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決戰廬山之巔!(二)(2 / 2)

在那山崖下,同樣站立著數百名道人,他們聚成一團,高昂著頭顱,直直瞪著五老峰上的張庭雲及其門下眾弟子,每個人眼中皆是充斥著熊熊怒火,恨不得把張庭雲給活活融化掉。

與張庭雲旗下門人的整齊劃一不同,這些道士皆是服色各異、隊列不整。顯然非是出自同一門派,而是從四麵八方、為了同一個目的雲集而來。

陶弘景一一細看過去,隻見山頂山下、互相對峙的兩方俱是大有來曆。

張庭雲那邊,彙集了華光教教主馬明德、魯班教教主公輸乾,以及一個模樣稚嫩的少女,一隻威風凜凜的金雕正站在她細嫩的手腕之上,這名少女雖然年紀輕輕,但也有許多道士聚攏在她身旁,顯然也是一派宗師。

至於山崖之下的諸道士,亦非泛泛之輩,大多來自於玄教名門。其中有兩人最為聲名顯赫,其一乃是樓觀派掌門尹乾子的得意高徒衝陽道人;其二則為閣皂宗葛道玄教主的師弟孫遊嶽。

除此二人之外,還有一頗具道骨仙風的中年道人,他著一身白色羽衣,四肢格外纖瘦,看起來亦非尋常之輩。

總體而論,站在張庭雲這邊的,多是些法教勢力。而與他相對而立的,則大多出自於玄門正宗。

“原來如此,張庭雲名義上是來降妖,實際上是來對付他們的,可...可這些人俱是人間修道界的大宗師!為何會如此劍拔弩張?莫非玄門出了什麼變故,竟使得雙方如此勢不兩立...甚至於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麼?”

陶弘景一邊觀察局勢一邊在心中暗暗沉思,今日之所見,叫陶弘景驚詫的地方尚遠不止於此:

山峰上和山崖下俱是躺著一片狼藉,山石崩裂、草木成灰,顯然方才經曆了一番惡鬥。

可作為這廬山的主人——陸修靜陸真君,卻是未曾露麵。甚至不僅是陸真君不見蹤影,就連那座傳說中的太虛觀,亦是像消失了一般,不曾露出一磚一瓦,放眼望去,瀑布附近隻有綠樹繁花,不像是有任何建築的樣子。

“陸真君素來心地仁善,不忍見血,以他的為人,若是見有人在廬山上大打出手,定會出手阻攔,可為何.....難道他在外遠遊、不曾還山?那太虛觀是怎麼回事,難道傳言是假,太虛觀並不在這三疊泉附近?”

陶弘景百思不得其解,正當他疑惑萬分之際,山峰之上突然傳來一聲稚嫩但卻嘹亮的高喊,正是先時那名手持金雕的少女。陶弘景並不知道,此人便是曾經的金花教教主,如今的正一教大護法——胡妙真:

“你們逃不了的!我正一門人正從四麵八方、源源不斷地往廬山趕來,張教主胸懷寬大,你們趁早說出他的下落,張教主不會與你們計較!若是負隅頑抗,隻有死路一條!”

“他...“他”是誰?難道便是那所謂的“妖怪”?不....不可能....若是妖的話,又有什麼妖怪會讓雙方如此興師動眾?”

陶弘景隻略微一想便推翻了先前的猜測,他又把注意力重新放在了眼前的戰場之上。

峰上的那名少女說完之後,山崖之下很快便傳來一聲有力的回擊。

“呸,什麼狗屁正一教!老夫我隻看到一群邪魔外道,想當年正一教在祖天師治下,是何等的聲望卓著!!傳到張庭雲這廝手中,竟變得如此不倫不類,張庭雲,你且聽好了,你既醉心於名利,就自當滾回你的建康城,去舔那皇帝老兒去,別汙了我玄門的名聲!”

說話之人乃是樓觀派的衝陽道人,衝陽道人雖然師從尹乾子修習道法三十餘年,可暴烈的性格從來不曾改過,乃是玄門之中出了名的臭脾氣。

樓觀派的衝陽道人方一說完,閣皂宗的孫遊嶽亦跟著開口了:“廬山乃是陸真君清修之所在,張教主既無心於修道,就請趁早帶人下山,不要打擾了陸真君清修。”

孫遊嶽乃葛道玄教主的師弟,亦是玄門中德高望重之輩,素性沉靜穩重,故而言語不似衝陽道人那般粗鄙,但卻也是毫不客氣。

“下山...嗬....”先前一直沉默不言的張庭雲聽到孫遊嶽這番話,忽而便發出了陣陣冷笑,“是陸前輩說要我來此地找他的,他都還未開口呢,你們倒擅自作起主來了!他把你們騙到廬山,自己卻不見了蹤影。你們卻還如此死心塌地替他賣命....真是可笑至極...”

他的聲音看似低沉沙啞、幽微難尋,穿透力卻是極強。宛如一股寒風風,直直刺入孫遊嶽、衝陽道人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