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
既然,“我”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敵人,也是最難調伏的障礙。那麼,人生中最嚴重的缺點當然就是自私。
在國家機關的門口,都有“為人民服務”的標語。對於這五個字的省覺,我認為實在是每個人生命中的一件大事。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有沒有把這五個字作為企業的立身之本呢?
“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佛教中被稱為“布施”,在基督教中被稱為“愛”,在塵世生活中被稱為“奉獻”。
先秦道家學派有一位哲學家叫做楊朱,他主張“貴生”、“重己”。他的基本思想誠如孟子所言:“楊子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與墨家學派有些對立,認為如果要損害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那是絕對不幹的。當然,不能簡單地將他理解為一個自私的利己者,因為他強調了人人自潔的良好願望,希望以每個人的自珍自重來實現全天下的清明。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人與人之間總會產生種種矛盾與摩擦,如果一有矛盾,馬上就急著撇清關係,保護自身利益,這樣自私的人是不會有朋友的。你願意和一個自私的人合作嗎,願意和一個自私的人做朋友嗎,願意和一個自私的人推心置腹嗎?對於自我的過度維護,很容易滑向自私自利的深淵。
一個能包容的人,能奉獻的人,能幫助別人的人,總是最受歡迎。這個道理彙成一句話,就是“天下是給出來的”。一隻小狗憑什麼喜歡你?因為你願意喂食給它吃,願意撫摸它,願意陪它玩耍,願意在它生病的時候照顧它,所以每次隻要一見到你,就會搖搖尾巴,奔跑過來表示歡迎。哪怕是最凶猛的藏獒也是一樣,藏獒的警惕性那麼高,卻唯獨不會對主人設防。因為你對它付出了,奉獻了,所以它才這樣地喜歡你。如果你對狗很凶,整天打它罵它,它一見到你就會把尾巴夾得緊緊的,一見到你就一邊狂吠一邊退縮,怎麼還會來親近呢?
同理,對人是不是也一樣呢?對一個人好或者不好,付出或者不付出,都會得到與之等量的回報。這一點在單純的孩子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隻有付出了時間、精力來照顧一個孩子,他才會和你親近。當然,成人的世界要複雜得多,成人有時會因為一些客觀上的因素而裝出和一個人親善的樣子,但是隻要細細觀察身體動作,觀察微表情,還是能夠見到他內心的真正想法。一個不喜歡你的人,見到你時,哪怕言語、態度再熱情,卻還是會在身體的語言上不時流露出膽怯、緊張、排斥、憎恨等內在情緒。如果別人對我們的態度有微妙的改變時,首先應該反省自己對他的付出夠不夠,有沒有足夠的奉獻,而不是抱著一顆敵對的心去揣測他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