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回 人生無常(2 / 2)

隻是京中安穩,邊境從來不太平,據雲貴總督奏報,緬甸時常向那些邊境的土司收取貢賦糧錢,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當時清廷在平定準噶爾上耗費了諸多精力與物資,無暇顧及緬甸的挑釁,使得緬甸越加猖狂!

為得到大量的糧馬和兵丁送至與暹羅戰爭的戰場上,緬甸在雲南大肆掠奪,乾隆三十年尤為猖獗,皇帝不得不重視起來,開始增派大量軍隊至緬甸,奈何清軍主帥輕敵,兩次戰敗,曆經兩年作戰仍未有進展。

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傅文長子明瑞以雲貴總督兼任兵部尚書,出征緬甸,乾隆又授福靈安為正白旗滿洲副都統,署雲南永北鎮總兵。

富察家的子孫皆去往戰場,瑜真還以為這隻是一次曆練,期待著福靈安能夠像上回出征回部一樣凱旋歸來,此時的珈瑤郡主又有身孕,也期盼著他能在孩子出生之前歸家,陪她一起見證孩子的降生,

奈何人生無常,遠遠超出想象,盛夏時節,皇上還在避暑山莊之際,接到明瑞的奏折,說是福靈安在戰場中受傷,帶病趕往木邦軍營,中途病勢加劇,調理不痊,於六月初旬身故。

乾隆聞訊深感痛惜,召來傅恒給他看折子。傅恒默默看罷,手指都在顫抖!他看過太多關於將領喪命的折子,不曾想有一天居然會看到自己兒子去世的消息!

即使福靈安不是他親生,養了二十多年,已勝似親子,臨行前他還交代,讓他到軍營之後虛心向明瑞求教,研習用兵作戰之術,身為高官也要吃苦耐勞,才能給士兵們起領頭作用,

苦心教導,隻為他能多作曆練,將來才更有資格為清廷出力,哪料竟是又去無回,最後歸京的隻剩靈柩!

自避暑山莊回府之後,傅恒魂不守舍,不曉得該如何將這個消息告知瑜真和珈瑤。

瑜真悲痛尚有他能安慰,珈瑤年紀輕輕,二十出頭竟痛失夫君又有誰能慰藉?

即使難以麵對,瑜真仍舊忍下心中悲苦,親自去往兒媳院中。

婆婆甚少過來走動,一般都是她去請安,今日突然來此,料想是有要事,已然七個月身孕的珈瑤在丫鬟的攙扶下起身相迎,笑問婆婆,“可是瑾林來了家書?”

這笑容,滿是期待,瑜真實不忍打破她的好夢,可逝去的是她的丈夫,她應該知情啊!即使現在不說,待福靈安的靈柩送回之際,珈瑤依舊會知曉。終究避不過,瑜真思量再三還是選擇道出實情,將福靈安病故的消息告知於她。

驚聞噩耗的珈瑤隻覺頭重腳輕,站不穩當,幸得丫鬟和婆婆相扶才勉強立著,瑜真已不敢麵對她疑惑驚恐的眼神,忙扶她坐下。

可她哪裏坐得住啊!“額娘!您在說笑麼?別嚇我啊!瑾林他可是總兵啊!怎麼會在戰場受傷?”

瑜真也想問,為何逝去的是她的孩子,可每家的父母都會有這樣的想法,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幸運的那一個,然而這種事全憑天意,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掌控的,

“需知刀劍無眼,一旦上了戰場,不分將帥或者士兵,皆有受傷的可能。”

她還在給孩子做衣裳,順便給福靈安也做了套新衣,他總說裁縫做的衣裳雖華貴,但穿著不自在,他們量的尺寸皆是站立時量完便罷,不會過問其他,隻有她會細心觀察他的小習慣和冷暖,

冬天怕他上朝時會挨凍,便將他的衣褲膝蓋處加縫一層鵝絨,手臂垂放時量的袖長剛剛好,但他時常坐於桌前辦公務,一彎曲,手腕便會露出一大截,珈瑤便會特意將袖子加長幾分,

細心之處可見一斑,是以福靈安常誇她做的衣裳穿起來更舒適窩心。可如今,這套新衣再無人會穿,一時間難以接受的珈瑤五內如焚,涕泗橫流!

瑜真見狀心生不安,一再提醒她當心身子,痛心入骨的她根本無法控製住自己的情緒,一不留神就動了胎氣,腹痛難忍。

這才七個月,尚未有準備,隻得臨時叫來幾個穩婆和大夫,大夫也束手無策,看這情形怕是要早產,隻能交給穩婆,穩婆來看後隻道耽誤不得,交代其他人立即準備熱水,準備為郡主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