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相濡以沫(二)(2 / 3)

褚淵知道蕭道成這是在等待他的表態,他心中亦是對天子怨憤久矣,僅略一思忖過後、便答道:

“安城王劉淮,年僅十歲,生性純良、仁德寬厚,想來日後在蕭公的輔佐下,定能成為一代明主。”

褚淵雖未明言,但他其實已經表明了擁護蕭道成的態度,不僅如此,還為蕭道成推薦了新君人選,年才十歲,性格孱弱,正是傀儡天子的不二人選。

蕭道成並不多言,隻與褚淵推杯換盞,許久之後才緩緩道:“蕭某能有褚公相助,何愁大事不成?隻是這….這袁粲與劉秉二人,怕是會從中作梗,我若貿然帶兵進殿,怕是終無全地….”

褚淵也跟著皺了皺眉,這袁粲在石頭尚有數萬兵馬,劉秉在朝庭之中,也素有人望,縱使蕭道成能夠帶兵控製宮城,可若袁粲和劉秉在城外鼓動諸王、借著清君側的名號來起事,怕也棘手得很。

蕭順之看出了兄長的焦慮,便道:“如今四海未定,內有諸侯割據、外有強魏虎視,當今天下,非同於桓、靈之世,兄長之勢,不比於操、馬其時,貿然廢立恐會四麵樹敵,依愚弟看來,不若由我命三五敢死之士,潛入皇宮….”蕭順之說道此處,做了個“死”的手勢:

“天子若是無聲無息地暴斃而亡,新君人選自然可由兄長定奪….朝臣縱然不服,也隻得屈從。”

蕭道成笑了:“文緯,你這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若他們刺殺不成,在嚴刑逼供之下,把我們給拱了出來,到時候,我便是與天下為敵了,怕是唯有舉兵謀反這一條路可走了。各路藩王也定會結盟攻討,我又豈能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天下?縱然僥幸功成,這個弑君的罵名我也是背定的,到時我豈非是連司馬昭之輩不如?”

這一層顧慮蕭順之自然不會沒有考慮道,他解釋道:“影門中的死士,皆是我從小帶大的,他們都是一群沒有靈魂的木偶….我既讓他們守口如瓶,他們就絕不會透露半個字。”

蕭順之深知自己在部下眼中,乃是神明一般的存在,他們從小到大,事事皆對自己言聽計從,全然不知反抗為何物。

他見兄長仍是心有猶豫,繼續說道:“若兄長實在放心不下,我也可以事先在刺客的踐行酒中暗藏毒藥,等到時辰一過,不論成功與否,他們便會盡數毒發身亡,不會給宮中留下嚴刑逼供的把柄。”

蕭道成仍是擺了擺手、笑道:“文緯,你太相信人性了”

“可天下之事、全賴人為,縱使不信,也隻能如此”

“非也非也!此事,亦可求助於鬼神。”

“鬼神?”蕭順之素來都與兄長心心想通,兄長內心的想法、顧慮他總是一望便知,可此時此刻,突然之間,他竟完全聽不懂兄長的深意。

蕭道成見褚淵和蕭順之皆是一臉驚詫,也不賣關子了,他抿了一口酒道:“你忘了張庭雲那小子了麼?”

“他….他怎麼了?”縱使心思機敏的蕭順之,在這一時半刻間,也想不到他一個道士和此事能有什麼聯係。

“我前些日子去探望他,他也算是個聰明人、察覺到了當今局勢之變,他向我進言、說他掌握一種秘法,可憑巫術殺人於無形之中。但有此法術相助,便可神不知鬼不覺將天子除掉….沒人能夠查出死因、更沒人能夠查出主謀,到時,我們便可跳過廢帝這一步驟,直接迎立安城王入宮,袁粲、劉秉他們縱是不服,也別無他法….”

“殺人於無形之中?世間真有如此法術?”蕭順之臉上布滿疑問。

“文緯,放心吧。是真是假,到時候我會先讓張庭雲試上一試,備好萬全之策。”

他經曆了僵屍圍城、又於江流之下見到了那條巨蛇,對於這各種各樣奇怪的道法術數已是深信不疑,他亦是明白,唯有善加利用這股力量,才能在未來的中原逐鹿中奪得先機。

蕭順之知道兄長一向行事謹慎、應該出不了什麼差池。可他仍是麵有憂慮,顯然是覺得不該將如此重大之事寄托於巫術身上。

蕭道成知道弟弟所慮何事,他走到蕭順之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文緯,世道不同了。當今之世、妖怪橫行,奇人異士也紛紛下山入世,意圖在俗世建立一番基業。這張庭雲亦是胸有野心之人,他既想以此投誠,我們自然可以善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