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梁頌 2(1 / 2)

找到黃巾軍的隊伍時,色已是深夜。

董寅真脫掉身上的盔甲,隻牽著一匹馬兒,單刀赴會,來到了黃巾軍紮營的要塞。橙色的火光照亮眼前昏暗的夜路,幾個巡夜的老兵們陰森森地側目看著他,嘴裏時不時出幾句聽不懂的吳儂軟語。領路的士兵在認真搜查完董寅真的全身後,這才撩起帳簾催促他快點進去。

營帳內有一個中年將領正大刀闊斧的坐在一張桌案前,手裏拿著一本蝴蝶裝的舊書。董寅真觀察他片刻,抬手抱拳道“將軍,在下董寅真,受魏豐之邀前來投軍“

那位將軍本來對他沒什麼興趣,但在聽到魏豐二字時,情緒稍稍有了些許波動。他抬起雙眼,認真注視著眼前頗為狼狽的少年,良久,問出了自己的第一個問題。

“你便是魏豐提過的董寅真?“將軍的語氣有些好奇,甚至還藏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幸災樂禍。

董寅真覺得奇怪,心中疑惑的同時卻也不敢怠慢,恭敬回道“是打一塊長大的玩伴,這麼多年過去了,倒也算得上是患難與共的親兄弟了。“

將軍頷首,想起魏豐來時自信倨傲的神采,再看董寅真,不禁搖頭笑道“魏兄弟來時特地交代過,日後若有一個叫董寅真的人來找我,隻需直接提拔他為我親兵便是。他誇你武藝超絕,心細膽大,定能為我所用,董壯士…“將軍忽然問道“你可知我是誰?“

眼前的這位將軍顴骨隆起,額頭寬平,唇薄鷹鼻。董寅真細細回想著幾日前同魏豐的談話,心中稍定,行禮道“步將軍,子在此有禮了。“

“你知道我?“步令狐擼了把自己的黃色胡茬,立馬明了定是魏豐這廝又多嘴了。

董寅真也有些無奈,他的這位兄弟雖有時不大靠譜還喜歡坑人,但在大事上確實是一個走一定十,事無巨細的能人。故而,雖是被坑,有些無可奈何,但倒也沒表現出來的那麼生氣。

嗯……畢竟習慣了。

……

兩人再次相見,是在鳳城。

魏豐身著黑甲,手拿鐵刀,正怒氣衝衝地跟身側的黑衣男子爭論著什麼。那男子麵容俊美,身姿如鬆,背負三尺利刃,身穿厚重衣甲,一副俠客打扮。流矢飛過兩人身邊,黑衣男子麵色慘白,卻故作鎮定,咬著牙哆裏哆嗦地領著眾部隊繼續往前衝去。

董寅真站在山丘之上,手握劍柄,死死盯著山下平原上兩軍混戰的慘烈戰局,心髒劇烈跳動。步將軍位於列隊前方,背負彎弓。此時,黃巾軍的左翼部隊已與北晉虎將姚世昌交手,雖是順風交戰,但那姚世昌不僅武藝高超,兩柄大斧更是舞得虎虎生威,宛若殺神在世,豈是黃巾軍這批農民子弟兵能與之抗衡的,更不必左翼領將早在看到姚世昌時便心生怯意,當場拔轉馬頭,逃命似的往回狂奔。將領一跑,軍心瞬間潰散,剩下的士兵傻眼片刻,也跟著回撤,失了戰心,腦海中隻剩一個字“跑“!

右翼還在抵死反抗,中隊原本整齊的兵馬因為左翼兵馬的胡衝亂撞,已經方寸大亂,一發不可收拾。魏豐提劍咬牙,一邊護著黑衣男子,一邊焦急觀察著左翼的局勢。

“魏,魏先生“黑衣周榮牙齒哆嗦,連話都磕磕絆絆,不大利索。他瞪大雙眸,看著不遠處滿身鮮血正提斧殺來的姚催命,瞳孔一抖,嚇得連握著《赤帝經》的手都不大緊,就連保命的劍都差點掉到地上。

魏豐沒理他,隻是鎮定地吩咐兩千弓箭手前去阻撓攻勢,自己則是親率百騎快馬殺了過去。周榮見此,連忙高舉《赤帝經》,神叨叨地嚎了一嗓子“赤帝保佑!“,高舉利刃,刷地一下從袖口裏扔出一大把黃紙,竟念起了道家經文。

姚世昌震驚了,他冷笑一聲,抬斧砍向最先衝來的戰馬,在馬兒痛苦的嘶吼聲中,斧光過處,兩蹄盡被砍斷,鮮血亂濺。山頂,董寅真看向步將軍。步將軍神色冷肅,正沉默地盯著另一邊埋伏不動的狄戎鐵騎,心中焦急。

“將軍“董寅真輕聲道“可要增援?“

“再等等。“步將軍聲色頗冷“我們收到的軍令是防守狄戎,剩下的隻要相信主帥和魏軍師便可。“

董寅真不再多言。

終於奇跡發生了。

本就在逆風作戰的姚世昌突然被一迎麵吹來的沙塵撲了滿臉,僅僅一個眯眼的功夫,立馬讓那些等待時機的黃巾士兵看到破綻,眾人亂刀齊發,生生把那北晉猛虎砍成一灘血肉爛泥!魏豐心中大定,統率眾兵甲轉守為攻,平定左翼安危,重整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