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3)

第八章

健康媽媽懷孕第八月

健康媽媽懷孕指南生活必備叢書第八章健康媽媽懷孕第八月生活必備叢書

健康媽媽懷孕指南一、妊娠知識

雙胎妊娠易出現的異常情況

雙胎妊娠應該屬於一種高危妊娠,這是因為從懷孕到分娩,雙胎較單胎容易出現以下的異常情況:

1.子宮增長迅速,對蛋白質、維生素、鈣、鐵的需求增加,膳食中營養成分供應不足時很易出現缺鐵性貧血、缺鈣,對孕婦健康、胎兒發育均有很大影響。

2.妊娠晚期,脹大的子宮向上推擠橫隔,減少肺活量,使呼吸急促、費力,向下阻礙下半身靜脈回流,引起下肢和腹壁水腫,小腿、外陰靜脈曲張,以及痔瘡。

3.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生率為40%~50%,羊水過多為5%~10%,而單胎分別為10%及0.5%~1%。由於雙胎的胎盤麵積增大,附著部位常接近子宮內口,容易發生胎盤低位、胎盤早期剝離而引起產前出血。

4.過度伸展的子宮很難維持妊娠到足月,約80%在孕37周前早產,半數新生兒體重不足2500克,出生後存活幾率不大。

5.雙胎的胎位常有異常,如兩胎均臀位,或先頭後臀,或先臀後頭,或橫位,雙頭位者僅占45%,臨產後因子宮過大,收縮力差,產程常延長,增加手術產機會。

6.子宮過度伸展,使產後子宮收縮無力,引起產後出血,胎盤附著麵積大也常引起胎盤滯留。產褥期常易貧血和感染。

因此,雙胞胎孕婦在孕期要加強保健護理,並要定期去醫院接受檢查,分娩時要極力配合醫生。

雙胎妊娠應注意的事項

一次受孕時有兩個胎兒,稱為雙胎妊娠。雙胎妊娠一次可有兩個可愛的小寶寶,但對母體也有早孕反應較重、持續時間較長、下肢水腫及靜脈曲張、羊水過多、貧血等影響。分娩時可導致產程延長、胎盤早期剝離、產後出血、新生兒死亡率高、胎位異常、臍帶脫垂、難產。

雙胎妊娠要注意:加強營養及休息,雙胎兒所需要營養較單胎多,血容量較單胎者明顯增加。所以極易發生貧血,孕婦應盡可能多吃營養食品,特別是含鐵劑的食物,適當補充鐵劑,預防貧血。還要特別注意飲食調節和睡眠充足,以保證身體健康。定期產前檢查,加強產前監測,有利於醫生及早發現異常,並給予適當處理。雙胎易發生早產,所以應提前住院待產,以免發生意外。

雙胎一般可經陰道分娩,少數情況下由於子宮過度膨脹引起收縮力差,發生產後出血、胎位異常時,需剖宮分娩。

雙胎妊娠合並症的預防

為了減少多胎妊娠的並發症及圍生期死亡率和患病率,必須加強孕期保健,預防早產,分娩期減少胎兒的產傷,胎兒出生後與兒科醫生共同照顧好新生兒。為達到此目的,首先要早期診斷,以爭取盡早盡可能地給胎兒最好的宮內環境。

孕期應給孕婦更多的熱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及必需的脂肪酸。同時應補充鐵劑及葉酸。臥床休息能預防早產、增加胎兒體重和減少胎兒死亡率。一般在妊娠末3個月期間住院最佳。此外,定期產前檢查,及早發現並發症並及時治療,同時加強對胎兒宮內情況的監測。雙胎妊娠不應超過預產期,否則可能由於胎盤功能不全而致胎兒死亡,在必要的時候可行雙胎引產。

由於雙胎妊娠在分娩期有很多並發症,包括子宮收縮功能不良、胎產式異常、臍帶脫垂、胎盤早剝、產後出血等,因此所有雙胎分娩均應住院,在產科醫生監護下進行。

孕婦母體的變化

妊娠8個月,孕婦的腹部已突出的十分厲害,身體也越發沉重,行動顯得十分費力,多數孕婦還易感疲勞和笨重。有的人出現浮腫。如果隻是在傍晚或夜裏腿部有些浮腫的話,不用擔心。但如果是從早晨起臉就浮腫不消的話,那就有可能是一種異常情況。

這一時期,有的人已在腹壁慢慢地長出妊娠線,呈淺紅色,看上去就像是撓傷。

因激素的關係,有的人長出褐斑或雀斑,或在嘴、耳朵、額頭周圍出現斑點。乳頭周圍、下腹部、外陰部顏色也越來越深。

孕晚期應注意的問題

懷孕晚期指8~10個月。第30周胎兒身長約40厘米,體重1500克,皮膚深紅色,麵部毳毛已脫落。娩出後加強護理,存活率70%。第36周身體長約45厘米,體重2500克,有大量皮下脂肪沉積,娩出後生命力良好。最後到40周時,胎兒身體長50厘米,體重3000克,為成熟嬰兒。

孕婦要注意躺臥的姿勢

孕婦要掌握正確的躺臥姿勢,在妊娠早期,可以同懷孕以前一樣躺臥,但在中、晚應采取側臥式,最好是左側臥,避免仰臥,其道理在於:

1.妊娠時子宮增大,胎盤血循環形成,使血容量增加。盆腔靜脈血通過下腔靜脈回到心髒的血量也相應增加。仰臥時,特別是在妊娠晚期,子宮很大,壓迫下腔靜脈,使血液回流不暢,回心血量減少,胎盤血流量也隨之減少,必然影響胎兒對氧和營養物質的需要。如果子宮壓迫腹主動脈,使子宮動脈壓力下降,也會影響胎盤血流量。

2.仰臥時,下半身血液回流不通暢,造成下肢、直腸和外陰的靜脈壓力增高,容易發生下肢、外陰靜脈曲張、痔瘡和下肢水腫。

3.仰臥時,子宮在骨盆入口處壓迫輸尿管,使腎盂被動擴張,尿液儲留,尿量減少的同時引起鈉瀦留,使水腫加重。有人測定仰臥時尿量僅為側臥的40%。

4.側臥位可降低舒張壓,除了夜間側臥,白天左側臥位4小時,可預防、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5.妊娠子宮大部分向右旋轉。子宮血管也隨之扭曲。左側位可糾正子宮右旋,使血管複位,血流通暢。二、胎兒發育

胎兒的發育情況

胎兒經過8個月的發育,體重已達1500克左右,身長已至40~44厘米。從這時起,羊水量不再像以前那樣增加了。迅速成長的胎兒身體,緊靠著子宮。一直自由轉動的胎兒,到了這個時期,位置也固定了,一般由於頭重,自然頭部朝下。

此時期,胎兒對外界的強烈音響會有所反應。假如在這個時期早產,如慎重保育,是有希望存活的。肺等內髒器官和腦、神經係統都發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加強第八個月胎兒智力發育

懷孕第八個月,孕婦應每個月進行二次產檢,主要是為了早期發現妊娠中毒症等對胎兒可能產生嚴重影響的疾病。

此時是胎兒聽覺、皮膚感覺(觸摸)及視覺等感覺形成的時期。不過,視覺是在出生後才快速發展而成的,此時隻是先奠定基礎。

這個時期的胎教應著重於積極發揮這些感覺的作用。

這個時期的日常生活易變得散漫,因此,請製定每天的計劃,並切實執行。

上午:散步、準備嬰兒用品、做孕期體操。

下午:午睡、收聽胎教音樂。

傍晚:購物、散步。

晚上:與胎兒及先生進行三人對話、做睡前體操。

無論父母多忙,請一定要製定適合自己的計劃。

母親在這一時期腹部突出,動作遲緩,因應身體的要求,想睡就睡可說是“懶散”的時期。

但早晨一定要先起床和丈夫一起吃過早餐,送丈夫出門後再回去休息,或做一些不會造成腹部負擔的掃除或輕鬆體操,輕微活動身體,必然有助於生產。

產前體操有所謂的“貓姿”體操,趴著伸展背脊。這個動作可以一邊擦地板一邊進行。另外,做張開雙腿使骨盤容易打開的運動,這也可以在坐著打開雙腿擦地板時練習。

我們知道,夫妻吵架對腹中的胎兒有不良的影響。由於懷孕8個月的時候,胎兒區別聲音強弱的神經已經完成,即使不知道言語中的意思,也能敏感地感受到母親的音調。

當孕婦感到不安或處於不快的激動狀態時,體內會釋放出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會導致心髒快速跳動,如果腎上腺素經由臍帶傳遞給胎兒,可能會到達胎兒的腦部。結果,胎兒也會處於受壓力衝擊的狀態。

因此,孕婦應隨時調整心態,保持愉快、輕鬆的心情,以傳達給胎兒良好的信息,促進胎兒身心和智力的發育。三、胎教方法

胎教要與工作相結合

一般婦女懷孕後,還是可以照常從事體力勞動的。但畢竟與往昔不同,對於工作環境、工作種類都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孕婦是在化工廠或是在有放射性物質存在的環境中工作,就要換一換工作環境,因為化學汙染及放射性物質對胎兒的發育極其不利,如果是從事搬運、建築之類重體力勞動的就要調換一下工種,去幹較輕的、能夠完全勝任的工作。長期站立、彎身對孕婦不利,所以做售貨員之類工作的,也最好能去幹避免特殊體位的勞動。震動過大對孕婦同樣也不利,所以不要開機床,也不要上公共汽車賣票。總之,任何不利於孕婦及胎兒健康的工作都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