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滅佛興道(三)(2 / 3)

“所以我才讓你監視著他,張庭雲縱然是意圖謀反,可他被軟禁在宮中、也是孤掌難鳴。難道他還能以一己之力,敵得過建康城內數萬大軍和你影門之下上千死士麼?”蕭道成冷冷地笑著,絲毫不以為憚。

“可陛下既想利用張庭雲來籠絡玄門之眾,若是殺了他.....恐怕.....”

“恐怕,恐怕什麼?”蕭道成厲問一聲,便將蕭衍的話給打斷了,“你以為這玄門之中就沒有爭鬥麼?眼下不知有多少人玄門中人等著張庭雲早日歸西。朕利用張庭雲把原先一盤散沙的玄門聚集起來為國效命,目的便已達成了一半。張庭雲若是不聽話,我大不了殺了他,再另立一個國師便是。玄門數萬之眾,你還怕朕找不到一個稱意的人選麼?”

蕭衍見蕭道成如此孤行已見,也不再試圖做無用的勸止了。他心中清楚得很,如今站在他麵前之人,已經是大齊國惟我獨尊的天子,而不再是那個熟悉而又慈祥的伯父了。

他口中每一句看似輕描淡寫的話,都有著九鼎之重。

蕭衍是心性耿直之人,可此時此刻,也隻得跪下領命。

蕭道成見蕭衍終於不再抗辯,遂點了點頭道:“練兒,朕會遷你為中領軍,與領軍將軍陳顯達一同執掌宮廷宿衛,你明麵上的職責是輔佐陳將軍統五校三營,實際的任務乃是在暗中監視張庭雲,一旦發現張庭雲有任何不軌之舉、立時便到壽昌殿報知於我。”

“臣遵旨...”蕭衍領了聖命,便悶悶不樂地走出宮去,他方一踏出正門大司馬門,便忽然瞧見一個熟悉的身影。

“張庭雲?”蕭衍愣了一愣,他看見前方不遠之處,正站著一個身形高瘦、麵目冷峻的年輕人,他像極了正一教主張庭雲,可他上的衣著服飾和精神氣質卻與先前全然不同:

這人本就瘦削不已,卻還身著一身濃黑的長袍,黑袍拖曳在地,跟隨著他的步姿搖擺不定,就如一條蜿蜒爬行的巨蛇,完全沒了玄門中清虛閑雅之氣,反倒是陰森得可怕。

蕭衍正欲仔細辨個究竟,可那人卻已先行開口了:“庭雲拜見梁王殿下!”

“張庭雲....果然是他...他怎麼變成如此模樣了...”

蕭衍不由得心中暗暗歎道,他上次與張庭雲相見時,張庭雲身上尚還有著幾分少年意氣,沒想到短短一年時間,就已經變得如此陰沉了。

“國師不必多禮。”蕭衍心中有些不安,示意張庭雲起身。

張庭雲聞聲便緩緩站起身來,他著蕭衍的目光,幽幽地問道:“殿下是剛被陛下召入宮中麼?”

若論兩人地位之尊卑,身為梁王的蕭衍尚在國師張庭雲之上。可從二人的語氣和神態來看,張庭雲儼然便像是在質問蕭衍一般。

不知為何,蕭衍望著張庭雲的眼睛,總是不自覺地感到一陣陣的壓抑。

“沒...沒什麼...本王...隻是隨處逛逛...”蕭衍支支吾吾地說道,他擔心說漏了嘴,留下這麼一句話後便匆匆走了。

蕭衍回到東宮之後,仍是反複思量著白天裏的事,他不論是望著蕭道成的眼睛、還是望著張庭雲的眼睛,都覺得又冰冷又陌生。

就在蕭衍苦思之際,他猛然想起了陶弘景與他辭別之前對他說過的那番話,陶弘景反複告誡蕭衍、要他小心提防著張庭雲。

他說張庭雲已經被心中的負擔壓得偏執無比,野心會不斷膨脹....甚至可能會走火入魔....

蕭衍之前還並不能完全理解陶弘景說出這番話的依據,眼下他回想起與張庭雲對視之時的場景,這才猛然驚覺自己背上忽而湧出一股陰森的寒意。

他隱隱約約感到這皇城之中,暗流湧到,隨時都有可能突然掀起一陣驚濤駭浪。而他自己,就正處在這風口浪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