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羅天大醮(一)(2 / 2)

況且鍾山地勢平坦、草木稀薄,北臨長江天塹、南接玄武湖口,若是張庭雲將道場安置在鍾山之上,日後一旦蕭道成意圖揮兵相向,隻需聚引舟師順流而下,張庭雲將完全無險可守。

張庭雲早就將蕭道成的用意揣度得一清二楚,是以當下絲毫不覺意外,反倒是他接下來的一番話叫蕭道成完全是大吃一驚。

“貧道此番前來,乃是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收回成命?!”蕭道成愣了一愣,而後瞪著張庭雲問道,“什麼成命?”

蕭道成嘴上雖是裝作不知,但心中卻是已然是猜到了什麼,任命張庭雲為國師乃是蕭道成精心安排的結果,又豈容張庭雲輕易推辭?他之所以不肯明說不過是在給張庭雲一個改口的機會。若張庭雲識時務,此事便也罷了。若他仍不識相,蕭道成已然做好了動武的準備。

“封貧道為國師、封敝教為國教的成命。”張庭雲迎著蕭道成威迫的眼神望了過去,短短一句話便拒絕了蕭道成的冊命。

“為君者一言九鼎,豈能隨意收回成命?”蕭道成一字一句皆是聲若雷霆、氣湧如山,他如今大權獨攬、乾綱獨斷,滿朝文武,無不對其俯首貼耳、唯唯諾諾。張庭雲這一個山野道士竟然敢違抗他的詔明,這叫蕭道成如何能忍?

“還請陛下聽我說明個中緣由....”張庭雲仍是不緊不慢地說道。

蕭道成聽後,“騰”地一聲便從皇位之上站了起來,一雙怒目直直盯著張庭雲,不發一言,卻分明是在用眼神威脅著他:“你若是說不出個一二出來,我必饒不了你!”

張庭雲望著怒火中燒的蕭道成,臉上卻是絲毫無懼,反而是笑著答道:“庭雲一心追隨陛下,又豈會貪戀國師這一個虛名?陛下不是想將道門中人收為己用麼?何不以國師為誘餌,將各門各派的玄門異士網羅於廟堂之中?”

蕭道成聽完張庭雲這一番陳言過後,心中怒氣驟消、臉色也隨之一變,他上前一步、望著張庭雲急急問道:“天師,你的意思是?”

“陛下可於建康城中舉行羅天大醮,羅天大醮中勝出的修道者,陛下請賜其國師之名、同時舉全國之力助其教派發揚光大。勢必能夠吸引天下各門各派的修道者雲集建康、各展神通,而後隻需略施謀略,便可將這些異人一一網羅。”

張庭雲說完之後,不覺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蕭道成聽出了張庭雲的話外之音,亦是覺得此計甚妙,他得張庭雲一人便已平定荊州叛亂,若是能將天下玄門高人盡皆網羅於麾下,縱是統一天下,怕也隻是早晚的事。

“羅天大醮?這是個什麼?”蕭道成拈著胡子,目光中放射出一道道精光。

“所謂羅天大醮,乃是玄門之中,最盛大、最隆重的祭天法儀,每十年舉行一次,定在八月初八。參加醮典的修道者會在羅天大蘸上舉行祈福、驅鬼、論道、鬥法等諸多科儀法事,輸攻墨守、各顯神通。羅天大醮一般由玄門之中的執牛耳者召開,最初皆是由我正一教主辦,後來我正一教中衰過後,便一直是由靈寶派葛家道召集各門各派舉行。”

“靈寶派...”蕭道成緩緩皺起了眉頭,“既是由靈寶派主持,我們又如何插手?”

“官家不必擔心,且聽庭雲細細道來。”張庭雲胸有成竹,不緊不慢地說道,“羅天大醮本來是供各門各派用以交流修道心得、檢驗平生所學的盛典,可惜後來由於世間的修道中人太過執著於勝敗、執著於比拚修為高下,故而羅天大醮也漸漸由一場清淨的法事變為了各門各派炫耀武力、搶奪法寶的戰場。到了靈寶派葛洪葛真人那一代,因為葛洪擔心這羅天大醮會激起玄門中人的好勝心、阻礙世人修行,便宣布將羅天大醮廢止。到了今時今日,這羅天大醮已經有近百年未曾複現於世了。如今,正可借著朝廷與我正一教的名義,重新舉行這一盛典!”

蕭道成沒有立即答複張庭雲,張庭雲的提議雖然甚合他意,但這其中實在有著太多的疑點,蕭道成不得不一一詳問:“這羅天大醮都已經廢除近百年了,如今倉促重開,還能引來各門各派競相雲集麼?國師這個名號,怕還是不夠份量...再加封千戶侯、賞黃金萬兩如何?”

蕭道成的疑惑不是沒有理由的,若是朝廷僅僅憑借著國師這一虛名就能網羅高人異士,那天下早就不知有多少玄門高人前來歸附蕭道成了。

可他卻不知那玄門中人所求的皆是得道成仙,而他能夠給予的卻隻是榮華富貴,縱然他再是一擲千金,也隻是徒勞無功。

“不必封侯、也不必賜金,隻需這個便夠了。”張庭雲緩緩從懷間抽出一本泛黃的古卷,放在桌案之上、笑了笑道,“國師的名號,對於修道中人來說或許還不夠份量,但若再加上這個的話,絕對能叫他們趨之若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