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3)

懷孕中期藥膳

陳皮粥

有理氣、溫中、安胎的功效,可治療寒凝氣滯,衝任虛寒所致妊娠下血,胎動不安,並有腹中疼痛,喜暖喜按,大便溏薄,四肢清冷等。

陳皮10克,苧麻根30克,高良薑10克,粳米50~100克,細鹽少許,前三味搗羅為末,取10克,水煎,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臨熟,放鹽少許,早晚二次服。本粥不可多用,脾胃氣虛血弱者慎用。

蘿卜餅

有健胃,理氣,消食,化痰的功效。適用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食後腹脹,咳喘多痰等症。

白蘿卜250克,麵粉250克,豬瘦肉餡100克,薑、蔥、鹽、油適量,將白蘿卜切細絲,用菜油炒至五成熟。將肉餡與蘿卜絲調成餡,把麵粉合成麵團,分成小劑,擀成薄片,包入蘿卜餡,製成小餅,烙熟即可。

艾葉煲雞蛋

可治療習慣性流產。

艾葉能溫經,止血,鎮痛,散寒除濕,適用於虛寒性的腹痛,崩漏下血,古方“膠艾湯”就是安胎的。艾葉有健胃作用,能增進食欲。但要注意用量不宜多,用量過多有惡心、嘔吐的副作用。

每次用艾葉10克,雞蛋兩隻,用砂鍋(不用鐵器)文火將去殼的熟蛋和艾葉共煮。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婦,每10天服1次;孕後第3個月每半月服1次;孕後第4個月開始每月服1次,直至妊娠足月。

竹瀝粥

有清熱除煩、消炎定驚的功效。可治療孕後心悸膽怯,煩悶不安,頭暈目眩,胸脘滿悶,惡心嘔吐,苔黃而膩,脈滑數,另外還可治療痰熱咳嗽,胸滿喘悶。

淡竹瀝30克,小米50~100克。先將小米煮粥,臨熟下竹瀝,調勻,空腹食用。

麥門冬粥

有安胎、降逆、止嘔的功效,可治妊娠惡阻、嘔吐不下食。

取鮮麥冬汁50毫升,鮮生地汁50毫升,生薑10克,薏米15克,粳米50~100克。先煮薏米、粳米及生薑,熟了以後,下麥門冬與生地汁,調勻,煮成稀粥,空腹食用。

油菜粥

有調中下氣的功效,可治脾胃不和,食滯不下,胃氣上逆,噯氣呃逆。

鮮油菜100克,粳米100克,先煮粳米粥,後入油菜,慢火煮熟,任意食用。

胡蘿卜粥

有消脹化滯的功效,可治脾胃運化失常,食物積滯不行。

胡蘿卜50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將胡蘿卜切成小塊,同糯米加水煮粥,調入紅糖溫服。

歸參燉母雞

有補血壯體的功效。適用於肝脾血虛的慢性肝炎和各種貧血。

當歸15克,黨參15克,母雞1隻。將當歸、黨參放入雞腹內,置砂鍋中,加蔥、生薑、料酒、食鹽、清水適量,放火上燉爛即可吃肉喝湯。

豬脊煲蓮藕

是價廉味美的食療補品,可治貧血。

豬脊髓性味甘平,功能補陰益髓。蓮藕是睡蓮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蓮的根莖。性味甘澀、平。熟用健脾開胃,益血生肌。

每次可用豬脊骨500克,蓮藕250克,煮熟服用。

蜜糖銀花露

既可作夏天的清涼飲料,又治咽炎、暑癤、痱子。

蜂蜜性味甘、平。含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功能補中益氣,安五髒,和百藥,解百毒,潤肺止咳,潤腸通便。金銀花,是忍冬科多年生常綠纏繞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性味甘、寒。有抗病毒、收斂、利尿等作用。

每次用蜜30克,金銀花15克。先將金銀花煎水,去渣放涼,再加入蜂蜜,兌水飲用。

扶中糕

取麵粉100克,白術20克,茯苓20克,黨參10克,陳皮5克,龍眼肉20克,山藥20克。除麵粉外,餘者粉碎成麵,與麵粉拌勻,加適量白糖和水,和成麵團,上屜蒸成糕。可治脾胃虛弱造成的貧血。

芪歸雞湯

取母雞1隻,生黃芪60克,當歸30克,黨參20克,白芍15克,蔥、薑、黃酒、鹽適量。煮爛,飲湯,少服頻飲。可治氣血兩虧的貧血。

汽鍋烏雞

選烏雞1隻,宰殺洗淨,放入汽鍋,加玉蘭片、冬菇、酒、鹽各少許,蒸2~3小時。可治肝腎陰虛造成的貧血。

懷孕第四月的健康食譜

為了胎兒骨骼發育和胎教的需要,孕婦應當多吃雞蛋、胡蘿卜、菠菜、海帶、牛奶等營養品。下麵是這一時期的推薦三餐和菜譜。

推薦三餐

早餐

米飯1碗,豆腐與海帶湯1碗,雞蛋1個。

上午10點

橘子1個(含大量的維生素C)。

午餐

涼麵1盤,番茄雞蛋醬。

下午3點

牛奶1瓶,餅幹幾片。

晚餐

米飯兩碗,海帶絲拌菠菜、醬菜,胡蘿卜豆腐湯1碗。

核桃仁炒韭菜

主料

核桃仁50克,韭菜250克。

輔料

鮮蝦、芝麻油各150克,食鹽3克。

製作方法

將韭菜洗淨,切成3厘米長的節;鮮蝦剝去殼,洗淨;蔥切成段;薑切成片。

將鍋燒熱,放入植物油燒沸後,先將蔥下鍋煸香,再放蝦和韭菜,烹黃酒,連續翻炒,至蝦熟透,起鍋裝盤即可。

菠菜煎豆腐

主料

菠菜500克,豆腐3塊。

輔料

素油、醬油、糖、味精、鹽各適量。

製作方法

將豆腐洗淨,切成片;菠菜去根,洗淨。

鍋坐火上,注入油,微熱時下豆腐片,煎至兩麵金黃,加醬油、糖、味精、鹽、再燒1~2分鍾,再加菠菜即可。

懷孕中期推薦菜譜

陽春麵

材料:

雞蛋麵條100克,雞蛋1個,青蒜苗3棵,香油5克,花生油、精鹽、味精、高湯各適量。

做法:

1.雞蛋磕入碗內攪勻;炒鍋上火燒熱,用潔布抹一層花生油,倒入蛋液攤成蛋皮,取出切成細絲;蒜苗洗淨,切成2.5厘米長的段。

2.置火上,鍋內加水燒開,下雞蛋麵條煮熟;撈出盛碗內,撒上蛋皮絲、青蒜段。

3.將高湯倒入炒勺中燒開,撇去浮沫,加精鹽、味精調味,再淋點香油,澆在麵條上即成。

雞蛋家常餅

材料:

麵粉500克,雞蛋250克,植物油100克,精鹽10克,蔥花100克。

做法:

1.雞蛋磕入小盆內,加入蔥花、精鹽攪勻。

2.麵粉放入盆內,加溫水300克和成較軟的麵團,稍餳,上案搓成條,揪成5個劑子,用擀麵杖擀開,刷上植物油,撒少許精鹽,卷成長條卷,盤成圓形,擀成直徑12厘米的圓餅。

3.平底鍋置火上燒熱,把餅放入鍋內,定皮後抹油(隻抹一麵),再烙黃至熟取出。

4.將雞蛋液分成5份,把1/5雞蛋液倒在平底鍋上攤開(大小與餅一致),將餅無油的一麵貼放在蛋上,烙熟即成,食時切成小塊。

牛奶大米飯

材料:

大米500克,牛奶500克。

做法:

大米淘洗幹淨,放入鍋內,加牛奶和適量清水,蓋上鍋蓋,用小火慢慢燜熟即成。

香椿蛋炒飯

材料:

米飯250克,雞蛋2個,瘦豬肉絲75克,嫩香椿芽125克,花生油50克,精鹽3克,水澱粉適量。

做法:

1.肉絲放入鍋內,加精鹽、水澱粉、半個雞蛋清,抓勻上漿;將另一個雞蛋磕入碗內,加剩餘的蛋液和精鹽少許攪勻;香椿芽洗淨切丁。

2.炒鍋上火,放油燒至四成熱,下肉絲滑散撈出。

3.炒鍋置火上,放油少許,下肉絲、蛋液和香椿,旺火翻炒均勻,倒入熱米飯拌勻,盛入盤內即成。

玉米麵發糕

材料:

玉米麵500克,紅糖100克,紅小棗150克,麵肥25克,堿麵5克。

做法:

1.小棗洗淨,放入碗內,加水適量,上屜蒸熟,取出晾涼。

2.麵肥放入盆內,加水溶開,倒入玉米麵,和成較軟的麵團發酵,待麵團發起,加堿和紅糖攪勻。

3.將屜布浸濕鋪好,把麵團倒在屜布上,用手沾水抹平,約2厘米厚,將小棗均勻地擺在上麵,用手輕按一下,上籠用旺火蒸30分鍾即熟,取出扣在案板上,切成菱形小塊即可。

核桃酪

材料:

核桃仁200克,粳米或糯米(香血糯更好)100克,白糖250克,清水600克,水澱粉適量,花生油300克(約耗25克)。

做法:

1.將核桃仁用水泡軟,用竹簽挑去桃仁之間的果隔(又名分心木,胡桃夾),洗淨;將米淘洗幹淨,用清水泡2小時。

2.炒鍋上火,放入花生油燒熱,下核桃仁炸酥,撈出晾涼後,和泡好的米一起加水磨成核桃漿。

3.炒鍋置火上,放入清水和白糖燒沸,撇去浮沫,倒入核桃漿攪開,燒沸後撇去浮沫,用水澱粉勾薄芡,盛入碗內即成。

海米醋溜白菜

材料:

白菜心500克,水發海米25克,花生油50克,花椒油5克,醬油10克,白糖30克,醋15克,精鹽2克,味精1克,水澱粉15克,料酒少許。

做法:

1.將白菜心切成小片段,放入沸水鍋內焯一下,撈出瀝幹水分。

2.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海米和醬油、精鹽、醋、料酒、白糖,加入白菜片翻炒,加水少許,待湯沸時,用水澱粉勾芡,放味精,淋花椒油,盛入盤內即成。

冬菇菜心

材料:

油菜心250克,冬菇50克,雞油25克,湯300克,鹽、糖、味精、料酒、胡椒麵、薑、蔥、澱粉適量。

做法:

1.油菜心洗淨,在沸水中氽透,過涼開水待用。

2.冬菇泡透,去蒂洗淨,先用沸水氽透,放在碗內,加蔥、薑、料酒、湯、鹽上屜蒸30分鍾。

3.鍋內放雞油、蔥、薑煸香下湯,湯開後撈出蔥、薑,放鹽、糖、味精、胡椒麵,再放菜心燒入味,撈出碼在盤中,冬菇揀淨薑蔥放在菜心周圍,鍋內的湯勾好芡,加入雞油,澆在菜上即可。

杞子煲紅棗

材料:

麥芽糖60克,枸杞30克,紅棗20個。

做法:

枸杞、麥芽糖、紅棗加清水煮熟服用。

四物燉豆腐皮

材料:

豆腐皮250克,香菇10克,當歸25克,枸杞25克,人參20克,紅棗10顆,料酒、鹽、味精適量。

做法:

1.將豆腐皮切成條,每條折成四疊挽成一個結。香菇泡軟。

2.將豆腐皮結、香菇和四種藥材入燉鍋內,加入料酒、鹽煮沸。

3.移至文火燉1小時即可。

茄汁蝦片

材料:

淨蝦肉250克,黃瓜60克,番茄汁75克,味精25克,鹽5克,香油50克,蔥薑各50克,糖適量。

做法:

1.將淨蝦肉用刀從背脊外一剖兩瓣,不要剖斷,從蝦尾部往前3毫米處,斜刀切片,每隔3毫米切一片,依次完全切好,放在碗裏,加味精、鹽抓勻、醃製使其入味。

2.鍋內入上淨油,至6成熱油溫,將蝦片輕輕滑一下,撈出控油。

3.蔥薑切成末,鍋內放香油為底油,油溫後將蔥薑末下鍋,煸炒出香味,再放番茄汁煸炒,炒熟後,加入鹽、糖、味精,把過油的蝦片倒入鍋裏,顛翻幾下,打入明油即可。

4.裝盤時,把黃瓜洗淨消毒,斜刀切成片,圍邊裝入盤裏,中間放入番茄蝦片。

雞蓉鮑魚

材料:

鮮鮑魚1盒,母雞脯肉150克,雞蛋250克,豆苗尖50克,熟瘦火腿5克,雞湯650克,鹽7克,料酒25克,味精3克,胡椒麵1克,豬油20克,雞油10克,水澱粉60克,蔥50克,薑適量。

做法:

1.鮑魚開盒,撕去花邊和疙瘩,切片成薄片,仍用原汁包上。雞脯肉片表麵一層,剔去筋,用刀背砸成極細的泥,再用刀撥開揀去細筋排剁一遍。雞蛋去黃留清。火腿切成細末。蔥、薑拍破,用150克湯泡上些蔥薑。

2.用泡蔥、薑的湯將雞泥解散成稀糊狀,加入料酒、鹽、味精、水澱粉、胡椒麵調勻,蛋清攪成泡狀,雞泥調勻,混為一體。

3.鍋燒熱注入豬油,油沸時,下入蔥、薑煸出香味,隨即下入500克湯,煮片刻撈去蔥、薑,加入鮑魚(原汁不用)、鹽、胡椒、味精,燒開嚐好味,用水澱粉勾成二流芡,淋少許雞油,盛入盤內。同時另燒熱鍋,注入豬油,油沸時下入兌好的雞泥,隨下隨用手勺推動,炒熟後盛入鮑魚中,在雞蓉的另一側即可。

炒芙蓉幹貝

材料:

幹貝100克,雞蛋清6個,料酒15克,味精15克,鹽7克,濕澱粉50克,熟豬油75克,高湯250克,蔥薑末適量。

做法:

1.先將幹貝洗幾遍,將硬邊去掉,再用溫水洗淨,上屜蒸爛、去湯搓碎,與蛋清、高湯、蔥薑末、料酒、鹽、味精、水澱粉攪勻。

2.炒勺上火加熟豬油,燒熱下入幹貝炒熟即可。

炒芙蓉大蝦

材料:

淨大蝦肉175克,雞蛋清15克,淨南薺10克,料酒15克,味精2克,鹽5克,大油500克(淨耗75克),濕澱粉10克,高湯75克,蔥末2克,薑末適量。

做法:

1.將南薺用刀拍碎抹成泥。大蝦肉抹刀切厚片,用濕澱粉、蛋清少許抓勻上漿。

2.把蛋清放入大碗中,加南薺泥、蔥末、薑末、味精、鹽、料酒、濕澱粉、高湯,用筷子攪打均勻。

3.炒勺上火放入大油,燒至五、六成熟時,將蝦片散開下勺,用筷子撥散,滑透倒入漏勺控淨油,倒入雞蛋清攪拌均勻備用。

4.炒勺再上火,放大油,油熱後,將蝦肉蛋清倒入勺中,晃勺推炒,不使黏底,蛋清凝固時顛勺翻個,順著勺沿烹入高湯,再晃勺翻個,湯收盡即成。

翡翠蝦仁

材料:

鮮河蝦仁750克,馬蹄100克,熟金華火腿40克,雞蛋清2隻,菠菜200克,料酒10克,精鹽7克,味精2克,幹澱粉8克,雞湯少許,蔥白4克,花生油適量。

做法:

1.蝦仁漂洗幹淨,骨結麵吸幹水分。菠菜洗淨,切碎搗爛,用潔布擠出綠汁。馬蹄、火腿均切成蝦仁大小的丁。蔥白切成馬蹄形。

2.菠菜汁用火燒開,將浮在上麵的一層綠色沫用小漏勺撈出,放入小盤內,其他水不要,將菠菜沫適量地放入蝦仁內攪勻,待蝦仁夠綠後,再加入精鹽、料酒、蛋清、幹澱粉拌勻漿好。

3.炒鍋上火,注入油,待燒至四成熱時,下入蝦仁撥散滑熟,起鍋,倒入漏勺,濾淨後炒鍋至火上,加少許湯,下入馬蹄、火腿、蔥白、略炒,倒入蝦仁,烹入料酒,放入味精,加入少許油,翻炒均勻即成。

蝦仁豆腐湯

材料:

豆腐100克,鮮蝦仁750克,蛋清1個,上湯900克,油250克,料酒10克,精鹽、味精、胡椒粉各適量,濕澱粉10克。

做法:

1.熱鍋下油,將蝦仁放入拉油至熟放入湯盆待用,將餘油出鍋。

2.鍋內加入二湯、豆腐條。用精鹽、料酒、味精調味,撒上胡椒粉。用濕澱粉打芡,加入蝦仁,將打散的蛋清倒入攪勻即成。

蒜頭雞肉湯

材料:

雞1隻,清水5碗,蒜瓣8個,枸杞50克,料酒20克,鹽、味精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