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護身符(2 / 2)

莊嚴慈祥的佛像形態各異,兩人一個個看過去,索然無味,徒增傷感。走到後院的一通禪房,並沒上鎖,洛兒推開房門,正中的供桌上赫然供著一尊菩薩!因為久已無人打掃,雕像上落了一層灰,洛兒心中怦怦直跳,對嶽飛道:“爹爹叫我多拜一拜菩薩。”嶽飛亦猛的一驚,閃身到門前,四顧無人,帶上門,對著洛兒點了點頭。兩人仔細研究了半天,卻並沒發現有什麼機關,根本轉不動雕像,而且雕像與供桌是連著的,這讓兩人十分奇怪。

折騰半天,累個半死,洛兒重重地往桌上一靠,呼道:“累死……”忽然供桌轉動起來,洛兒駭了一跳,卻見屋內僅有的一張床張開,露出一個大洞。兩人對望了一眼,嶽飛先下去,卻是一級一級的台階直通到下麵,洛兒亦跟著跳下去,兩人點燃鬆油火把,相互牽引著拾級而下。

地底最深處卻是供著一尊與房中一模一樣的菩薩,隻是比房中那尊高大許多,洛兒看看嶽飛,他也不解其意,奇道:“為何會放置一尊菩薩,然而先帝所言,定有深意。”洛兒用手指輕輕叩了叩塑像,笑道:“爹爹這啞謎打得,可是實實地叫人想破頭。”卻未見嶽飛回答,他隻道:“洛兒,你再敲一下。”洛兒依言輕叩塑像,聲音清脆空靈,不解地問:“怎麼了?”嶽飛側耳細聽,道:“這尊菩薩,裏麵是空的。”

“啊?!”洛兒大吃一驚,原來奧秘在這裏,難怪室內一角堆積著許多鐵棍,原來大有用處。嶽飛抄起一根粗壯的鐵棍,對洛兒道:“躲遠些。”見洛兒站到了安全地帶,方對準金身用力一擊,塑像當即裂成碎片,紛紛撒落下來。果然,塑像中間擺放了一個紫檀木的長方形盒子,而這盒子的長度,幾乎和塑像一般高,洛兒不知何物,和嶽飛對望一眼,剛要打開,嶽飛道:“我來!”洛兒心裏一暖,他是怕裏麵設有機關誤傷了自己。

卻見嶽飛倒吸一口冷氣,目光灼灼,視線再也移不開,洛兒湊過去一看,黃綾裹著一根全身烏黑透亮的棍狀兵器,細看之下,卻發現這件兵器並不普通,棍身與頭尾連成一起,是一條五爪蟠龍的形狀,尤其是龍頭栩栩如生,看的時間久了,隻覺得這件兵器處處散發著襲人的森冷之氣,不對,是斬首無數的殺氣!

洛兒問道:“這是什麼?”嶽飛道:“太祖爺開國之時全靠一杆蟠龍棍南征北戰,平吳越、滅南唐,平定天下。人人皆知見此棍有如見太祖皇帝,隻是立國百餘年,並未使用過,因此見過的人不多。你生在深宮,又身為女子,不知道也不足為奇。”洛兒忽然明白為什麼這蟠龍棍為什麼殺氣襲人了,敢情是殺人如麻啊。

盒底放著一封信,和薄薄一卷黃色的絲帛,用湖藍和淺金絲線繡雙龍捧珠的圖案。一爪一鱗,莫不栩栩如生,赫赫生威,滿是皇家威儀,竟是一道聖旨。“阿洛吾兒親啟”六個瘦金體字赫然挺立在信封上,是徽宗親筆所書。洛兒先拆開書信,幾行字跳入眼簾:“國家蒙難,為父一生沉迷書畫,世人罵者有之,諛者亦有之,然父終未為悔。亡國罪責,在父一人,今將道郎、柔嘉托付吾兒,望兒好生照料。道郎實乃可塑之才,然世事多艱,吾兒嬌弱女子,道郎亦是年幼,隻求兒孫平安,不求權柄在握。蟠龍棍乃太祖皇帝傳至如今,危急之時可保兒孫平安,切記切記。又,相國寺一通大師知曉道郎、柔嘉去處,汴京城外向南七十裏,有竹籬茅舍數間,兒可細細訪尋。”

洛兒看完,怔怔不語,嶽飛問道:“先帝可說過這蟠龍棍如何處置?”洛兒將信遞與他,嶽飛看畢不語,洛兒又展開聖旨與嶽飛共同觀看,亦是徽宗手書,隻有十六個字:“即帝位者,萬以驅除胡虜、收複河山為要。”接近白話,估計是徽宗急急所寫,來不及斟詞酌句,左下角蓋著皇帝璽印。

嶽飛看畢,問洛兒道:“這聖旨,怎麼辦?”洛兒沉思良久,歎道:“我先收起來吧,先找到兩個孩子再說,若我九哥哥當真……我便拿著這蟠龍棍與這道聖旨與他到祖宗牌位下頭分個青紅皂白!”嶽飛歎道:“先帝用心良苦,我們一定要找到兩個孩子,才不辜負了先帝的這番苦心!”洛兒重重點頭:“爹爹將著蟠龍棍留下,便是為了道郎做護身符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