死餓死幾千人根本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作為一個雖然被稱作木匠皇帝,在實際上還是關心民生的皇帝朱由校,他還是非常心痛這些民眾的死亡,也幻想著能夠有什麼辦法能夠在冬天也可以保證提供補給。

中國人所要求的線路雖然說不是遼東,但是也是冬季積雪動則兩三尺滴水成冰的北方,這個時候就算是黃河都能被冰凍起來,溫度之低可想而知,亂軍也就是借用冰凍的河麵才過河進入山西的。冬季人在積雪的曠野中行走極易迷失方向,馬匹牛隻在深深的積雪中也是無法行動自由的,蹄子會被陷在積雪之中,更會導致牲畜嚴重凍傷致死,牲畜走都走不了,就更別提用拉車的方式來運輸物資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是現在的北京城裏,大雪也早已讓偌大的北京城成為了一座孤城,下麵的老百姓隻能依靠吃過冬前儲存的白菜以及其他種類的青菜,大宅子裏住的豪紳貴族們有錢倒是能吃到一些新鮮肉類,可是能夠吃到的青菜和老百姓完全沒有什麼區別,就連深宮裏住著的朱由校,現在冬天也隻能吃到大白菜,對於蔬菜而言他比老百姓也絲毫多不出什麼選擇來。他也聽說有人曾經在地下挖出溫室日夜用炭火加熱,在地下培育一些春秋季蔬菜,那樣培育出來的蔬菜價格往往奇高,一根小黃瓜都能買到三十兩銀子上下,雖然朱由校這個時候也想要試試其他口味,可是又不願意增加夥食支出,因而還是老老實實吃大白菜。

這些現象說到底,還是冬季無法保證物流運輸導致的,南方冬季雖然說不能如同夏季一樣蔬菜豐收,但是還是有極大的蔬菜產量的,可是這些蔬菜隻能留在南方慢慢消化。向北的道路被半人深的積雪覆蓋,運河直接冰凍,一切道路全都中斷,這樣的條件下蔬菜會在半路上就直接被凍壞而無法食用,運上去也沒用。

朱由校拿著這幾張紙,看著上麵洋洋灑灑寫著的那些條件,不由笑道,“這群髡人,口氣忒大了,說是要去山西平亂,這沿途軍隊如何行動?糧草如何保障?”說著把這幾張紙塞回到了魏忠賢的手裏,“說說罷了,真要指望他們去平亂,怕是要出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