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安北之策(2 / 2)

遷徙關中之民北上,則可改變胡漢人口比例,從而提高征北軍在當地的統治能力。時間一長,北方胡部經過漢人的潛移默化,自然而然的便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李戩同樣在深思,該采取何種辦法,才能實現北方的穩定。聽完兩人的建言,當即說道:“無害所言,不無道理。然關中百姓的利益,同樣不能忽視。可先招募自願北上遷居之民,給予更大的惠政,以吸引百姓主動遷徙。”

“另外,加大對司州,荊州,以及秦州等地流民的招攬力度,用於填補北方人口不足之患。“

”主上,若是如此,隻怕耗時日長,方能見效啊?”秦無害聞言,當即皺起眉頭,沉聲說道。

李戩無奈道:”北方短時間內,尚無外患,或可徐徐圖之,不必操之過急。“

說完了人口問題,眾人轉而開始討論針對北方之地的管理。

有上郡,寧夏郡等地的前例可借鑒,對於北方的治理,並無多大的問題。

眾人商議之後,一致議定,將北方之地,分為兩郡,自賀蘭郡以北到陰山高闕塞,重設朔方郡,下轄廣牧縣,沃野縣,肆盧縣;

上郡以北至陰山東段,設為五原郡,下轄臨沃縣,五原縣,河陰縣。

這幾個縣基本都毗鄰黃河兩岸,將作為今後漢民遷徙之地。至於散布於河南各地的胡族,則依照前例,拆分部眾,跑馬圈地,將各個部族限定在各自劃定的草場之中。

鑒於漢胡有別,短時間難以融合,這些胡族,將直接交由郡守負責管理。

至於殘餘的八千新附胡兵,則需經過一番裁汰,保留五千精壯,全部交由鎮守高闕塞的屠鳩統領。

此戰之後,屠鳩所領的玄武軍,將移駐高闕塞。而其原本駐地,則交由賀蘭宣鎮守,下轄賀蘭軍以及熊羆軍,共計一萬二千兵馬。

賀蘭宣因奪取高闕塞有功,晉升為驍騎將軍,四品武官,僅在五位鎮守大將之下。

同時,在甄選兩郡六縣縣官人選之時,李戩力排眾議,決定啟用去年科舉進士。

這十名新科進士,將被任命為六縣縣令,以及專門管理胡族的典牧令。

之所以如此倉促的將這些新人,推上台前,各主一方,李戩其實有兩層心思。

一來,是想借此看一看,這些所謂的新科進士的才能,是否名副其實。畢竟科舉對於這個世界,還是一個新事物。李戩也是在摸索之中,能否從中獲得有用之才,還是個未知數。

二來,也是為了進一步收攏人心,提升科舉的重要性。他想要讓所有人都看到,隻要勤學苦讀,將來參加科舉,便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當然,這十位進士,既然被李戩立為榜樣,自然不可能任其自然,放任不管。

在其身邊,特意提拔了一些經驗豐富的幹吏,充為屬掾。隻要不是太過愚笨或者剛愎自用,有這些人的輔佐,穩定北方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