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韓琦把趙頊扶上帝位(3 / 3)

誰與爭功。

韓維念完,趙頊讚了句“好!”隨即默然不語。他在慢慢的咀嚼回味,慢慢體會詞意。他想:王安石自比伊、呂嗎?王安石在金陵設帳授徒,便是如伊尹隱於耕傭、呂尚隱於垂釣嗎?為什麼父皇屢召不起?是在等商湯和周武?想到這裏,趙頊的方寸之心,竟如急浪翻滾,不能抑止。他兩眼發亮,熱血上湧:“你能自比伊、呂,我便不能自比湯、武?”但這一想法一閃而止,父皇正在病中,有此想法,是為大不敬。他心潮漸平,兩眼變得深邃,深邃得足以容得下山川大河,以至整個世界!恰在此時,兩名內侍縱馬趕來,嘴裏高叫:“韓大人曾大人請太子急速回宮!”

趙頊一驚,心裏明白宮中可能有了變故,一準是父皇不好了,不覺兩行眼淚從眼框中滾落。韓維更是吃驚,因為他知道,若是皇帝大行,哪個王子先到靈前都有可能搶先登基。如果是這樣,他所侍候的太子不僅不能接位,還有姓命之憂。他催了一句:“太子快走,遲則生變!”隨即與趙頊快馬加鞭,飛馳回宮。

趙頊策馬在汴河堤上揮斥意氣、放飛心情的時候,皇帝趙曙已躺在福寧殿裏處在彌留之際。

福寧殿在後宮偏東,離內東門不遠。這裏地勢高爽,花木掩映,是個宜冬宜夏之處。

此時趙曙的病榻已移到正殿,太醫們回天乏術一一離去,宰相韓琦和曾公亮守在病榻前,守望著趙曙的生命的最後時刻。

趙曙不到四年的帝皇生涯,便已燃盡了他的生命之燭。明黃色雲龍錦被複蓋著的軀體已不能感知冷暖,兩眼睜著,目光停停的看著一個地方,他已經無力閉上眼瞼,或許這是他對人間最後的長長的一瞥。意識如遊絲,似有若無地飄遊著,他想弄明白、卻始終弄不明白如何要他當這個皇帝。

宋仁宗趙禎沒有兒子,趙曙的父親是濮安懿王允讓,趙曙排行十三,小名便叫“十三”,自小在宮中長大。皇後高氏,小名滔滔,生母是曹太後的姐姐,也是在宮中長大。“十三”和“滔滔”結婚,人稱仁宗娶婦,太後嫁女。或許便是因了這幾層關係,趙禎最終把皇位傳給了趙曙。

沒有人事先問過趙曙的感受,仁宗駕崩,要趙曙繼位,趙曙高喊著“我怕,我不做皇帝”跑出宮去,是韓琦一把抱住趙曙,喝令太監取過龍袍,給趙曙披上,並抱上龍床。

不知是因為煩政傷體還是憂慮傷神,趙曙踐祚不久便病了,患的是“失心瘋”,於是曹太後垂簾聽政,便是在這個福寧殿裏。

趙曙這一病便是大半年,病愈後,曹太後遲遲不肯歸政,被韓琦強行撤簾,也因此弄得帝、後不和。趙曙向韓琦訴苦,說曹太後不慈。韓琦是怎麼說的?“古往今來孝者甚多,如舜之孝則不多。父母慈而子孝,易;父母不慈而子孝,則不易。願陛下如舜之孝。”話雖說得有理,但趙曙仍不免受著情感煎熬,在鬱悶和不快中走完他的帝王之旅。

趙曙發出了最後一聲歎息。這是用心發出的歎息,根本就沒有聲音。

宰相韓琦見皇帝沒有了聲息,知道已經大行,喝令內侍急召太子。趙曙仿佛聽到了韓琦的話,知道兒子趙頊馬上就要接位了,他想說些什麼,下意識的伸手去拉內侍,他的手動了一下,這一動耗盡了他胸臆間的最後一點氣息,意識也隨之飄逝。曾公亮急對韓琦說道:“韓大人,且慢去請太子,皇帝的手動了一下,隻怕能活過來。”

韓琦狠狠一跺腳,喝道:“胡說!張茂則,快請太子,皇帝活了便是太上皇!”

曾公亮瞪了韓琦一眼,想說句什麼,卻沒有說出來,因為現在實在不是爭吵的時候。

趙頊在宣德門前下馬,隨手把馬韁丟給了韓維,撒腿便往福寧殿跑。這是一條不短的路程,趙頊跑到福寧殿,剛踏上丹墀,因為緊張憂懼,跑得又急,叫了一聲“父皇”,便癱坐在地上。韓琦連忙上前扶起趙頊,半扶半抱著讓趙頊在金裝朱漆龍床上坐定,然後後退三步,躬身說道:“請太子即皇帝位!”接著又俯伏在地,行三跪九叩大禮,嘴裏唱道:“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韓琦一跪拜,曾公亮和從宮女太監齊跪伏下來,趙頊仿佛在半夢半醒狀態中,卻也知道自己已即了皇帝位,說了聲:“平身”,聲音喑啞,已沒有往日的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