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的妻子一看告示,便大哭起來,一邊落淚,一邊敘述自己的不幸。衙役看到這個情景,忙報告了縣令王牟。王牟命衙役們躲藏在樵夫家附近,待晚上樵夫回家時將他捉拿歸案。
經過審訊,樵夫不得不低頭認罪,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
王世貞巧查同黨
明朝時期,王世貞任青州守備。一次,他手下的軍官抓了幾個強盜,但在押往官府的路上,不小心跳脫了一個,軍官們嚇得渾身顫抖地報告了王世貞。
王世貞立刻提審強盜的頭目,強盜頭目隨口說出了一個人。王世貞派人把那個人抓來,那個人一路上大喊冤枉,說自己遵紀守法,不是強盜,根本談不上逃脫押解。王世貞見那人說得懇切,便懷疑是強盜頭目撒了謊。
他設計讓強盜頭目來對證。他先把強盜頭目拉來押在大堂上站著,然後叫人把剛抓來的那個人的腦袋蒙上,押著他從堂下經過。強盜頭目看見那人穿著藍衣黑褲,雙絲質鞋。
過了一會,王世貞讓手下的差役模仿那人的樣子,並換上那人的衣服和鞋,再押上堂來,但這一次卻沒有蒙頭。王世貞問強盜頭目,堂上站著的是不是那個逃跑的同夥,強盜頭目點頭說是。
王世貞冷笑一聲說:“你太狡猾,竟想騙我!這是我手下的差役,怎麼會是你的同伴呢?趕快如實招來,否則大刑伺候!”
強盜頭目見王世貞技高一籌,再也不敢撒謊,隻好如實供出那個逃跑的同夥的真實姓名。
周新巧查殺人強盜
明朝成祖永樂年間,周新被派任浙江按察使,他剛進浙江境內,就發現有一群蒼蠅似的蚋蟲擦著他的馬頭飛過去了。周新當即派人騎著馬向蚋蟲飛去的方向追趕,後來在荊棘中發現了一具死屍,死屍是個男人的屍體,看樣子剛剛死去幾天。身上還係著一方小小的木製印章。差役們拿著印章去向周新報告,周新仔細地檢查察看這枚木印,發現死者是一個經營布匹生意的買賣人。
周新一到官邸,便派人四處出擊,到市場上去購買布匹,凡布匹上有和木印刻字相同的,全部抓回官府。不久,就把殺人的強盜們全部抓獲了。周新讓人把繳獲的布匹歸還給商人的家屬,對殺人越貨的強盜們則嚴懲不貸。
董成巧破金庫被盜案
明朝弘治五年農曆七月十五這天夜裏,京城發生了一起搶劫大案。四、五十個強盜拿著刀劍棍棒去攻打朝廷存放金銀財寶的倉庫,他們殺死了二十多個守衛倉庫的兵士,搶走了無數的金銀和珍珠。
第二天,皇帝聽說這件事後,非常生氣,把掌管京城治安的大臣狠狠地罵了一頓,下令讓兵部派人追查強盜的下落。兵部派了許多人在京城裏挨家挨戶搜查,仍然沒有結果。
兵部有一位官員,叫董成,他想,京城裏麵挨家挨戶搜查得這麼嚴格。強盜怎麼敢把金銀珠寶藏在京城,肯定要帶出城去,但是京城的每個大門都在嚴格盤查和監視中。強盜要想把東西帶出去是非常困難的。隻有裝在棺材裏假裝死了人出城埋葬,才能蒙混過關。強盜肯定能想到這一招。
董成吩咐手下人,讓他們分頭到東南西北各個大門去把守,隻要有穿著喪服護送棺材出城的,一定要跟著去看他們把棺材埋在哪裏,仔細記錄下來,回來報告。到了晚上,城門關上了以後,大家回來報告,各個城門都有出城埋葬死人的。這並不奇怪,因為京城這麼大,人口多,每天自然會有許多人死。
董成吩咐手下人:“今天埋葬了死去的親朋,再過三天肯定要去祭墳,你們再跟著悄悄地注意一下孝子們是否悲傷。若有不悲傷的立即來報告。”
到了第三天,晚上大家又來報告說,各處祭墳的孝子們都哭得很悲痛,隻有出北門往郊外去的四個孝子和六個仆人絲毫也不傷心,反而在一起逗樂和玩耍。
董成一聽,告訴大家:“再過四天就到了七天大祭的日子,需在軍士中選出20個身強力壯的大漢,把那四個孝子和六個仆人全部抓回來,一個都不能讓他們走脫。”
到了第七天,那四個孝子和六個仆人被事先埋伏在附近的20個兵士全部捉拿押送回來。
董成分別提審那四個孝子,結果四個人說的都不一樣,董成心裏有了底,派人押著他們到埋葬棺材的地方,掘開墳墓,把棺材抬出來,打開一看,全是朝廷倉庫中被搶走的那些金銀珍珠。那些強盜一看被董成發現了秘密。全部跪下叩頭認罪。
富家子弟受陷害
明朝時候,京城曾經發生過一起搶劫大案,強盜們臨走時故意留下一本花名冊。被搶的人家第二天到官府報了案,並把強盜留下的花名冊一起呈了上去。
花名冊上記了許多有錢人家的子弟姓名,還詳細記載著他們聚賭、喝酒和嫖娼的時間。官府根據花名冊把他們全部抓獲,經審訊,花名冊上記錄的和事實完全一樣。這樣,不但官府認為他們就是真正的強盜,就連他們的父母也都懷疑他們和搶劫案確實有關。
官府讓他們交代搶劫的罪行,他們都說沒有搶劫。官府嚴刑拷問,這些富家子弟平時養尊處優,哪裏受過這樣的痛苦?忍受不住刑具的折磨,大家屈打成招。問他們搶劫的贓物藏在哪裏,他們隨口編說在城外20裏的荒廟裏。
官府派人去尋找,果然在荒廟裏找到了這次搶劫的全部贓物。這些富家子弟個個麵麵相覷,竟驚得說不出話來。官府認為這件事已非常清楚了,鐵板釘釘,絲毫不會有錯誤,於是便依照法律規定了結了這件官司。
參與審判的一位都指揮史覺得此事有疑惑。他沉思了好久,忽然心中有了主張。原來,他注意到每次審理這件案子的時候,手下的一名馬夫都在旁聽。他吩咐提審馬夫,馬夫來到大堂,見旁邊排列著許多刑具,先已嚇得縮了半截。
都指揮史要他老實交代,馬夫當即跪倒在地,請求讓左右退下,招認說:“起初我並不了解案情,後來強盜們向我行賄,要我每次記下老爺審案和富家子弟們招供的情況。審完以後,火速去報告。等案件結束後,還要謝我一百兩銀子。”
都指揮史讓馬夫帶路,前去捉拿強盜,結果強盜一個都沒有跑掉,全部被捉拿歸案。經過審理得知,這些富家子弟有一次得罪了強盜頭目,所以強盜頭目決定設計陷害他們,強盜們搶劫以後,故意留下花名冊,以轉移官府的視線。並賄賂馬夫通風報信,及時把贓物送到荒廟中,造成假象。
都指揮史依照法律嚴懲了這夥強盜,釋放了富家子弟,把贓物交還給失主,從而了結了這起疑案。
深夜聽審引凶犯
明朝時候,南京刑部典吏王宗有一天正在值班,忽然有個家人跑來報告,說王宗的小妾被人殺死了。王宗聽說後,大吃一驚,趕忙回家來看,隻見血流滿地,愛妾早已死去多時。王宗立即向自己的上級彙報了這件事。
刑部尚書周用把這件案子發給手下人審理,想定王宗殺人罪。王宗說自己聽說愛妾被殺的消息後才回家的,許多人都親眼看到了;再說他的小妾和他夫妻感情很和睦,沒有和外人私通,王宗怎麼會殺死自己的愛妾呢?審問了幾次,王宗都這麼說。案子這毫無進展,就這樣拖了下去。
過了幾個月,都察院會審這個案子,把它交給浙江道禦史楊逢春審理。楊逢春聽了案情,看了案卷後,吩咐手下貼出公告,定於三天後的夜裏二更天審理此案。
到了審案的這天夜裏,差役們等到二更天都已經有些疲乏,直打瞌睡。楊禦史吩咐開庭,差役們把人犯帶了進來。楊禦史並不訊問案情,卻派人把門外偷聽審案的人全部抓進來。
不一會兒,抓進來甲乙兩個人。楊禦史問他們為什麼要來聽審案子,甲說是乙把他拉來的,不知什麼原因。楊禦史吩咐放了甲,單獨審乙。乙心裏發虛,如實供出了他和王宗的妻子通奸,被王宗的小妾撞見,就把小妾殺死的犯罪事實。
事後人們問楊禦史為什麼要夜審此案,又怎麼知道偷聽審案的人與此案有關。楊禦史解釋說:“如果和自身沒有密切關係的話,誰會在夜裏來聽審案件呢?”
王府裏的人命案
清朝時候,敬王府裏有幾個管理錢財的會計。一天早晨,會計李嘉行沒有來上班,後來人們發現他已經被人殺死,屍體扔在離敬王府很遠的一處荒地上。
敬王府有一位聰明的總管,王爺就命他盡快查清李嘉行的死因。
總管趕到出事地點,死屍已經被家屬運回去了,總管隻看到了繪有王府紋章的燈籠被扔在一邊。他問先前趕到的捕役有無線索,捕役說:“現在什麼線索都沒有。但是從死者流血情況來看,可以斷定,李嘉行會計是在其他地方被殺死後扔到這兒來的。”
總管揀起燈籠來,去找李會計的助手,問他這盞破燈籠是不是李會計回家時提的。助手肯定地點了點頭,並且很難過地說:“每天都是我陪著李會計一塊兒回家的。昨天我母親病了,李會計說他有些賬目要核查,所以我沒等他就先走了,想不到卻出了這件怪事!”。
總管去找看門人。看門人說,昨天下午別人都回家了,李嘉行會計卻一個人留下來核對賬簿,直到夜裏11點左右才回去。臨出門的時候,看門人還聽見他嘴裏嘟噥著說:“這可怎麼辦?”
盡管又叫來李會計的助手。他從裏屋拿出一個嶄新的燈籠走出來,在走廊前把蠟燭點著。他讓助手大前麵領路,自己點著燈籠跟在後麵走了出去。約莫過了半個時辰,他們又回來了。
總管找到王爺,告訴王爺已經查到了凶手。王爺問他凶手是誰,他說就在王爺府中。王爺命令把府中所有的家臣全部集合起來,讓總管辨認凶手。
總管坐在桌子後麵,目光掃視了一下所有的人。稍後,他高聲叫道:“王江川會計,請你到前麵來!”當王江川會計不情願地來到前麵時,總管一瞪眼睛,一拍桌子,厲聲問他:“你殺死了李會計,還不快快招供,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