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3)

第四章

健康媽媽懷孕第四月

健康媽媽懷孕指南生活必備叢書第四章健康媽媽懷孕第四月生活必備叢書

健康媽媽懷孕指南一、妊娠知識

注意胎動的時間與規律

孕婦在懷孕第16~22周期間就可感覺到胎動。若是第一次妊娠,胎動出現的時間將會晚2周。如果胎盤的位置位於子宮後壁時,胎動容易被感覺到,有時可以早在16周就感到胎動了。由於胎兒漂浮在大於身體體積的液體羊水中,最初的胎動又很輕,孕婦並不總是能感覺到腹中的胎兒在動,隻是當胎兒連續幾次碰到子宮壁時,才會感到。隨著懷孕月份的增加,胎兒的肢體、軀幹活動及胎兒頭部活動就越來越強烈,這時孕婦往往感到胎兒的手或足頂撞腹壁,那樣的胎動有時是很激烈的。孕婦從感到第一次胎動起,就希望每天都有胎動,但胎動在初期不規律,有時兩三天才能感到一次。到24周後,每天都會有胎動出現,這時胎動趨向於每天晚飯後或睡眠時發生,使孕婦在夜間難以入睡。到了懷孕後期如果連續24小時未出現胎動,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以免發生意外。

計算胎齡的方法

妊娠時間為40周,280天,這是對孕婦而言的,對胎兒來講,孕周數就是胎齡周數。

常用的胎齡計算仍以孕周為主要依據。由於婦女月經周期有長有短,排卵和受孕的準確日期難以確定,而妊娠期限的個人差異也很大,所以孕37~42周都算足月。計算胎齡還可借助其他方法判斷。

1.早孕反應多開始於停經6~7周。自覺胎動多開始於18~20周。

2.尿妊娠試驗乳膠法約在停經40多天呈陽性,酶免疫法在停經30多天即可呈陽性。

3.孕6周時陰道檢查宮頸藍、軟,子宮稍增大且軟。

4.孕18~20周用額頭聽診器可聽到胎心,用超聲多普勒在孕10周可聽到胎心。

5.宮底高度在孕3個月為恥骨聯合上2~3橫指,孕4月在臍恥之間,孕5月在臍下1橫指,孕6月臍上1橫指,孕7月在臍與劍突之間。

6.借助B超檢查。孕5周可見胎囊,孕6周可見胎兒原胎心管搏動,孕9周可見明顯胎動,孕12周前根據胎囊大小可推測胎齡;孕13周後測量胎頭雙頂徑、胸腹圍、股骨長度,可預測胎齡。

孕婦母體的變化

妊娠4月時,孕婦子宮大小與嬰兒的頭部相仿,下腹部的隆起已能被看出。

從這時起,每次產前檢查都要測量子宮底。測量從恥骨中央到下腹部的隆起處止(這裏就是子宮底)的長度,根據這個長度可以判斷子宮的大小。到15周末時,子宮的高度,應是5~12厘米。早孕反應結束,心情好轉。

此外,基礎體溫逐漸呈現低溫狀態,並一直持續到分娩結束。分泌物、腰部沉重感、尿頻等現象卻沒有改變。

妊娠中期孕婦的生理心理變化

妊娠中期時,妊娠反應有增無減,孕婦的心理也隨之變化起伏,但總的來說,多半孕婦都能適應生理變化帶來的不適感。孕婦於孕16周後感覺胎動,會產生驚喜的心情,但還存在著一些擔心和疑慮,如胎兒的性別、長相問題,胎兒發育情況。有時心境不好,會出現情緒波動等。情緒變化與胎兒身心健康有密切關係。

孕中期胎兒的耳、眼等感覺器官發育日趨完善,對母親大血管的血流聲、心跳、呼吸、運動、腸蠕動等聲音及外界音樂、噪音等均能聽見,並有所反應。所以應重視胎教和孕婦生活、工作和營養等方麵。生活要有規律、情緒要保證穩定樂觀,飲食結構要合理,體育鍛煉及工作不能過度。堅持每日20~30分鍾的散步是必要的。飲食方麵要多吃些動物蛋白、瘦肉、牛奶、魚蝦、豬肝等,少吃油膩、煎炒的食品,不要吃刺激性食物,要多吃天然的新鮮食品。多聽輕音樂,看優美的畫冊,保持良好的心境。二、胎兒發育

判斷胎兒生長情況的方法

判斷胎兒生長情況的方法不止一種,孕婦完全可以學會,這裏介紹一種簡便方法:測量子宮高度法,即量出恥骨聯合上緣到子宮底的長度(厘米數),然後用以下兩種方法算出胎兒的發育指數。

1.胎兒發育指數=宮底高度(厘米)-3×(月份十1)。如果胎兒發育指數小於-3,表示胎兒發育不良。例如宮底高度為29.5厘米,妊娠已40周(即10個月),那麼,胎兒指數=29.5-3×(10+l)=-3.5。此數字小於-3,說明該孕婦的胎兒有宮內生長遲緩。

2.宮底高度=相應孕周數-5,屬正常範圍。例如:妊娠40周-5=35厘米,即妊娠40周時所測出的宮高應為35厘米,即是正常的。當孕周-5,再減4時,即為胎兒宮內生長遲緩。例如:孕40周-5-4=31(厘米),也就是說,已妊娠40周,宮底高度僅為31厘米時,未達到孕周-5的標準,說明這個胎兒很可能是宮內生長遲緩。對胎兒進行視覺訓練

胎兒從第四個月起就對光線特別敏感,他可以通過光線強弱感覺外部世界,有時會感到不安或不快。通過B超觀察就可以發現,使用電光的閃滅照射孕婦的腹部,胎兒的心髒搏動就會出現劇烈變化。

人類的視覺是在出生之後,靠視覺神經的迅速發達,大約在7~8歲左右便可逐漸發展完成。胎兒生存在母親的腹中時期,屬於視覺神經發達的準備階段。主司眼睛視野功能的網膜,在懷孕4周左右即告完成,懷孕7個月時胎兒已具有看東西的能力,但並不表示眼睛看得見。

胎兒幾乎是在與外界的明暗完全隔絕的條件下生活的。不過,胎兒卻確實能感覺到明暗。因此母親感到明暗的時候,胎兒也會間接受到影響。

當母親感到暗的時候,腦中的鬆果體所分泌的“梅拉東尼”荷爾蒙會激增;相反的,感到明亮的時候,“梅拉東尼”則會降低。

感覺明暗的這種原理,在腹中的胎兒也是一樣的。感覺明亮時則會降低感覺黑暗則會增加的“梅拉東尼”荷爾蒙,經過胎盤傳到胎兒的腦中,因此胎兒是用腦來區分明暗的。

對胎兒進行感覺訓練

胎兒在母腹中開始吸吮手指的動作是從懷孕12周(4個月)左右開始的,這稱之為吸啜運動。隻要嘴巴接觸到任何東西,都會進行吸吮的運動。

嬰兒如果不會吸奶就無法存活,這種重要的吸吮運動,胎兒早就開始進行自我練習了。

胎兒大腦智能發育時期

大腦新皮質分為前頭葉、頭頂葉、後頭葉、側頭葉四個部分,換言之,大腦新皮質就是掌控知性心靈的腦。這部分的厚度隻有2.5厘米。但若將這2.5厘米的皺褶展開來看,大約有一張報紙的麵積。

大腦新皮質共由6層構成。第6層及第5層屬於控製運動的領域,第4層是與感覺神經有關的領域,第3層、第2層及第1層是與思考有關的腦部高級功能領域。

大腦新皮質的發展過程,也是由原始階段而逐漸發展為高級階段。總之,與運動有關的內側第6層與第5層,是在懷孕3個月時發育漸成;與五感有關的第4層是在懷孕3~5個月時形成,並由內側開始發育;至於表層的第1層則在7歲左右完成。要注意酒精會阻礙表層的第1層至第3層。因此,懷孕中攝入酒精與嬰兒智力發展較慢息息相關。

加強第四個月胎兒智力發育

懷孕第4個月時,胎盤已經完成,胎兒與母親的關係也愈來愈牢固了。多數母親在這個時期已經習慣了懷孕的身體。但是,由於胎兒的心靈在這個時期逐漸形成,胎盤也慢慢完成,所以,要特別留意來自胎兒的信息。

因為妊娠反應而厭食的孕婦,在懷孕第4個月時,已經能夠進食任何食物。即而進入胎兒通過胎盤需要大量養分的階段了。

懷孕中的胎兒為了成長所需,必然毫不客氣地從母親身上獲取養分。否則,胎兒便無法發育。如果營養不足的話,胎兒的身體虛弱,便無法繼承親代的生命了,這是極自然的道理。

很多母親在懷孕時都以為攝取營養時要把胎兒的那一份一起吃下肚,導致每次都吃得很飽、很撐。不僅吃得很飽,還因怕動到胎氣,所以盡量保持不動的姿勢。加上現代家庭家電製品齊全,做家事可以消耗的熱量越來越少,於是不知不覺地胖起來。

因此,這個時期務必找一些可以稍微活動身體的事情來做。如每天擦拭清潔廚房,常常更換床單,天氣好時,每天散一次步等等,可刺激胎兒的皮膚感覺,幫助胎兒腦部發育。三、胎教方法

胎教常見音樂種類與常用音樂曲目

常見音樂種類

催眠

如二胡曲“二泉映月”,箏曲“漁舟唱晚”,德國浪漫派作曲家門德爾鬆的“仲夏之夢”等。這類作品具有輕盈靈巧的旋律,美妙活潑的情緒,而又具有安詳柔和的情調。

鎮靜

如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琴曲“平沙落雁”等。這類作品優美細致,音樂柔和平緩,帶有詩情畫意。

舒心

如“江南好”、“春風得意”等。

解除憂鬱

如“喜洋洋”、“春天來了”、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斯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等。這類作品使人聯想到春天,仿佛看到春天穿著美麗的衣裳,同我們歡聚在一起,曲調優美酣暢,起伏跳躍,旋律輕盈優雅。

消除疲勞

如“假日的海灘”、“錦上添花”、“矯健的步伐”、奧地利作曲家海頓的樂曲“水上音樂”等。這類作品清麗柔美,抒情明朗。

振奮精神

如“娛樂升平”、“步步高”、“狂歡”、“金蛇狂舞”等。這類作品曲調激昂,旋律變動較快,引人向上。

促進食欲

如“花好月圓”、“歡樂舞曲”等。

常用音樂曲目

目前胎教音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供孕婦欣賞的,它以寧靜為原則,既使人感動,又能使人產生美好的聯想,通過孕婦的神經體液將這種感受傳導給胎兒,如《讓世界充滿受》、《夢幻曲》等。一種是給胎兒聽的(可將耳機放在孕婦的腹部),它以輕鬆活潑的樂聲來激發胎兒對聲波的良好反應,這種有利的刺激能促進胎兒身心的健康發育,如《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我將來到人間》等。

妊娠中期胎教方法

給胎兒聽音樂

實施此項操作時,最好將耳機貼於母親的腹壁,不要貼得太緊,也不要離得太遠,每次貼放的時間不要過長,一般以5~10分鍾左右為宜。

幫助胎兒運動

孕婦仰臥或側臥在床上,平靜均勻地呼吸,雙眼平靜地正視前方,全身肌肉作最大限度的放鬆,孕婦雙手從不同方向撫摸胎兒,或用雙手手心緊貼腹壁,輕輕做旋轉動作。

這種幫助胎兒運動的做法堅持一段時間之後,胎兒也就習慣了,會形成條件反射,隻要母親用手刺激,胎兒很快就會進入運動狀態。如果此時有適當的音樂伴奏,則胎兒的運動效果更佳。

幫助胎兒運動的時間也應該固定,一般以晚上8點左右為適宜。每次運動的時間也不宜過長,每次以5~10分鍾為宜,這對胎兒極其重要。

給胎兒講話

母親仰臥或端坐在椅子上,父親把頭俯在母親的腹部,嘴巴離腹壁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一般以3~5厘米為宜。

父親同胎兒講話的內容一般由父親編寫,應該以希望、祝福、關心、要求等為內容,話句應該簡練,話調應該溫和,內容應該健康,切合實際。

父親同胎兒講話的時間也應該有規律,一般選在晚上睡覺前的9∶00~9∶30為好,每次講話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5~10分鍾為宜。四、飲食保健

懷孕第四月的保健措施

妊娠4個月時,早孕反應已消失,孕婦心緒轉好,這段時期,是胎兒生長發育較快的階段,需要較多的營養,因此孕婦要多攝取蛋白質、植物性脂肪、鈣、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特別是有過嚴重早孕反應的人,身體的營養狀況不好,為奪回損失,必須吃充實的飯菜。但是,要控製食用過鹹及辛辣食品以及冷食。因為這些會成為瀉肚、流產及早產的原因。

到了這個時期,適度運動一下是很有好處的。適度的運動會對分娩及產後有利,因此應致力於適當的運動,以增強體力。

這段時期,也要留意一下牙齒疾病,如有壞牙,應及早去治療。

注意營養不良損害胎兒大腦

胎兒大腦正常與否同孕婦營養不良關係密切。

孕婦營養不良可影響胎兒腦的發育,輕者出現腦功能障礙,重者使腦組織結構改變,甚至使胎兒出生後智力嚴重低下。其中,蛋白質對胎兒及嬰兒的營養尤為重要,若在這兩個時期內增加孕婦或嬰兒的蛋白質攝入量,可使腦細胞多進行一次增殖。尤其是在妊娠12~18周和妊娠最後3個月至嬰兒出生後半年內,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對腦嬰兒組織的發育影響更大。

總之,胎兒期或嬰兒期缺乏營養,可使腦的形態及組織結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而腦組織結構的損害必然影響到智力發育。營養缺乏時間越長,腦的損害越大,智力就越低下。

孕期必須保持充足營養

要想生出天才寶寶,必須要有健康的母親。

婦女自懷孕初身體機能就開始發生變化,不但孕婦本身需要更多營養,而且還要將營養供給腹中胎兒,因此妊娠期母體的營養狀況對胎兒極其重要。

孕婦體內的營養除了要保證胎兒生長發育外,還要供給與胎兒有密切關係的不斷增長的子宮、胎膜、臍帶及胎盤的需要。

在整個妊娠期間,為了增強孕婦的抵抗力,提高防禦各種疾病的能力,需要給予充足的營養。

另外,為增強分娩時的體力、防禦分娩時的出血、保證產後授乳及育兒等方麵的體力消耗,孕婦需要在妊娠期積蓄營養,以增強體力,這樣才可順利生出健康、聰明的寶寶。

孕婦的營養狀況也不能隻在孕期才注意,而要早做準備,尤其青春發育期以後的營養與孕婦體質有很大關係。許多婦女為了“苗條”,偏食、忌食,造成營養不良,懷孕後自己及胎兒的健康都受到影響。有些孕婦專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以為這樣營養就好了,但實際上某些營養素過高可以破壞營養平衡,孕婦自身甚至胎兒均可增加患病的機會。對於孕婦來說,營養不足及營養過度均不利於母子健康,營養適度最好。

孕期進補要注意

慎用人參

人參屬大補元氣之品,婦女懷孕後久服或用量過大,就會使氣盛陰耗,陰虛則火旺,即“氣有餘,便是火”。服人參不當,易致陰虛陽亢。大多數人出現興奮激動,煩躁失眠,咽喉幹痛,刺激感和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此外,服用人參過多可產生抗利尿作用,易引起水腫。孕婦濫用人參,容易加重妊娠嘔吐、水腫和高血壓等現象,也可促使陰道出血而導致流產。

從胎兒來看,胎兒對人參的耐受性很低,孕婦服用過量人參有造成死胎的危險。所以孕婦不可濫用人參。

慎用桂圓

桂圓雖具有益心脾、補氣血、安神的作用,但其藥性味甘、溫。甘甜能生痰,痰鬱則氣滯,氣機失調,胃氣上逆,必致嘔吐,日久傷陰,孕婦過服桂圓會產生或加重妊娠嘔吐,甚至發生流產。因此,孕婦應慎用桂圓。

禁用溫熱壯陽之品

鹿茸、鹿角膠、胡桃肉、胎盤等屬溫補助陽之品,會滋生內熱,耗傷陰津,孕婦也不要服用。如果確屬病情需要,也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孕婦可本著“產前宜涼”的原則,酌情選用清補、平補品。

孕婦忌多吃山楂

大部分婦女懷孕後有妊娠反應,而且愛吃酸甜之類的東西。但要注意的是山楂果及其製品,孕婦以不吃為宜。山楂對婦女子宮有收縮作用,如果孕婦大量食用山楂食品,就會刺激子宮收縮,甚至導致流產。因此,孕婦多吃山楂是不適宜的。

孕婦忌吃黃芪燉雞

孕婦,尤其是要臨產的孕婦,吃黃芪燉雞後,不少人引起過期妊娠,胎兒過大而造成難產。不得不用會陰側切、產鉗助產、甚至剖宮來幫助生產,給孕婦帶來痛苦,同時也有可能損傷胎兒。孕婦食用黃芪燉母雞造成難產,是由於黃芪有益氣、升提、固澀作用,幹擾了妊娠晚期胎兒正常下降的生理規律。黃芪有“助氣壯筋骨、長肉補血”功用,加上母雞本身是高蛋白食品,兩者起滋補協同作用,使胎兒骨肉發育生長過猛,造成難產。黃芪有利尿作用,通過利尿,羊水相對減少,以致延長產程。

孕婦忌吃糯米甜酒

糯米甜酒和一般酒一樣,都含有一定比例的酒精。與普通白酒的不同之處是,糯米甜酒含酒精的濃度不如烈性酒高。但即使是微量酒精,也可以毫無阻擋地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使胎兒大腦細胞的分裂受到阻礙,導致其發育不全,並可造成中樞神經係統發育障礙,而形成智力低下和造成胎兒某些器官畸形,如小頭、小眼、下巴短,甚至可發生心髒和四肢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