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養菩提心
魏晉以降,嘉興名僧輩出,特別是明清兩朝及近現代,嘉興佛教非常興盛。近代曆史上著名的太虛大師、印順導師等等都是嘉興人。太虛大師倡導“人間佛教”的精神,他是中國近代佛教改革運動的旗手,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當代佛教振興的事業,現在的台灣佛教努力切入世間的公益和教育事業,其理念正是承接著太虛大師的宏偉願景。曾經追隨太虛大師辦學的印順導師,被譽為近現代第一學問僧,一生著述宏富,學優行粹,蜚聲士林,在構建人間佛教教理係統方麵功不可沒。他的高足證嚴法師更是創立了著名的慈濟功德會,在海內外影響頗大。大家現在所處的地方正是佛教大德時代輩出之所。
之前還在嘉興舉辦了《嘉興藏》首發式,這是中華大藏經諸種版本中規模最大、內容最為豐富的一部。《嘉興藏》是明末至清初幾代僧人曆經200年刊刻完成的大藏經。那麼重要的古籍,還是與嘉興的佛教息息相關。
現在的嘉興地處上海與杭州、蘇州與寧波之間,地理位置優越,自身的經濟也有較好的發展,物質條件比較豐富,在這樣的條件下,大家可以精進學佛,改變自己,提升自己,淨化自己。
比如念佛,時時刻刻都可以隨心而然,在心為誌,發言為聲的。念佛就是要達到“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的三昧境界。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無量光,無量壽”。“光”就是快樂、幸福、吉祥,“壽”就是你慧命的長度。這光和壽又從哪裏來呢?就是從你的思想、行為、作風中散發出來的。
如果你在念佛時,外界有幹擾,嗔恨心生起,所謂的“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旦嗔恨的心生起,原來念了許多佛,觀想了許多蓮花,培養了很多福德,都會在刹那間消失。其實別人罵你,也是幫助你消除業障,這時候你如果以感恩的心態對待他,內心的業火就不會燃燒。
因此,我們要在生活中把自己的麵相修得像蓮花一樣純淨、安和。蓮花具有怎麼樣的特質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當你修到這種境界,那麼你無論走在哪裏,和誰在一起,即使不念佛,也是在種善根,也是在積累福德。因為每個人都喜歡你,都會心生歡喜,自然就能廣種福田。
慈悲就是源於我們都有一顆柔軟、悲憫、謙恭的心。將別人的讚美作為一種鞭策;反之,將人們的苛責作為一種美言,以此來激勵自己精進,不要懈怠。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善知識,都是菩薩來度化我們。隻有這樣來思考問題,你的心才會變得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