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世紀30年代,法國聖艾蒂安的一個叫坦莫尼爾的窮裁縫,設計出了一種比較原始的縫紉機。這種縫紉機雖然主要是用木頭做的,相當笨,但它已經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坦莫尼爾用它來給軍隊縫製軍衣。但是很不幸,他的發明引起了製衣行業工人的恐懼感,他們覺得自己的生存受到了威脅,於是對坦莫尼爾群起而攻之,洗劫了他的手工工場,砸毀了他的縫紉機。坦莫尼爾隻身逃脫,幸免於難。麵對挫折,坦莫尼爾沒有氣餒,他對自己的縫紉機進一步做了改進,於1848年在英國和美國獲得了專利。但遺憾的是,對於他的專利,無人問津。他設計的縫紉機由於還存在許多缺陷,在市場上無法出售。1857年,坦莫尼爾在貧困中去世。
現在,輪到霍威了。霍威研製縫紉機的時間,差不多與坦莫尼爾同時。對於坦莫尼爾的進展,他絲毫不知,他們是相互獨立完成各自的發明的。一開始,霍威想不出該如何設計縫紉機。他發現,這件事的難度比他原來預料的要大得多。但霍威不是那種碰到難題就回頭的人,一旦選定目標,他就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霍威設計了一個又一個方案,但這些方案都失敗了。1844年的一天,他經過一家織布店,店裏織布機上穿橫線的梭子來回擺動的情形吸引住了他。他想,如果能將這種梭子和有孔的尖針結合起來,就有希望把縫紉機發明出來。可是,該如何讓它們結合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突然產生了一個關鍵的念頭:傳統上針眼都是在針尾處,如果把針眼移到針尖處,再使用兩根線,通過滑梭縫合,不就可以了嗎?想到這裏,他立即動手做實驗。經過百折不撓的努力,1845年,經曆了長達5年的摸索之後,他終於試製出了一台理想的縫紉機。這是一台曲線鎖式縫紉機,縫紉速度可達300針/分,遠遠超過了人工。1846年,他獲得了縫紉機發明專利權。為了在市場上推廣他的縫紉機,他還舉行了一次縫紉機與人工表演比賽。比賽結果,他的縫紉機比5名熟練縫紉女工縫得還快。
縫紉機發明成功了。霍威心想,這下子大概可以脫貧了吧?然而,情況並非如此。表演比賽他是贏了,但他並沒有得滿分,觀眾們對他的縫紉機印象不是太好,覺得太複雜了。聽說他還申請了專利,人們覺得他是在瞎胡鬧,誰如果掏大價錢買這個專利,那他一定是白癡。製衣行業的工人擔心由此引起失業,也對他的發明持敵對態度。
本以為縫紉機發明出來以後能夠發財,他為此還欠了賬,沒想到結果是無人問津。麵對這種結局,霍威感到很失望。既然在美國推廣不開,那就換個國家試試,也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機。那麼到哪個國家呢?他一下子想到了英國。他想,英國是當時世界上紡織機械發展得最快的國家。曾經引起了18世紀產業革命的珍妮紡紗機就是在英國被發明出來的。紡織業的迅速發展,使得英國人對與之相關的織物機械也應該很關心。再者,英國和美國都是英語國家,到那裏沒有語言障礙。還有,英國曾經長期統治美國,因此兩者有很深的淵源關係,很多方麵都很相似,到那裏去,比較容易適應。想到這裏,他下定決心,準備到英國去推廣這種新式機器。
這時,正好霍威的弟弟要到英國去,於是霍威就托他的弟弟將這種縫紉機帶到了英國。在美國無人問津的縫紉機,在英國卻得到了製衣行業的認可。一個名叫威廉·托馬斯的緊身衣製造商看中了這項發明。他向霍威的弟弟詢問有關專利轉讓費用問題。霍威的弟弟看到終於有人關注這台機器了,感到很高興。他擔心報價太高了會把買主嚇跑,於是就以很低的價格把這台機器連同它在英國的製造權都賣給了托馬斯。托馬斯很會做生意,他花很少的錢從發明家手裏買來了這個專利,僅此就足以賺一大筆了。為了更好地推廣這種機器,賺更多的錢,托馬斯心想,要是能把發明家請來,當場示範,豈不效果更好?於是,通過霍威的弟弟,他向霍威發出了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