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九黎遺民(四)(1 / 2)

這一斧下去,地表頓時碎裂成了無數塊,陶弘景哪怕已經躲至地底七八丈深,依然是感到周圍一陣劇烈搖晃,直把自己的腦袋震得嗡嗡作響。

而那刑川卻依然是沒有停手,掄起巨斧對著地麵一通猛砸。

陶弘景知道自己若是再躲在地下,就算不被刑川的斧子給劈爛,怕是也遲早得被衝擊波震得昏厥過去。

他隻得往後遁走了數十丈,而後捂著腦袋從地底爬了出來。

從始至終,陶弘景他都沒有從那個叫做刑川的九黎人身上感受到任何的真炁湧出,那人沒有使用任何法力與神通,隻單憑著一柄斧子、一身蠻力,便劈出了這氣蓋山河的一擊。

陶弘景自下山以來,也算是遇上過不少難纏的對手,他們或為人、或為妖、或為僵屍,雖是不同的眾生,但卻無一例外皆是真炁充沛、精通各種法術,可似九黎人這般體內全無真炁,不靠法術、單憑血肉之軀來作戰的,卻是一個都沒有。

陶弘景眼睛直直盯著眼前的這個男人,他又想起自己先前在湖中碰到的那個九黎少女,很快便明白了,不僅是這個男人,這群九黎人全都不會使用法術,或者說完全不需要法術,隻因他們的身體強度早已超越了人類的極限,不論是力量、速度、平衡...都遠非凡間的眾生可比。

便是仙人,也未必能有如此完美的身體...這的確是戰神的後裔!

然而陶弘景卻從方才的較量當中看到了轉機之所在:

他論力量、論體能雖是遠不如這九黎人,但他卻能夠操縱疾風來使自己浮於半空之中;而這九黎人體內既無半點真炁,就定然不會法術,無法上天入地。

陶弘景若是飄在半空隻與其周旋、不與其交手,那個叫做刑川的男人縱然再是力大無窮,也是無用武之地。

陶弘景一想到這裏,便是揮袂生風,很快便飛至數百尺高的半空之中。

果不其然,陶弘景飛至空中之後,刑川頓時便愣在了原地,他的身軀雖是高大無比,巨斧亦是長逾丈餘,可陶弘景畢竟是浮立於半空之中,與其有百尺之遙,他再怎麼拚盡全力,也傷不到陶弘景的一根汗毛。

刑川望著天上安然自若的陶弘景,氣得捶胸跺腳,他見巨斧傷不到陶弘景,便放下斧子,伸出雙手分別提起兩塊巨石,向著頭頂之上的陶弘景猛砸過去。

陶弘景身形靈動,周遭又有狂風護體,這區區巨石,自然是傷不了他。他隨手放出幾道雷光,便將那巨石紛紛轟擊成渣。

非但如此,陶弘景不僅暫時得以喘息,還轉守為攻,抵禦巨石的同時、不斷向刑川發起雷擊,刑川速度不及那倏忽及逝的電光,全靠著他那一柄不知由何物鑄造而成的巨斧擋在身前,可巨斧擋得了身前、卻擋不住身後。

陶弘景站在高處,乘風馭雷,雷霆如雨點一般自四麵八方向著刑川齊齊射去,刑川無從躲閃,不多時,身上便已遭受了多處雷擊。

按理來說,尋常人若是遭受如此猛烈的雷霆轟擊,即便不死,也得落得個殘廢。可刑川以身體硬生生扛下數十道雷霆,身上卻連一處焦黑的印記都沒有,隻是身體四肢有些麻痹,行動漸漸慢了下來,簡直就是鐵打的身軀。

陶弘景一番施法下來,雖然未能對其造成實質性的損傷,但總歸是不致於像先前那般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命在旦夕。

眼下局勢漸漸開始逆轉起來,然而陶弘景的心思卻似是並不在這片戰場之上,他雖是難以勝過刑川,但若是想全身而退卻並不算難。

他之所以一直與刑川周旋不休,並非是想勝過他,而隻是為了吸引那群九黎人的注意,好掩護蕭衍撤退。

眼下他一麵觀察著戰局,一麵時不時遙望著遠處的那道石縫,隻見蕭衍此時已經從石縫中悄然逃出、將身子埋在灌草叢中,一邊俯身疾走一邊遙望著天邊的陶弘景,與其四目相對的同時,還不停做著手勢,示意待會兒與陶弘景在山下彙合。

“這小子...可算是逃出來了...”陶弘景見蕭衍已經安然脫身,也跟著放心了許多,長長的鬆了一口氣。他一心隻待蕭衍完全走後,他便乘風而去、撤離這片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