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米豆腐(上)(1 / 2)

……

陸子軒和顧婉卿兩人一邊吃著蒿子粑粑,一邊向前走著。

陸子軒瞧見前麵有賣米豆腐的,然後就說道“米豆腐是川、渝、鄂、湘、黔武陵山地區地方小吃,此菜潤滑鮮嫩、酸辣可口。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加堿熬製,冷卻,形成塊狀“豆腐”即成。食用時切成小片放入涼水中再撈出,盛入容器後,將切好的大頭菜、鹽菜、酥黃豆、酥花生、蔥花、生抽等適合個人味口的不同佐料末與湯汁放於米豆腐上即可。”

“而米豆腐又分為很多種。酉陽米豆腐。米豆腐酉陽特色美食之一,原料主要是大米或者玉米和大豆。大米以早、中、晚稻秈型為好,碎米也行,粘糯酉陽米不易製作。”

“浸泡前除去米中的雜質,淘洗幹淨後將適量石灰水浸泡三小時,再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後磨漿,磨漿水和米的比例為一比二。成漿後煮漿時邊煮邊攪,開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時用小火,邊燒邊攪,煮熟為止,約需十五分鍾後糊狀成型,趁熱裝入五到十公分盆內冷卻。待冷卻後即可。”

“冷卻後切成小方塊拌以作料就成為酉陽特色美食,大人小孩喜愛有加。酉陽米豆腐的原料一般為大米、大豆、石灰,米豆腐色澤金黃、柔嫩滑口,切在碗裏根據個人的口味加上佐料後,放在特製的火盆上烤好即可。火盆烤的米豆腐,遠遠就能聞到一股誘人的香味,再搭配麻辣的作料,香嫩可口,別有一番滋味。”

“貴州比較有名的米豆腐有思南米豆腐,印江米豆腐,江口米豆腐,貴陽米豆腐等。在貴州省的印江縣木黃鎮和江口縣區府巷內能夠找到正宗的米豆腐。”

“米豆腐是HN郴州的一種特色食品,和粉、麵一樣被當作一種副食,也可以作為一種小吃但常常不當作菜。在郴州嘉禾,宜章,安仁等更是隨處可見且人人會做。”

“貴州常常把它當作一種菜來做,在電影《芙蓉鎮》裏也看到過米豆腐,它又是另一種方式,HN郴州的食用方式卻也不一樣。”

“首先第一步是先冷卻好的米豆腐用刀或網狀工具(專門用來切米豆腐的一種自製工具,把橫豎等分的細線織成網狀固定在木框架上而成)切成長寬高各一厘米左右的粒狀,放入置有清水的盆中,這樣它不易碎散。”

“然後配湯。在碗中放入鹽、味精、油、香油、豆豉油、辣椒粉、胡椒粉,用煮沸的水拌成湯,水不要太多,半碗就可。把米豆腐放入燙水中加熱,兩分鍾即可撈出,放入配湯中,再在米豆腐中加少量的蔥,使其香味更濃。”

“最後把製作好的配菜放入米豆腐之上,如:木耳肉絲、青椒瘦肉等。吃的時候用勺稍拌一下,其味更勻、色更佳。”

“蜀州達州米豆腐原理同蜀州蒼溪米豆腐有類似處。蒼溪米豆腐,將大堿或者柴灰(就是木柴燒掉後的灰,必須含堿性,如黃荊枝、柏樹等)泡在水裏(可用一個小桶盛),然後將米裝進一個比較透水的口袋,再將口袋放在水裏。如果是堿的話,泡一天時間足以;如果用柴灰的話,需兩天左右。當然柴灰的泡的做出來要香一些。也有技術好的用堿做出來和柴灰做的沒有多大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