鄜延路經略安撫司的後衙,沒有了曆曆飄動的旌旗和挎刀拱衛的軍士,安靜得有點清冷。半畝大小的花園,因為少了曲溪清流,也就少了些許嫵媚。亭閣與綠樹相間,也顯得甚為粗放。倒是離花廳不遠的兩株桂樹,正金粟滿枝。園子裏和花廳中花香氤氳,令人沉醉。
此時的花廳之中,正中交椅上坐的是徐禧,李舜舉坐在徐禧的下首,與徐、李二人相對而坐的是沈括和鍾諤。沒有人還有聞香掉文的雅興,氣氛劍拔弓張。
徐禧的神色鄭重中略帶矜持,傲岸而又兼有狂放。他先看了沈括一眼,然後目光轉到鍾諤臉上,徐徐說道:“西夏本可唾手取,遷延無功,乃將帥怯耳!本官奉旨巡邊,已與沈大人議定自永樂至長城嶺置六砦,自背岡川至布娘堡置六堡,為城永樂作崎角勢,則雖無州之名而實有其地,猶如置利刃於西賊腹心之中矣。皇帝既已欽準,請鍾將軍率兵往築永樂。”
鍾諤本是鄜延路一員悍將,徐禧說將帥怯戰本就不服,再說他在邊關滾爬了幾十年,對於周遭地理形勢了如指掌。他的方略是修銀、宥、夏三州而取橫山之地,與徐禧方略大相徑庭。聽到徐禧要他率兵築永樂城,就座中向徐禧拱了拱手,說道:“永樂城固據於腹心之地,然可築而不可守,此實非計,請大人明察。”
徐禧麵露不快之色,說道:“本官思之久矣,何謂非計?莫非鍾將軍不服本官節製?”
鍾諤見徐禧口氣不善,拿欽差身份來壓他,不客氣的回敬道:“於死地築城,乃是誤國,末將不敢附就。”
一股無名火從心頭升起,徐禧厲聲說道:“敢壞本官成事,你……你不怕死嗎?”
鍾諤瞋目相對,說話的聲音也高了起來:“城之必敗,敗則死,違節製亦死,死亦何懼?死於此地,猶強於喪國辱師而淪異域!”
徐禧沒有想到鍾諤會不同意築永樂城,更沒有想到會和他吵得不可開交。豈止不可開交,簡直是叫他下不了台。鍾諤是有名的宿將,鄜延路的經略安撫副使,也不能真的把他殺了。正沒做道理處,沈括說話了。
沈括先向徐禧拱手說道:“請徐大人息怒。”遂轉向鍾諤說道,“鍾將軍如何可說此等話?”
在這種場合,沈括隻好先做和事佬。他並不評判誰是誰非,先請徐禧“息怒”,再“薄責”鍾諤,也是要緩和一下氣氛,給徐禧有台階可下。沈括不等徐禧和鍾諤作出回應,給李舜舉送去一個眼風,李舜舉會意,開口說道:“同為治邊,何必相爭?咱家肚子咕咕叫了,沈大人,這可是你招待不周啊!”
沈括和李舜舉一勸一打岔,徐禧不好再發作,他也知道鍾諤已不可屈,遂說道:“鍾諤留守延州,本官自率諸將往築永樂,請沈大人率兵駐米脂以為援,李稷負責饋餉。請各盡職守,違者軍法從事!”
築永樂城之事就這樣定了下來,徐禧備表奏明趙頊,趙頊下詔照準。
因為徐禧親自率人構築,眾人也還賣力,隻用了十四天,永樂城已築就。徐禧命曲珍率兵一萬鎮守,自己和李稷帶著眾將回到米脂。
永樂城離故銀州治二十五裏,接宥州,附橫山,以無定河為裙帶,已為西夏肘腋。大宋固然視為要衝,築城據守,西夏自然也視為必爭之地。因見宋國有人在此築城,遂派了十幾騎渡過無定河過來觀看動靜。大將曲珍欲領兵追殺,徐禧說道:“他自觀看,何必殺他?本官正要彼知道此地已屬我,不可生覬覦之心。”
西夏的這十幾個騎兵其實是斥候,來偵查宋人動靜的。宋人在銀、宥、夏三州界內築永樂城之事報到興州,梁太後連忙召靈空大師和弟弟罔萌訛燕寧殿商議對策。永樂城對西夏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不隻是占去了大片土地,並對靈、興兩州形成直接威脅。因此,就西夏來說,必須拔掉永樂城。眼下這三人舉止從容,梁太後固然雍容華貴儀態萬方,靈空大師白發白須雍穆清寧,罔萌訛一變疾雷急風的脾性竟也穩重自若。
宮女在熏籠裏添了點香,燕寧殿裏香氣氤氳,他們的心變得柔柔的,有了一種屬於詩情畫意的東西,與即將議論金戈鐵馬甚是不類。梁太後眼波閃動,檀口開合,問靈空:“聞得宋人城永樂,西夏無複安寧,請大師指示方略,傾國一戰,在所不惜。”
靈空問罔萌訛:“偵騎探得永樂有多少宋軍?”
罔萌訛說道:“徐禧已領軍回米脂,隻曲珍率兵一萬守永樂。兩地相加,大約有十萬宋軍。”
靈空又問:“我國可點集得多少兵甲?”
罔萌訛說道:“宋國五路征討退兵以後,我國集二十萬兵在涇原之北,以備宋人再舉。以二十萬對十萬,諒也夠了。”
靈空說道:“以二十萬對彼十萬,勝算隻十之五、六。若再調鎮守興州的五萬鐵騎為前鋒,勝算便有十之八、九。”
罔萌訛說道:“連禦林軍都調出,真可謂傾國一戰矣!如何還沒有十成勝算?”
靈空說道:“我軍攻城之際,李憲從蘭州率軍馳援,鍾諤從延州率軍馳援,張臣矩率兵從涇原來援,我軍還能有多少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