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倔強的驢(1 / 2)

十八鎮,四十五個少年彙集雲集鎮,與名額無關,最主要是如今的少年,具有修行資質的極少,每鎮能發現三個算是多了,有些鎮沒一個符合要求。

“那個磨刀少年,師兄可留意?”

“骨格不錯,天賦極差,難成大氣,師妹也留意他?”。

“確實不是修行的料,隻是總感覺他身上有種難言的東西”。

“師妹定是這些日子看人看多了,精力偏差在所難免”。

“也許吧”。

白衣女子不再細想此事,三馬四人來到雲集鎮。

這些話,雷燕兒和段書恒自然聽不到。

顧小天原本在雲集鎮出生,父親是當地的井匠,常年十八鎮各處跑,哪裏有人要挖井,便去哪裏。在顧小天三歲那年,其父在雲海鎮替人挖井,因井邊一塊大石滾落井裏,將其砸死。其母便帶他回娘家,也就是現在顧小天住的地方,為了賺錢養家,其母又將他留給年老的父親照看,自己前往淩雪城一個叫‘天德染坊’的染布坊做小工,按時寄錢回家給老人和孩子。誰知第二年淩雪城出了一場瘟疫,死了許多人,顧小天的母親不幸也被感染,還沒到雲集鎮就死在半道上,同鄉人將她屍體運回雲集鎮。

白發人送黑發人,傷心的外公沒幾個月就撒手人寰,留下五歲大的顧小天。從此顧小天成了孤兒,其父的工友在雲集鎮找了份送信的活給他,一封信一個銅板,顧小天靠著送信維持生活。

信不是每天都有,人卻要每天吃飯,餓幾天肚子是經常的事,沒吃的時候,顧小天就隻能拿著碗走街串巷,吃百家飯。

幾年後,顧小天就去給鎮西鐵鋪的刀疤臉做學徒,沒工錢,管吃管住。對於顧小天,刀疤臉並不是喜歡,因為顧小天太小,打鐵是力氣活,除了做些打雜的事,顧小天也幫不上什麼忙,但難礙自己弟弟的臉麵,他弟弟是顧小天父親工友之一。後來刀疤臉也嚐試著讓顧小天做些力氣活,比如拉箱生風,捶打一些小物件,沒想到小家夥學得倒挺快。於是刀疤臉也將自己打鐵的本事傾囊相授,很快刀疤臉發現自己卻閑得發慌,所有鋪子裏的事情,顧小天都打理得妥妥當當,打出的鐵具絲毫不比自己差。

在鐵鋪呆了兩年後,刀疤臉將鋪子關閉,說是淩雪城正在招募大批鐵匠,獎金豐厚,一年下來比自己在雲集鎮打一輩子鐵都要多,於是匆匆趕往淩雪城。臨走時問顧小天要不要一起走,顧小天搖搖頭。

這時候顧小天已經十歲了,重新返回自己母親家,也就是現在住的這個地方,以靠進山砍柴為生,這一砍就是五年。

對於身後的那片山,顧小天再熟悉不過,如果細心的人就會發現,顧小天雖然顯得瘦弱,卻頸筋骨堅韌,走路步伐穩健,呼吸綿延,這與他從小吃苦的經曆不無關係。

……

走在雪山裏,顧小天心裏總覺得空落落的,好像一下子失去了什麼,砍柴的時候完全沒心思,不小心將自己的手給劃破了。

一個背著滿滿一旦木柴的中年人,住著一根拐杖,一深一淺地向他走來,顧小天看到後笑道:“老杖人,今天收獲頗豐啊”。

顧小天嘴裏的這位老杖人,顧小天很早就認識,他居住在山的另一側。有一次顧小天不小心滑倒,摔下三丈高的崖坡,把左腿給摔斷了,幸好遇到這位砍柴的瘸子。瘸子將他背回自己家,又是煎藥又是紮針,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顧小天摔斷的腿才痊愈。

後來顧小天進山經常遇到瘸子,瘸子教了他許多進山砍柴的道理。比如上山下山要如何調節自己的氣息就不會那麼累,遇到豺狼虎豹要如何避開,如何快速的爬上一棵大樹,哪種樹砍起來會更輕鬆,哪些樹燒起來火更加旺,等等。

瘸子將木柴放下,找了塊大石頭坐下,點起他的大煙杆,憋了一眼顧小天流血的手指,“一根哪夠,五根齊齊砍下,那才叫爽”。

顧小天舔了舔那根冒血的手指,笑道:“小傷,小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