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就是保護我們的慧命。
3、忍辱
忍辱並不是懦弱,而是最高的人生境界。當你的心量足夠大,才能包容別人,這種包容就是忍辱。
在團隊中,你想讓團隊和諧,關鍵就是修忍辱,接受別人、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包容別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真正的領導者應該引領大家往同一方向走,何必斤斤計較細枝末節。
4、精進
精進就是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精神,就像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不需要太聰明,重要的是堅持向一個方向前進。我們寺院有塊六十多畝的地,準備要蓋一個禪修學院。要辦這麼大的禪修學院,那就要從現在做起,堅持舉辦禪修。禪修學院的架設,就是要從現在一點一滴做起來。因為任何一個偉大的夢想,都如聚沙成塔,一點一滴做起來的。
5、禪定
禪定就是靜慮。讓自己安定下來,思想做個過濾,把不好的東西過濾掉,好的沉澱下來,成為我們的能量。
《陋室銘》中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靜下來身心才會柔軟。剛才有位同學問如何輕鬆自如的微笑,身心處於柔善的狀態,自然就會流露出動人的喜悅。
禪定就是調伏我們煩躁不安的心。我們時刻都能享受禪修。第一,全身放鬆。第二,把心收回來。坐在這裏,就不要去想別的東西。我的心、我的身體、我的呼吸融合在一起。第三,做幾次深呼吸,深深地吸氣,吸到盡頭,憋住幾秒鍾,再慢慢吐出來。當感覺到很疲憊的時候,用這個方法很快就會恢複精神。深呼吸一定要吸到氣一點都吸不進去為止,吸到全身繃緊;吐出來時要做到輕、長、細、緩。
6、智慧
智慧就是“道”——事物存在的最基本的規律。佛教講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變化的、生滅的,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
當你以短暫、生滅、幻化如泡沫的這樣一種認識去麵對一切的時候,你就會珍惜現在,活在當下。一切俱在變化生滅之中,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
《功夫熊貓》中講到功夫的最高境界是一張白紙。人生也是這樣,我們要懂得如何通過一張白紙去描繪自己的人生,可以有無限的空間去想象,在這裏麵你可以盡可能地去創造發揮。
吃虧是福,這也是一種智慧,自己姿態很低,很包容,就可以站在別人無法理解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古人有句話叫“大智若愚”,真正智慧的人都很木訥。
很多人會把各方麵算得很精,其實你算得再精也總有失算的時候。佛教中有句話叫“貪欲之人如仰天而唾,反唾己身”,就說貪心的人就像對著天空吐一口口水,最後口水沒有吐到別人身上,而是掉到自己頭上;“貪欲之人如執火炬,逆風而行”,最後也是反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