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提供的每一項服務,生產的每一樣產品,都能給客戶帶來方便,那還何愁客戶,何愁市場呢?小到電燈、易拉罐、便利貼、速凍食品,大到手機、電腦、汽車、飛機,甚至是24小時超市、24小時圖書館、24小時取款機、網上銀行,這些產品和機構提供的核心內容就是“方便”二字。它們用自身的實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狀態,不斷從人本的角度出發,來生產和研發適合當代人使用或消費的產品。原來可能一個城市隻有一個超市,現在幾乎每一個小區都有一個超市;原來人們都一定要跑到商場裏才能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現在網絡那麼方便,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全所有的產品,這些改變不都體現了商業思維中“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嗎?

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人們不斷致力的工作就是要為人們未來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誰能提供更多的方便,誰就能占領更大的市場。

而以上所說的策略,其內在精神就是為別人服務,想其所想,做其所做。

讀透了這個理以後,就自然能夠獲得家庭的和睦,朋友的和諧,事業的成功。通過這些基本原理的參讀,就會與天地大道相融通。找到了天地大道,也就得到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新中國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國家若想長治久安,還是要依靠“為人民服務”。一個國家就像一個天平一樣,如果其中的哪一部分不斷地失衡而不加以適宜地控製,發展至無以複加的程度時,就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商人經商隻為了賺錢,官員辦公隻為了中飽私囊,人人自私自利,那麼天平就會有失衡之虞。為什麼一個人不願意珍惜生命而要走向自殺呢?為什麼一個家庭會破裂而難以為繼呢?為什麼一個企業會遇到瓶頸而最終走向破產呢?實際上都是因為打破了其中某一個平衡點而導致的。

作為一個大企業的總裁,自己的收入和最底層員工的收入相差多少?如果自己別墅數棟,高級跑車多輛,而最底層的員工卻連基本生活都成問題,近十個員工擠在一間破舊狹小的宿舍裏,那麼企業就已經失去了平衡,若再不及時省覺,仍以資產的增加而沾沾自喜的話,終有一日會滑入深淵。

或許對於一個個體而言,昨天的精進努力成就了今天一個成功顯達的果,而今天的所作所為到了明天也都會呈現出一個與之相應的果。因循果報就是如此自然展現出來,這就是事物最為基本的規律。

愚癡的眾生生命中所產生的一切苦,都來自於無法正確地麵對自己:總是錯把短暫當作永恒,把絢爛當作目標,把璀璨當作愛好,把表象當作真實,從而很少去思考,去省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