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戰事起(三十二)(1 / 3)

“主公,屬下以為我軍可以分兵從遒縣繞過,直接突襲涿縣。”

“哦!”

袁紹聽了張郃的話,眉頭微挑。如今公孫瓚退守遒縣,帳內沒有人能夠提出好的建議,唯一的郭圖隻是讓大軍等待袁常那邊給公孫瓚帶來的壓迫。袁紹是個愛麵子的人,這種建議如果能不用就不用。因此,在聽到張郃的話之後,微微有了些許的興趣。當然,也僅僅是有點興趣,是否可行,還要聽張郃詳細的內容。

“主公,從地圖上可以看出,要前往涿縣並非一定要攻下遒縣。在遒縣東麵有一座山為哈乎爾山。哈乎爾山並不險峻,大軍從此山通過,可以很輕易的繞過遒縣,雖然花費的時間要多一些。屬下以為,主公可以派遣一將領率兵從哈乎爾山通過,而後突襲涿縣。主公親率大軍與公孫瓚在遒縣對峙,而分兵的將領則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到達涿縣之內。到時,即便公孫瓚發現,也已經來不及了。”

聽完張郃的提議,袁紹的眉頭皺了起來,疑惑的說道:“此計雖妙,然則卻不可行。涿縣乃是公孫瓚當初為涿郡太守之時的治所,被公孫瓚打造的異常堅固,城內更有五萬大軍,且糧草充足,想要短時間內拿下,即便是我軍有十五萬大軍也根本不可能做到。”

“主公所言正是!”

張郃含笑同意了袁紹的話,就在袁紹疑惑不解之時,繼續解釋道:“主公,攻打涿縣乃是計謀,其實,我軍真正的意圖並非是涿縣。而是遒縣。等待主公派遣的將領率兵前往涿縣之後,主公可假意讓公孫瓚知道我軍的兵馬突然減少。這時候,公孫瓚必然會認為我軍前往突襲涿縣。到時候。公孫瓚必定會回兵支援涿縣,然後。在公孫瓚大軍軍心不穩之時,主公便可輕易拿下遒縣。”

“哈哈,原來如此,果真妙計!妙啊!妙啊!”

聽完張郃的解釋,袁紹頓時大笑起來,連連稱讚起來。卻說張郃這一次之所以站出來獻計,也是有他的目的。

卻說袁紹的麾下,基本都是以文醜和顏良二人為主。張郃和高覽二人雖然同為河北四庭柱。在袁紹麾下的身份地位卻是不如文醜和顏良二人。除了文醜和顏良二人跟隨袁紹比較久的原因之外,還有就是文醜和顏良對他們二人的排擠、打壓。當然,張郃和高覽二人也知道自己是後來者,對於文醜和顏良二人也很謙讓,基本不與文醜和顏良二人發生矛盾。不過,張郃和高覽二人卻是發現,即便他們再怎麼謙讓後退,文醜和顏良二人卻還是沒有絲毫改變。正所謂泥人尚且還有三分火氣,更何況張郃和高覽二人還不是泥人,也是有實力的大將。對於文醜和顏良二人的行為。張郃和高覽心中自然也有怨言。

因此,在張郃和高覽二人心中,便想著尋機在袁紹軍中立下威信。而這一次的幽州之戰。就是他們崛起的好機會。

文醜正好在先前的戰鬥之中失利,引得袁紹的不滿,張郃若是在平時提出計策,袁紹或許會讓文醜和顏良去執行,不過,如今自然是不可能的事。顏良雖然沒有犯錯,但是,文醜和顏良二人想來交好,不讓文醜去。自然也不會讓顏良去。因此,如今正是張郃趁勢而起的好機會。提出計策,隻要袁紹同意並且執行。那麼,張郃和高覽便能很好的在袁紹軍中立下威信。

而事實上,張郃的計策並不僅僅如此。

張郃跟袁紹說的是佯攻涿縣,從而讓公孫瓚支援涿縣,然後拿下遒縣。而張郃真正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拿下涿縣。當然,張郃也知道,如果他跟袁紹說實話,說不定不會讓袁紹同意,而張郃既然有信心拿下涿縣,便是因為張郃有確實可行的計策。隻是,這個計策不能說出來,一旦說出來,大家都知道有機會可以攻下涿縣,那可是大功一件,必定會引得眾人的爭搶,以袁紹對文醜和顏良二人的鍾愛,說不定就會把機會讓給文醜和顏良,美其名曰是讓文醜將功折罪,那他張郃就是替人白做衣裳了。但是,如果隻是率兵佯攻,到時候袁紹拿下遒縣,功勞也就一般,自然不會有人跟張郃搶。因此,張郃隻能這樣跟袁紹說,然後獲得統兵的指揮權,最後借機在袁紹的軍中奠定自己的地位。

袁紹終於正眼看待張郃,頗感興趣的說道:“儁乂,不知對於此計你可有何具體的計劃?”

“是,主公!”

聽到袁紹的口氣,張郃心中大喜,強迫自己平靜下來,而後平靜且朗聲說道:“主公,按照正常的速度,從遒縣發兵前往涿縣需要一天的時間。而若是在軍情危急之下,加快行軍速度也需要一天左右的時間。而若是從哈乎爾山繞道涿縣,卻是需要三天的時間。主公可在將領離去兩天之後,與公孫瓚交戰一場,並且讓公孫瓚知道我軍的兵馬減少了許多。這時候,公孫瓚也許會發現我軍的意圖,而公孫瓚在經過慌亂之後,必定會派兵增援涿縣。這時,便是主公出手的好機會。”

聽著張郃款款而談的樣子,袁紹心中極是滿意。看張郃的樣子,有大將的氣度,還有大將的實力,這種人才,還真是不可多得。心中隱隱有一種感覺,張郃似乎比他最鍾愛的文醜和顏良二人強太多了。

想到這裏,袁紹又笑問到:“儁乂,以你之見認為,該如何讓公孫瓚知道我軍的人數減少了?”

“主公,屬下以為可以效法戰國時孫臏之計!”

袁紹眉頭一挑,饒有興致的問道:“孫臏何計?”

也難怪袁紹會有這反應,要知道,如今這個時代可是跟袁常穿越前那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不一樣。很多文化內容都是很寶貴的,就如孫子兵法之類的軍事計謀,都是被軍事家們當成寶典來對待,就跟儒士對待論語的態度一樣。想曆史上曹操寫個孟德新書。都被屬下們驚為天人,雖然說後來被張鬆給騙了,卻不能掩蓋曹操的才智。而孫子兵法毋庸置疑是比曹操的孟德新書更出名。隻要是個有點文化的武將,都絕對有聽過孫子兵法這個名字。當然。聽過並不代表看過,這時代可跟袁常穿越前那時代,什麼書都能看到,無論是實體書,還是網上的,想看都能找到。如今這時代可不是這樣,像孫子兵法這樣的珍貴書籍,都是被少數人給藏起來慢慢觀摩。而且這些人或多或少是孫子的後人。當然,也有一些世家大族有珍藏手抄版,就如袁紹的袁家,就有抄摘過孫子兵法。張郃所在的張家雖然也有點名氣,卻也僅僅局限在冀州,放在整個天下,那根本就不入流。因此,對於張郃能夠知道孫臏的計策,袁紹自然會感到驚訝,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