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希臘,普雷韋紮海域。
海麵上黑壓壓聚集著數不清的龐大戰艦,交戰雙方之間隔了一條寬闊的海麵。神聖同盟的戰艦大致分為三個陣營,分別以教皇國的冠冕鑰匙旗幟、威尼斯共和國的黃金飛獅旗、西班牙的金紅三條旗區別。馬耳他騎士團則分散在各個陣營中,負責醫療救護。
安德魯·多利亞手中攥著海雷丁的最後一封信,那是剛剛從信鴿腿上取下來的,內容依然是條件商討。海雷丁這次稍微退了一步,同意將直布羅陀海峽的統治權讓給西班牙,隻要允許他在此搶劫即可。安德魯站在船頭看向對麵,奧斯曼海軍的陣型紋絲不亂。這位西班牙元帥心中不禁感慨,投誠條件已經討論到如此詳細的地步,海雷丁還能不慌不忙,穩坐大局,心理素質的確非同一般的強悍。
“元帥,對方開始攻擊了,我們迎戰吧?”炮聲已經響起,統領卻遲遲不發一言,大副忍不住開口詢問。
安德魯遲疑了一會兒,做出了一個令他後悔終身的決定:“不,我們跟在威尼斯後麵,讓他們打先鋒。”
後世之人每次提到這次名垂青史的大型海戰,回憶其中細節時,都要感慨海雷丁以少勝多的驚天計謀。他首先以投誠為誘餌欺騙西班牙人,使他們在戰場上袖手旁觀;接著又用間諜挑撥教皇國和威尼斯海軍的將領,阻止兩方戰術配合。
海雷丁徹底看透了神聖同盟的貌合神離,並以此為出發點分別對三個陣營下手。戰鬥開始後,果然隻有威尼斯海軍衝在最前麵,海雷丁先指揮側翼隔離教皇國海軍,同時以迅猛絕倫的攻擊將威尼斯打的七零八落,接著調轉船頭,與側翼合圍教皇國海軍。
當西班牙人發現情況不對,想上前支援的時候,大局已經無法扭轉。教皇國見勢不妙搶先撤離,被拋棄的威尼斯海軍全軍覆沒,海雷丁乘勝追擊,俘獲了西班牙二十多艘戰艦。
此戰神聖同盟大敗,艦船和兵員損失超過一半。威尼斯共和國被迫投降,接受每年三十萬金幣的賠款,並割讓希臘領土,一代商業帝國從此一蹶不振。
普雷韋紮大海戰奠定了奧斯曼土耳其在整個東西地中海的霸權地位,至此以後三十年,歐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膽敢挑戰蘇丹的海軍。一個時代開始,也是另一個時代終結。
海雷丁贏了,他履行了當年讓所有強權在自己麵前下跪求饒的誓言。西班牙船隻沉入海底,塞西莉亞遊蕩在海上的小小靈魂終於可以安息了。
然而如古語所言:天平兩側,所獲與犧牲相等。普雷韋紮一戰中,海雷丁失去了世上最後一個血親——紅胡子伊薩克。
他在率領騎兵上岸追逐敵人的時候中了埋伏,血戰力竭而死,遺體上刀傷與槍傷共計二十多處。據幸存者敘述,伊薩克本來有機會衝出包圍圈,卻拋不下多年相隨的弟兄,最後決定與他們同生共死。
英雄的行為無垢,但在距離伊薩克殞命地點僅兩公裏處,明明有一隻奧斯曼本土貴族率領的隊伍,他們無視紅胡子的求援信號,親眼看著伊薩克的騎兵被敵人包圍屠戮。
新軍與舊貴族的矛盾發展到戰場,伊薩克成了洛克塞拉娜的又一個政治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