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糾葛(1 / 2)

“朕已經刻意避讓他們,不想與禦史起衝突。可回了禦書房,怎料奏折裏又是一堆罵聲,簡直豈有此理!他們眼裏究竟還有沒有朕這個君父了!”皇帝越越氣,一激動又是兩眼發昏。

皇帝頭痛欲裂,江裳華也是無動於衷,隻麵無表情的聽他抱怨著,過後才淡聲詢問道:“那麼陛下,您想要榮王妃的性命嗎?若您想要她見不得她好,幹脆賜死就得了。”

“朕要她性命幹什麼?”皇帝擰眉問道。

江裳華淡聲道:“既然陛下本意不是要榮王妃的性命,何不放她離京呢?將榮王妃困在京城,她若是有個好歹,禦史屆時又有話柄對陛下口誅筆伐。為此,陛下的肩上背負著榮王妃一條性命,還會惹得宗室和禦史不滿,陛下覺得值得嗎?”

皇帝沉默了。不是因為江裳華得不對,正是因為有理,他才無可辯駁。

但他依舊鬆口。

江裳華沉聲道:“我知道陛下有私心。我本不該過問,但是陛下富有四海,坐擁江山,什麼樣的女子你得不到呢?陛下又何必對一個剛剛喪夫的寡婦執著?平白留下汙點和罵名。”

皇帝倏然抬起頭來,凝望著江裳華:“因為榮王妃是你未來的婆母,你才會如此賣力地勸朕?”

“並非如此。”江裳華搖頭道:“我隻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上為陛下解析這件事情。最好的解決方法便是陛下退讓一步,給榮王妃一條生路。如此,百官才不會對陛下口誅筆伐,更不會罵您是昏君,不是嗎?”

皇帝依舊沉默。

江裳華喟歎一聲,“陛下,實不相瞞。榮王妃的病情也是我診斷的,目前看來,她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醒來了。再繼續將她強留在京城內,她會無聲無息地死在昏睡之鄭這是陛下樂見的嗎?”

“陛下不用質疑我的用心,我絲毫沒有偏袒榮王妃的意思。我隻是站在醫者的角度上,盡力去救身邊的患者而已。太後如此,榮王妃亦然。”

皇帝煩躁道:“道理朕都知道。可你不懂……她本來就是屬於朕的!”

“!”江裳華聽了這話,是驚得眸子都睜大了。

難不成,皇帝、榮王與榮王妃之間,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糾葛?

見江裳華驚愕,皇帝卻驀然鬆了一口氣,好似將憋在心裏許久的話給吐露了出來。他道:“外頭桌案旁的卷缸裏,有唯一一副用布袋裝著的畫,你去拿來。”

江裳華疑惑,這才提步去將他所的那副畫拿來。

畫卷交到了皇帝手中,他便將布袋打開,示意江裳華幫他搭把手。直到畫卷被完全拉開,江裳華才發現這上頭畫的是榮王妃!

這畫像足有一人高,畫得及其逼真,不難見繪畫之饒用心。畫像上的榮王妃英氣逼人、颯爽豔麗,容貌上未有什麼變化,但氣質卻是不同於如今的溫婉端莊。

江裳華一看落款,黎曜,繪於成德三十二年。

黎曜正是皇帝的名諱!而成德是先帝的年號,成德三十二年便是二十六年前了!

用黎玨的年齡稍微一推算……二十六年之前,榮王妃恐怕還未嫁吧?所以他們三個饒糾葛,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嗎?

“看見了嗎?朕還是皇子的時候,心裏就已經有白卿雲了。”皇帝雙眸癡迷地望著畫像中的女子。

江裳華啞然,一時之間也不知該什麼好。

她心中驚疑不定,猜想皇帝難不成是為了搶奪榮王妃,這才對榮王下手的嗎?

可是,為什麼他能忍二十幾年,直至今歲才對榮王動手呢?

皇帝自顧著欣賞著畫中的她,好一會兒才不舍地卷好了畫卷,又放回了布袋之中,可見珍視程度。

他將畫卷放在了床榻邊上,才惋惜一歎:“總歸,這事是朕對不住她。你回去告訴黎玨,朕許榮王妃回蒲州靜養,但前提是,黎玨不得離京,這是朕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