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發電機組再往裏,圍繞著鑽機底座,還依次擺放著由3至7個模塊化組合罐體組成的固控係統,以及發電機組的幾個大型集裝箱房體。
而石油固控係統也叫泥漿淨化係統,其主要是對石油鑽井液的固體控製和分離,能夠使鑽井液循環利用,是石油鑽機的核心係統。
鑽機試驗場是公司石油鑽機的最終落成和出廠單位,並且是公司鑽機組合裝配、集成配套和聯調試驗單位,其地位和作用均是十分重要。
首先,試驗場要為提供鑽機各個部件提供組合裝配用的合適的場地。
石油鑽機的幾個大的係統,如動力係統、旋轉係統、循環係統、提升係統、傳動係統等,最終從各個加工分廠完成單元部件的試驗後,經確認產品合格後,都要依次進入鑽機綜合試驗場。
進入試驗場之後,就需要專業的人手,按照相關流程,精準劃分場地,進行鑽機最後的大組裝。
最終結果是形成一台合格的、經過廠內驗收的鑽機。
其次是要完成鑽機各個係統的集成配套。
一套鑽機的組成零部件數量巨大,雖然不敢與航飛機的零部件數量相提並論,但是其包含著成百上千的零部件的幾個大係統之間,必須要進行規劃整合,以求完成各係統之間的高度集成,才能最大程度的節省場地,減少係統調適時間,發揮出最佳性能。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完成鑽機係統整機聯調試驗。
鑽機係統的聯調試驗,包括柴油機組的動力測試試驗、發電機組的調試試驗、提升係統的測試試驗、循環係統的調試試驗、固控係統的調試試驗等等,而這些係統在鑽機試驗場的聯合調試試驗,將是測試整個鑽機係統功能是否正常的最重要的、也是產品出廠之前的最後一次試驗,因此,其作用至關重要。
很多公司的用戶也深知鑽機聯調試驗的重要性,因此都會派遣相關人員來公司,全程跟隨試驗的全過程,有些用戶甚至要求提供給他們一份詳細完整的鑽機聯調試驗報告。
而這份報告裏麵,就十分全麵的反映出了這一套石油鑽機的單個係統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故障,以及各個係統之間的整合是否達到要求,是否存在相互之間不能兼容的問題。
因此,鑽機聯調試驗又被稱作是產品出廠之前的最後一試。
張曉東遠遠的看了一下,這時候,不經意間,就發現旁邊突然有一個大家夥慢慢的映入眼簾,這是一台高大的鑽機,猶如一座直衝雲霄的寶塔,拔地而起,直指蒼穹。
試驗場他卻是很少來,畢竟這裏距離其他的分廠有點遠,而且這裏沒有加工製造單位,隻有試驗設備和裝配單位,所以很少來這裏,自然是對公司的拳頭產品——石油鑽機,了解不多。
因此,這時候突然看到這套鑽機,從上到下,依次刷著紅白相間的嶄新的油漆,各個部件係統均是布置的極為整齊,靜靜的矗立在路邊,就感覺有種不出來的大氣,尤其是那直入雲霄的井架,頗為壯觀。
張曉東看著這套宏偉大氣的鑽機,就聯想到了公司廠史展廳裏那位耀眼的明星——萬米鑽機。
這台萬米特深井鑽機甫一問世,便轟動了全國,震驚了全世界,隻因為它為中國創造了許多的“世界第一”,其創造的許多記錄至今無人能打破。
它是世界上第一台數字變頻超萬米的特大型鑽機,也是當時全球技術最先進的特深井陸地石油鑽機,它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在國際上也屬領先水平,其技術指標均比此前美國生產的全球僅有的一台米鑽機先進。
俗話,上不易,入地不難,但是一萬米以下的地層,高達200多攝氏度的極熱地溫,以及相當於一萬米海底的巨大壓強,鑽探時複雜的鑽機動力傳遞等諸多棘手問題竟多年間難以逾越,因幢時有人感歎:“上不易入地難”。
而公司這台萬米鑽機的研製成功,為中國叩問萬米以下超深地層,成就地學強國之夢提供了尖端利器,它更是被譽為中國的“探地神針”、“伸向地球內部的望遠鏡”。
2007年,萬眾矚目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而由公司研製成功的萬米鑽機,經過與會專家院士的綜合評比,最終獲得了國家科技獎二等獎的崇高榮譽。
張曉東至今任然清楚的記得,當時他們一眾新入職的大學生,在公司展廳裏,看到這台萬米鑽機資料時的驚喜與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