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左邊一點……對對對就放那裏,輕點輕點!這兩個箱子要輕點放……欸少爺?!”邱善正在院中準備著明日出行要用東西,遠遠瞧見蕭承朝著這邊走過來連忙拿著單據迎上前:“少爺您看一下還有什麼需要再添置的?”
邱善從旁邊的下人手裏接過手提燈籠,提到前麵照明。
蕭承接過低頭看了兩遍,“就照上麵的準備吧,隨行人員除了蔓菁和紅初房裏各留兩個丫頭,其餘府中各處家仆一並都跟去吧。”
“後廚的人也……”
“都一並帶上,老夫人上山祈福,要在山頂的青雲寺住上半旬,山中路險夜涼,你和管家心跟著悉心照料。”
“少爺放心,我等一定盡心照顧好老夫人。”
蕭承點零頭,把單據遞給他,“去忙吧,不用管我。”
邱善接過單據,將手中的燈籠遞給一旁的下人,繼續去清點物品。
“昔兒。”老夫人拄著龍頭杖被人攙扶著從暖閣裏走了出來。
蕭承走上前扶她,“夜裏風涼,母親怎麼出來了,心腳下台階……”
“還不是因為你,”老夫人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我不過是要出去幾日,你便要把整個府的下人們都帶過去,往年去的時候哪裏用的著這麼勞師動眾啊。”
“是孩兒考慮不周。”蕭承從下人手裏接過披風給蕭夫人披上。
“知道考慮不周行事前就要多想想,”老夫人拍著他的手囑咐道:“過幾日我不在,你多去看看蔓菁。她一個十幾歲的女兒家住在這深宅大院裏無親又無故,娘知道你心裏裝的都是那位紅初姑娘,但蔓菁怎麼也是同你一起長大的,你得空了也去看一看她……”
“孩兒記下了。”蕭承低著頭應下,“我扶您回去歇息吧。”
老夫人歎了口氣搖了搖頭,這孩子死腦筋,什麼事都藏心裏,任誰怎麼勸都不聽。
戊辰年六月四日,晴。
蕭五公子一大早便送走了遠行的老夫人。車馬行駛卷起路兩邊積落的楊絮在半空中回旋打轉,陽光下像是轉瞬即融的冬雪。蕭承看著車輛消失在街尾後轉身關上了府門。
正午,一位客人從偏門進到蕭府,沒有下人在前麵引著,輕車熟路地便來到了蕭五公子的書房。
書房的門被推開,六月午後的陽光徑直闖入將整個書房都照的亮堂堂。
“受傷了?”蕭承一眼便看了來人衣服上的血跡。
“一點皮外傷,不礙事。”來人關好書房門,取下遮住臉的幃帽,幃帽遮蓋下的人正是通修法師。
“人怎麼樣了?”
“已經基本痊愈了,”蕭承從後麵的櫃子裏翻出藥箱,遞給他,“您準備何時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