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五一、禦史的矛頭又對準了韓縝(3 / 3)

此時司馬光又舉薦了兩個人。一個是程頣,以校書郎為崇政殿說書;另一個是文彥博。文彥博已經八十一歲,致仕好幾年了,應司馬光之薦,太皇太後下詔文彥博肩輿赴闕。

朝政既已納入了太皇太後和司馬光所設計的軌道,所不足的是韓縝仍占著右仆射兼中書侍郎的位置。太皇太後麵諭左正言孫覺和右正言蘇轍,說:“進退大臣當存國體,韓縝雖不協人望,要須因其求去而後出之。”太皇太後此言一出,禦史便對韓縝發起了新一輪的攻擊。

司馬光是在大局既定、身居高位俯視群僚、誌得意滿之時得知王安石去世的消息的。盡管還在病中,他立即寫了一封短信告知呂公著,信中寫的是:

介甫文章節義,頗多過人,但性不曉事,而喜遂非。

今方矯其失,革其弊,不幸介甫謝世,反複之徒,必詆

毀百端。光以為朝廷特宜優加厚禮,以振起浮薄之風。

這封信顯出了司馬光的客觀與大度。稱“介甫”而不稱“王安石”,說“不幸介甫謝世”而不用“孰料”或是別的什麼詞,說明司馬光與王安石的關係原本也是親厚的。用優加厚禮來阻止跟風之人的詆毀,這是對朋友兼政敵的寬容。呂公著接信以後,卻是唏噓不止。呂公著不同於司馬光,他與王安石的交情也是十分親厚。當年司馬光在去洛陽之後曾上表大言王安石之非,實際上是集眾罵之大成。呂公著沒有與王安石正麵爭論過,更沒有公開言王安石之非。他的被黜是說了韓琦當效趙鞅提甲入京這句話,由頭卻是因呂惠卿話而起。時過境遷物是人非,舊事未忘斯人已逝,撫今追昔能不傷懷?呂公著遂又差人告知韓維,又引起了韓維的一番籲歎。

盡管韓縝在韓維麵前發了一通牢騷之後聲言不願讓出右相之位,不出三天,在他的案上已堆著厚厚一大摞禦史的彈文。禦史的口氣固然是越來越激烈,話也越來越難聽。明擺著禦史是要趕他滾蛋,再不識相,還不知禦史將罵出何種話來。與其如此,不如去個州郡,天高皇帝遠,老子此處第一。韓縝的乞出表送到太皇太後處,太皇太後立即批出:“縝自以恐妨賢路,故乞出外,視矝功要名而去者,縝為得進退之體,宜於製詞中申說此意。”

韓縝被太皇太後香噴噴的“呸”了一口,以觀文殿大學士知潁昌府去了。韓縝一走,門下侍郎呂公著升任右仆射兼中書侍郎,接替了韓縝的位置,韓維則又接替呂公著任門下侍郎。恰好文彥博到京,授太師、平章軍國重事。

在朝政掌握在司馬光和呂公著手中之後,禦史又瞄上了呂惠卿。宋神宗趙頊和王安石發起的熙寧變法,到此已受到了全麵清算。宋神宗固然是聖明天子沒有責任,王安石也不過是“不曉事,好遂非”,隻有呂惠卿是熙寧變法的罪魁禍首,十惡不赦,不拿他問罪拿誰問罪?

呂惠卿自司馬光執政,便知沒有他的好日子了。先是乞求宮觀,遂以資政殿大學士、正議大夫提舉嵩山崇福宮。這是一個閑職,不問政事,資政殿大學士的俸祿甚高,可以優遊如世外閑人了。但呂惠卿想避世是避不了的。蘇轍的一篇彈文洋洋大觀,劉摯、王岩叟相繼論其罪惡,太皇太後即下詔,降呂惠卿為中散大夫、光祿卿、分司南京,蘇州居住。蘇轍四人仍不依不饒,又加上了朱光庭、王覿,比呂惠卿為堯之四凶、魯之少正卯,必欲一黜到底。於是呂惠卿責授建寧軍節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黜呂惠卿而由蘇軾草製詞,“操刀三十年才剮得一個有肉漢”,蘇軾好不得意!說是“先帝始以堯之仁,姑試伯鯀,終以孔子之聖,不信宰予。”又說,“尚寬兩觀之誅,薄示三苗之竄”。真正是把呂惠卿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叫他永世不得翻身了。

繼呂惠卿之後,禦史理所當然的要對鄧綰開刀,但給呂公著止住了:“人才實難,宜使自新”。對此,司馬光也沒有話說。現在的司馬光固然稱得上公務繁忙,他的病也是時好時犯,總也好不利索。有病痛纏身,這是很惱人的。望著病榻前小桌上堆放的公文,司馬光生起了時不我予的感慨。

春天在人們不知不覺中逝去,代之以炎熱的夏天。熱無所不在,天熱臥床尤其難耐。司馬光半躺在床上,女婢跪在床前給他打扇。他手裏捧著一件公文,因為老眼散光,讀得十分吃力。離床不遠放著一張小方桌,桌上放著一大摞公文和紙、硯、筆、墨,並已磨好了一池的墨,給司馬光準備著隨時可用。大約辰末巳初光景,門外一聲“中使到”,司馬光正掙紮著要起來,司馬康已帶著梁惟簡走了進來。

梁惟簡見司馬光穿著小衣,光著兩隻膀子,一名婢女正拿著公服侍候司馬光更衣,遂說道:“太皇太後說了,司馬大人可以坐著聽旨,公服先不必穿了。太皇太後召執政去垂拱殿議事,司馬大人可坐肩輿至垂拱殿門前。”

司馬光問道:“此時入宮議事,梁公公可知有何急事?”

梁惟簡說道:“太皇太後接到西夏國主秉常上表,說是要我大宋歸還蘭州和米脂一大片土地,太皇太後擔心邊界又生事端,是以急召執政商議對策。――咱家先走一步,司馬大人就來。”說畢,向司馬光打了一拱,向外走去。司馬光說了聲:“梁公公走好”,對司馬康說道:“康兒速備肩輿。”

司馬康吆喝一聲:“來人,備好肩輿。”又問司馬光,“爹爹你的身體……”

司馬光說道:“不妨。祇事體大,須立即進宮。”

女婢侍候司馬光冠、袍、帶、履結束定當,下人已備好肩輿,司馬康扶著司馬光躺在肩輿上,說聲“起”,那肩輿平穩抬起。司馬康親自擎著一把青涼傘一路跟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