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斬不斷的恩怨(2 / 3)

趁劉小敏還未臨盆,李知赫連忙到不遠處的一棵百百老樹下鋪了些稻草,然後用門板艱難的將她拖到稻草上。

隨後李知赫繼續搬來草木和為數不多的衣物,以大樹的枝幹為支撐,想要做個簡單的帳篷,因為老樹雖然茂密,可大風吹得厲害,風雪還是會吹進來的。

隻是真正動手時,李知赫才明白了那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

他怎麼搭都搭不起來,最後狠狠的摔了手中的稻草,仰天長嘯。

“我就算是村子裏的第一個秀才又如何,都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可是我連一個小小的避風港都給不了至愛之人,又能走到哪裏去,讀這麼多書又有什麼用!”

所幸,劉小敏成功的在雪地裏生下了李初年。

可惜那一年的冬天很冷,由於沒什麼保暖措施,被薄布包住的李初年眼睛緊閉,連個哭聲都沒有。

看著小小的李初年,劉小敏苦笑一聲,內心充滿了絕望,整個人奄奄一息,隨時都有可能死去。

而李知赫最後一根神經終於被壓垮,二十多歲的青年崩潰,竟如孩提一般放聲大哭!

那天有許多好事者遠遠的看到過,不過他們並沒有上前安慰,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沒打算幫忙。

所幸,小小的李初年並沒有死,被驚嚇到後也大聲哭了起來。

而李初年的哭聲就像靈丹妙藥,將兩個要死了的人拉回了人間。

劉小敏邊哭邊笑,從李知赫手中抱回李初年,不斷安慰著他。

李知赫同樣大喜,以為老樹有靈,救了三人一命,便對著老樹下跪,連連磕了好幾個響頭,當場自作主張,讓李初年認老樹為義父,更是將李初年的小名取為小樹,希望老樹能夠保佑李初年,讓他茁壯成長。

之後,三人在老樹底下度過了整個冬天,直到春暖花開,李知赫才最終把小草屋修好。

劉小敏雖然未死,卻也大病一場,留下了病根,至今躺在床上,受不了風雨,未能出過房門。

而李初年不知是不是真的被老樹開了根,從小聰明絕頂,力大無窮,有過目而不忘的本事。

而且李初年最喜歡和老樹說話,他不願意交村裏的朋友,因為多年來村裏的人隻會看熱鬧,隻會嘲笑他父母,並沒有伸出援手,所以李初年並不想和他們的後代發生交集。

當然,他們的孩子也不願意和李初年玩,理由是李初年出生在戶外,他們都稱李初年為野人。

而正常人自然不可能和野人玩!

後來李初年7歲鄉試,他的文章被寫上別人的名字,李知赫前去抗議,結果被人暴打一頓,在床上躺了好幾個月。

之後李知赫雖然還能站起來,但手腳已經變得不利索,走起路來一拐一瘸的,村子裏教書的資格也被剝奪了。

李初年心底自責,從那以後,不願再去考試了!

拋棄了功名想法的李知赫和李初年,早就從一個讀書人徹底成為了農民。

兩人將草屋外的荒地又擴大了一些,一麵種莊稼,一麵種菜。

加上兩人識字,從書上學得豐富的打獵方法,多次實驗之後,兩人的收獲越來越大,晚餐也隨之豐盛了許多。

有一次,兩人在山裏見到了一個棄嬰,那時的她正在做夢,手舞足蹈的,看起來特有靈性。

李知赫靈機一動,取名靈夢舞,將她抱回了家。

李初年畢竟還缺個媳婦!

兩個大男人照顧劉小敏,有時候頗有不便,自從劉小敏身體越來越糟,她的生活起居便一直由靈夢舞照顧。

李知赫和李初年兩人雖然打獵越來越上手,但飽讀詩書的兩人也知道“財”不外露的道理。

每過幾天兩人才“僥幸”抓了那麼幾隻野雞野兔,隨後由李初年翻山越嶺,拿到遙遠的小鎮上出售,用賺來的錢給劉小敏買藥。

而“運氣不好”,沒抓到獵物的時候,李初年便來小鎮上賣菜。

不知為何,李初年雖然瘦弱,力氣卻比常人大許多,速度也快,一般人翻山越嶺到小鎮上,需要小半天時間。

而李初年卻能一路小跑,不用休息,兩個小時便到。

今天李初年的運氣似乎很不錯,蔬菜提前賣完,看著空蕩蕩的竹籃,他心中不由自問:

人生本是艱辛路,真要頹然過一生?

李初年心中一歎,“走吧!”

一想起父親身上的傷疤,他立馬從十五年的往事中回過神來。

今天是富人丟垃圾的日子,他決定早點去垃圾區等待,富人眼中的垃圾,對李初年這些窮人來說,就如同至寶。

有次,李初年拾得了一件破舊的小紅色衣裳,縫補之後給靈夢舞穿上,小姑娘可是高興了好幾天。

“來了!”

在垃圾場早早等待的李初年,見到大戶人家的下人丟出一筐又一筐垃圾後,立馬隨著一群老太婆狂奔了上去。

“你個大好的青年,不去求功名利祿,怎滴跟幾個老太婆搶垃圾嘞!”

李初年年輕氣壯,撿垃圾的速度要比那些老太婆快,她們隻好破口大罵,希望李初年羞愧離去。

可她們沒想到的是,對於她們的罵聲,李初年置若罔聞,年輕人不好意思來,他可不在意那些。

麵子能值幾個錢,我又不為你們而活!

雖然李知赫沒再和三個哥哥來往,但李初年從小還是受盡了幾個伯伯兒子的欺負,經常被打得鼻青臉腫。

再加上為了給劉小敏買藥,死皮賴臉的將蔬菜或者獵物賣給那些富人家的事,李初年可沒少做。

有時候遇到脾氣不好的,被打幾個巴掌,踹個幾腳也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