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大德歌:雙調的一個曲牌。②冤家:婦女對情人的昵稱。③瘦岩岩:瘦骨嶙峋貌。④撲簌簌:流淚狀。⑤斷魂:喻少婦悲觀絕望之詞。
【賞析】
這四首小曲都寫了同一個主題,描寫一位思婦在春、夏、秋、冬四季對久別不歸的丈夫刻骨銘心的思念。作者以不同季節的景物特征,寫出了少婦由思念、猜疑、抱怨到絕望的悲傷心情。形象鮮明突出,用典恰如其分,語言凝煉精當。
作者簡介:馮子振(1257—1314)字海粟,自號怪怪道人、瀛州客,攸州(今湖南攸縣)人。仕至承事郎、集賢待製。貫雲石評其曰:“海粟之詞豪辣浩爛,不斷古今。”現存小令四十四首。
中呂·紅繡鞋①
題小山②蘇堤漁唱
東裏先生③酒興,南州高士文聲。玉龍嘶斷彩鸞鳴④。水空秋月冷,山小暮天青,蘇公堤上景。
【注釋】
①紅繡鞋:中呂宮常用曲調。②小山:張可久,字小山,元代著名散曲家。《蘇堤漁唱》是他的散曲名。③東裏先生:借指張可久。④玉龍:指笛。彩鸞:指笙。
【賞析】
此曲寫西湖蘇堤美麗如畫,形象逼真,令人過目不忘。
作者簡介:馬致遠(約1250—1321)字千裏,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少年時功名不得誌,曾參加大都的“元貞書會”,因才華眾被推為“曲狀元”。以後在各地飄泊。晚年退出官場,在杭州附近的鄉村過隱居生活。馬致遠是元代重要的雜劇作家、散曲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趙調·天淨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①,小橋流水人家,古道②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③人在天涯。
【注釋】
①昏鴉:黃昏的烏鴉。②古道:古老荒涼的小道。③斷腸:形容內心極度哀苦。
【賞析】
全曲寥寥數筆,色彩鮮明地勾畫了秋日黃昏旅人彷篁悲苦、睹物思鄉情緒。全曲情景交融,筆墨精煉,藝術感染力極強,被譽之為“秋思之祖”,曆來膾炙人口,千古傳誦。
雙調·折桂令
歎世
鹹陽百二山河①,兩字功名,幾陣幹戈。項廢東吳②,劉興西蜀③,夢說南柯。韓信功兀的般④證果,蒯通⑤言那裏的風魔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⑦,醉了由他。
【注釋】
①鹹陽百二山河:指鹹陽山河險要。鹹陽,今陝西鹹陽,秦國都;百二,言天險可憑借之意。②項廢東吳:指項羽起兵殺會稽郡守。會稽郡治在吳(今江蘇吳縣),曆來泛稱東吳。③劉興西蜀:指劉項推翻秦後,劉邦受封漢王,占據巴和漢中。④兀的般:這般。⑤蒯通:漢高祖時著名謀士。韓信用其計平齊地。⑥風魔:風癲病。⑦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指韓信因蕭何薦而被命之將,後由蕭何之計而被殺。
【賞析】
此曲借秦漢之事,表現對功名事業的厭棄,對實政之反感。’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成堪嗟”,借“詠史”達“歎世”之目的。語言如飛流注澗,一瀉無餘。
仙呂·金盞兒
俺①那裏地無塵,草長春。四時花發②常嬌嫩,更是翠屏③般山色對柴門。雨滋棕葉潤,露養藥苗新,聽野猿啼古樹,看流水繞孤村。
【注釋】
①俺:我。②花發:花開。③翠屏:青綠色屏風。
【賞析】
此曲描繪出家人居所,山青水秀,草綠花豔,好一幅恬靜清幽的風景畫。
作者簡介:白樸(1226—1307)字仁甫,又字太素,號蘭穀。原籍皜州(今山西河曲)人,父白華,為金顯貴。白樸生於金末。自幼飽經喪亂。入元後,不肯出仕,浪跡山水。曾一度寓居金陵,晚年歸北方。他博覽群書,學問精深,工於雜劇,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所作雜劇十六種,現存《梧桐雨》、《牆頭馬上》、《東牆記》三種,另有詞集《天籟集》。現存小令三十七首,套數四套。
雙調·慶東原
忘憂草①,含笑花②,勸君聞早冠宜掛③。那裏也能言陸賈④!那裏也良謀子牙⑤!那裏也豪氣張華!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⑥。
【注釋】
①忘憂草:即萱草,古人認為它可以忘憂。②含笑花:一種常綠灌木。初夏開花,呈象牙黃,有香蕉味。③冠宜掛:即“掛冠”,為辭官歸裏的代語。④陸賈:漢高祖劉邦的智囊之一,著有《陸賈新語》。⑤子牙:薑姓,呂氏,名望,通稱薑太公,輔佐周文、武王滅商。⑥漁樵話:漁人夫所言閑話。
【賞析】
作者此曲情深義重,勸人們及時掛冠辭官,莫貪功名富貴。曲子寫得悠然酒脫,但令人感到這瀟灑後麵是一種更為沉重的心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