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放棄了王位,轉而追求人生的至理,說明在理性的王國中,形而上的追求要比塵世的權位、金錢要重要得多。但是他的修行之道也並不順利。釋迦牟尼出家以後,先後在好幾個地方隱居。曾經追隨過一個名叫阿羅陀的先人學習苦行。但是苦行的果報隻在三界之內,並不是究竟的,於是他又另擇名師。後來在密林中禪定,修了好幾年,也沒有成道的跡象。於是他把習得的東西全部放下,觀照自己內心的念頭,才最終找到了宇宙最終極的智慧。那麼,佛陀在菩提樹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最終悟到的是什麼?就是“緣起性空”的思想。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主題。

緣起性空,佛陀的無上正等正覺

“緣起性空”的思想可以譬喻為佛教思想大廈的基石,我今天就這一思想做個簡單的介紹。

“緣起”就是指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由一定的條件組合而產生的(“因緣而起”),一旦條件起了變化或不複存在,那麼該事物也就不存在了。就像種子要發芽,需要有水、土壤、陽光等等外因作為輔助。種子是主因,而水、土壤等就是眾緣。種子的發芽,這些條件是少不了的。

種子發芽以後會開花,花朵會枯萎,會結果,果子會成熟,終有一天會壞滅。這種遷流變化的過程,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永恒存在的事實,就叫做“性空”。

人生也是這樣的過程。乃至宇宙間的萬物都遵循著這個原則,這就是“空”。“空”是最根本、最究竟的,換句話說,它既是損毀萬物的根本,也是生化萬物的根本。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如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隻有依空法觀物,這才是解脫人生苦痛的根本。

既然人生就是這樣變化流逝的,那麼應當怎麼樣去對待它?在生活中應該怎樣取舍呢?這就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緣起”的思想教導我們這樣去思考:事業要成功,需要怎樣的因緣;想要阻止壞事的發生,就要用智慧去切斷它所發生的條件;看待事情不要總是隻看結果而重視緣分。

至於“性空”的道理,不是要大家不再精進。如果認為反正這個世界的本性就是空的,從此就一蹶不振了,這是“邪道”。“性空”是要大家珍惜現在所擁有的,要珍惜人生有限的過程;但同時你也要清醒地知道這個“有”畢竟隻是假有,所以不要貪戀,不要執著,不要掛礙。萬物怎樣去,任它隨流去,這才是積極的態度。

我推薦大家看一部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宣揚了一種“人性”的思想。人當精進向上,而不是墮落於物質世界,臣服於理論權威的威迫之下。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沿著自己理想的方向去努力,但是往往迫於社會和家庭的壓力,而不得不放棄自己,強迫自己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這就是痛苦的原因。這部電影為我們塑造了一個追求理想的人,這個人麵臨著與我們同樣的壓力,卻給出了不同的人生答案。

季羨林先生在《我的一生》中提到,他留學德國時,每天所在的地方,僅僅是宿舍、教室和實驗室。星期天實驗室關門他就感到無處可去,不知道怎樣打發這難過的星期天。為什麼他能在十幾年間過著這樣簡單的生活?為什麼他能成為一代大師而受到尊敬,大家想過嗎?這就是信念、理想,更簡單地說,是出於他對學問的“愛”,才能夠做到這樣的專注。如果你沒有熱忱,就很難堅持;不能堅持,你就沒法成功。

李開複先生在《世界因你而不同》一書中提到,他第一次到穀歌去應試高級主管的時候,本以為老板會很重視他,會西裝革履,正襟危坐。但是當麵試時間到的時候,總裁竟然踩著滑車從走廊一路滑進來。這樣的童趣,令他大跌眼鏡。而且在公司裏,每一個桌子、每一麵牆壁,都可以作為寫字的白板隨便寫下討論的創意和結果;甚至洗手間裏都放著便箋紙。這是什麼?這就是智慧的碰撞,靈感的捕捉。

大家在管理企業時,不妨多問問自己,為什麼我們的設計總是缺乏創意,為什麼我們的業務總是局限在囹圄之中,為什麼我們的管理總是讓人無法開懷而死氣沉沉呢?

大家在工作中也可以問問自己,是不是每時每刻都在著意捕捉、積累自己思想的火花,是不是特別渴望得到知識的飛躍呢。

我認為學習不需要什麼特定的場合,隻要心靜下來,渴望學習,即刻就可以學習。學習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每個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關鍵就在於你怎麼安排、利用。如果總是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那時間的流逝就是悲哀的。到了老年回首過往,就會發現自己什麼事情都沒有做成。

“緣起性空”的思想就是教導大家要正確地麵對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存在規律,遵循著這種規律去做事,才能夠心想事成。

大家可以看看《三國演義》。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雖然是站在蜀漢的角度來品評,塑造了一係列平麵人物,被曆代學者詬病為“狀諸葛多智而近妖”。但是其中所反映的“人性”還是很有價值的。劉備這樣一個寄人籬下,東奔西突的末代皇孫,憑什麼可以坐擁三分天下,一壁江山呢?為什麼他可以將臥龍、鳳雛統統收歸門下,為什麼曹操曲意奉承而不得的關羽,卻那麼忠心於劉備呢?他求賢若渴,尊重人才的心是真誠的,行動是謙卑的,因而可以使人才徹底感服。

古話說:“君子假借於物。”你想要辦成事情,就要學會假借。假借什麼呢?借你事業成功的因緣。借人才,借環境,借輿論,借市場等等。一個光杆司令是不能夠成事的。就像一堆亂石,一堆雜木,放在平地上是不會動的。當你改變它們的外形,使它們變成圓石和圓木的時候,稍一推動,它們自然就滾起來了;又或者借助推車、汽車來運載它們,也就能夠到達你所想要到達的地方。具體到我們創辦公司,就應該要創立一種製度,製度背後是文化因素的推動,然後借由這種製度來使員工良好地實施起來,這就是“假借於物”的道理。

聯合國WHO組織曾經公布人類的健康準則,僅僅四點而已。分別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道德健康”,但是我們常常隻能理解第一點。我們不妨問問自己,自己的心靈是否真正快樂?我們能夠適應這個社會嗎?我們是否具有健康、積極的道德準則,符合普遍的道德律令呢?

我在講課的時候,佛法本身講得很少,更多的是用生活中簡單的例子來闡釋佛法對我們的啟示。不要覺得佛法高深難解,實際上,運用於生活中的佛法,可以是非常簡單的。看書就看書,寫文章就寫文章,一心一意,不起雜念,這就是修行。

人們往往受名利的驅策,所思所行充滿了分別計較。對待身邊的朋友,有錢就去巴結,沒有錢就瞧不起人家,這種分別心多麼重啊!佛教常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佛性。”也就是說,在人性的角度上看,無論是董事長還是打掃廁所的清潔工,都是平等的。隻不過分工不同罷了。

其實不用說人,就是山河樹木也都是和我們一樣平等的。《華嚴經》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三千大千世界可以容納在一粒芥子之中,一粒芥子也可以成為一個華藏世界。宇宙中的“大”和“小”從來都隻是對比的關係。

我們看看宇宙的場景。一百米、一千米、一萬米、十萬米……,我們慢慢消失,城市慢慢消失,直到地球都成為一粒塵埃,在宇宙中隻見到無數光點。這個時候,你問問自己“我是誰”?你還會用分別心來對待萬物、對待眾生嗎?

如果我們不斷地放大一片樹葉,我們看到的是什麼?細胞、細胞核、染色體……我們看到了核子和電子的運行。這副圖景和宇宙中的星雲圖像不像呢?

你說,稍微有一點成就就值得驕傲嗎?生命的廣度和深度是無法想象的。《阿彌陀經》說,從我們的世界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要經過十萬億個國土。這既可以說是無量劫的時空,也可以說僅僅是一個指甲蓋的距離。因為小和大都是相對於個體而不斷變化的。

“空性”的思想,是要我們打破事物的表象,探求其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