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點五十五分,刺耳的軍號聲在紅月幹道的西側丘陵間炸響,一道道黑紅色的“波紋”翻越崎嶇不平的山路,向嘉蘭軍團右翼發起攻勢。
三千多名急行軍,準備側擊軍旗山包圍網守軍陣地的帝國士兵們驚慌失措,不得不在沒能完成集結的情況下轉身應戰;零零散散的連隊綿延在山路之間,根本構不成任何意義上的防線,甚至於因為不知道敵人是誰,在哪兒,隻是被前麵的部隊擋住道路在破口大罵。
當然,這種情況原本是不會出現的,聰明如嘉蘭爵士也不會犯這種讓部隊失去聯絡,組織崩潰的錯誤——居高臨下的高地指揮部,完全有能力在第一時間為山坡下的軍隊提供訊號,告訴他們戰況和敵人方向,繼續進攻亦或者緊急撤退。
但偏偏他現在行不通了!
一輪毫無準備的突擊,直接打亂了嘉蘭爵士的節奏,部下的無能透頂導致他不得不收縮高地的部隊,全力以赴應對安森·巴赫有組織,有預謀而且不講道理的偷襲。
在混亂的戰場上想要向遠處的軍隊傳遞命令和情報,除了不知道能不能按時趕到,需要看運氣的傳令兵之外,信號旗和聲響(火炮和樂器皆可)算是最常見的手段,另外當然也有狼煙之類的方式,原理也基本相同。
畢竟除了教廷,還沒有哪個勢力掌握了遠程傳輸信息的能力。
而這裏麵就有兩個問題了:首先是莉莎的襲擊直接威脅到了炮兵陣地,嘉蘭爵士根本不敢怠慢立刻組織轉移,緊接著因為要穩定高地指揮部的情緒,他本人還全程坐鎮指揮軍隊反擊,給下麵部隊發情報這種“瑣碎小事”,自然就不得不暫時延後……
但安森和夏爾·桑德斯顯然不會延後,不僅沒遲到,還要趁著他反應不及時的空檔,對著一盤散沙的敵軍側翼全線壓上,狠狠的打擊。
“遊騎兵軍團——進攻!”
將近五千人規模的騎兵師展開散兵線,十分嫻熟的一分為三,中軍以縱隊發動衝擊,兩側快速包抄敵人先頭與斷後的部隊,把一盤散沙的嘉蘭軍團側翼從中間撕開,以雷霆壓頂的凶猛攻勢發起刺刀衝鋒。
是的,沒時間磨磨蹭蹭的線列射擊了,必須立刻用刺刀結束戰鬥。
麵對突然出現的敵人,嘉蘭軍團的騎士和士兵們盡管慌張,但還是迅速原地集結,組成密集的射擊線列,有條不紊的一排排扣動扳機。
盡管帝國步兵的射擊準頭差是出了名的,但在五十公尺還是齊射的加持下依然有不小的威力;槍口噴湧而出的白霧染上了血色,衝鋒的士兵身影交錯不斷的倒下,捂著被鉛彈撕開的傷口慘叫不止。
但再凶猛的火力,也擋不住區區五十公尺的距離…踩著同伴的鮮血,毫不猶豫的衝入了帝國線列兵的方陣,與敵人絞殺在一起。
冷冽的刺刀相互交錯,甚至有的驃騎兵戰士們拔出了隨身攜帶的馬刀,配合隊友衝入人群中左右砍殺,瘋狂撕扯著敵人臨時構建的防線。
“這正是我們克洛維騎兵的戰鬥方式!”
戰線後方,舉著單筒望遠鏡的夏爾·桑德斯對著安森吹噓道:“許多人都認為克洛維騎兵不如帝國,實際上這是個巨大的謬誤和偏見,雙方僅僅是作戰理念不同罷了。”
“帝國的騎兵強調配合,衝擊力以及對敵人陣線的摧毀能力,是一支軍隊中絕對的核心與主力,而我們的騎兵則不同,絕對的機動性才是最為看重的;拋棄陣線,以最快的速度第一個投入戰鬥,擾亂敵人的部署,為步兵創造戰機,正是克洛維驃騎兵的最大長處!”
“許多軍官片麵的認為騎兵就應該是帝國那樣,實在是錯得離譜;按照他們那樣去使用克洛維騎兵,當然會覺得這也是問題,那也是問題了。”騎兵上校抱怨道,然後話鋒一轉開始吹捧某位總司令:
“倒是精通散兵戰術的您卻能慧眼識人,挖掘出克洛維騎兵的真正潛力,才讓我們這些常年受人排擠的家夥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