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府院之爭(三)(1 / 3)

長老院還未來得及修繕、擴建,是以和天師府比起來,要顯得簡陋得多。

就隻是一間空蕩蕩的屋子,坐落在三麵峭壁之下。

張庭雲步入長老院大堂,但見七位師叔伯依照各自的年歲大小按次坐下,各個俱是神情肅然,一絲不苟。

張庭雲足尖方一踏進大堂,便感覺到了四周氣氛不同尋常,可他早不是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了,他心中絲毫未見慌亂,向諸位師叔伯一一作揖行禮之後,便安然坐到大堂正中的教主之位上去了。

七大長老分別左於張庭雲的左右兩側,呈環形排列,明麵上是呈七星拱月之狀,實則是將張庭雲團團圍困其中。

“諸位師叔伯,是為何事?”張庭雲開門見山地發問了。

“教主,聽說你最近與那宋國朝廷的蕭道成走得很近,是也不是?聽說你最近一兩個月一直都待在建康將軍府中。”首先問話的這人白眉如雪、鼻似鷹鉤,一望便知是老謀深算之人,他那一雙銳利的鷹眼直直盯著張庭雲,好似在盯著一隻獵物一般。

此人乃是正一教大長老,亦是張庭雲的師伯、張延宗的師兄,說是張延宗的師兄,但實際上年齡比張延宗大了一輪不止,張延宗未出生之前,此人的修為在同門諸多師弟之中,堪稱頂尖。可張延宗出世之後,僅僅隻花了二十年不到,修為便已遠勝他勤學苦修四十年的大師兄了。

“沒想到他竟然連我的蹤跡摸得一清二楚。”張庭雲暗怒不已,可臉上仍是不動聲色,隻是淡然答道:“不錯,我確實在建康的將軍府上住過一段時間。”

“張教主,你既然統領我正一教,難道忘了先輩們遺留的祖訓麼?”三長老是個沉不住氣之人,他見張庭雲違背祖訓,與朝廷交結,頓時便氣憤不止。

張庭雲早就料到會有此問,便應道:“我此次下山,助朝廷退治妖兵,蕭道成作為三軍主帥,自然會與我有所往來。功成之後,他留我在將軍府上暫住一段時間,也是合情合理。”

“庭雲啊,你是為了降妖而下山,既然妖魔已經伏誅,那你就該早日返還山門,你留在建康,免不了惹上人間的諸多爭端,這些廟堂之爭,不是你該摻和的啊…..那些俗世之人心機深重又貪戀榮華富貴,你年紀尚輕、涉世不深,我擔心你會被他們利用啊!”

這次說話的乃是二長老,二長老是心性平善之人,雖然也和其他長老一般恪守祖訓,但不似他們那般氣焰囂張,而是對張庭雲抱有期許,許多次張庭雲與長老院之間的矛盾都是由他來斡旋、化解的,在許多次教院之爭中,也都是他站出來維護教主的尊嚴。

張庭雲聽了二長老這話,心中才覺稍有暖意,輕聲回應道:“二師伯不必擔心庭雲,庭雲會把握分寸的。”

“分寸?”大長老幹咳數聲,伸出手指指了指遠處拔地而起的諸多樓閣,“這便是你的分寸麼?”

張庭雲知道他說這話的用意,佯裝無知地問道:“我有哪裏做得不對麼?”

大長老見張庭雲仍在裝癡作傻,袍袖一揮,便道:“你下山之後沒多久,蕭道成便派人來重新修繕上清宮,還說什麼要把這裏變成“道都”,你真當他是安了什麼好心麼?我們正一教既已欠下他這麼大一個人情,日後免不了得被卷進一些無謂的爭端之中,這一切,可都是拜教主所賜。”

見大長老如此苛責張庭雲,玄陽子再也忍不住了,破口大罵道:“教主為了振興我正一教,不惜孤身一人下山降妖,為的便是弘揚我正一教的威名,這些道場道院、一磚一石,都是教主用命、用血換來的,你們這群風中殘燭,可曾為正一教的複興出過半點光熱!隻知道在這深山之中指手畫腳,你們可知教主為了正一教……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