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評審會(2 / 2)

沒有等張曉東開口回答,鄭耀東就接著道:“有些技術已經經過實踐證明有問題,我覺得就不應該再使用了……”

此話一出,會議室裏的其他人都開始議論紛紛。

“我靠,有意見私底下不能提示嗎?非要在評審會上拿出來!這是什麼個意思?”張曉東心裏這個時候已經很火大了,但現在卻沒有時間理會這些了。

“現在方案圖上用到的這項技術,雖然幾年前用過,效果不佳,但是我已經谘詢過當年的設計師,給出了改進意見。我覺得,還是可以用……”張曉東提高了聲音,向著議論紛紛的眾人道。

但是感覺收效甚微,大家依舊議論紛紛。

“咳咳,大家安靜一下,我來兩句。”卻是年輕的科室主任趙主任開口了。

“既然是方案設計嘛,按照常規流程,這個階段計算書暫時可以沒櫻另外,這個方案以前用沒用過,能不能用,大家要多討論,不能上來就一棍子全打死,那這樣子方案也就沒法做了……”趙主任話的嗓音還是很低沉,但是很有服力,他總結性的發言,也算是控製住了會場的氣氛。

那的評審會不知道是怎麼結束的,但張曉東知道自己的臉色很難看,心裏很憤怒,那兩個平日裏冷嘲熱諷的家夥,居然在評審會上讓自己難堪,給自己使絆子。

張曉東認為自己並不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但是,此種情況也是讓他不禁大為光火,心裏暗暗生氣。

項目進行到現在,目前已經進入到樣機試製階段,這是最關鍵的時候了,萬裏長征就差最後一步了,怎麼能夠退縮呢?!

而且,這個項目前前後後,耗費的巨大人力物力,耗費的超長時間,都是常規的部級項目所望塵莫及的!

這個項目僅僅是在初期階段,就耗費了幾個月之久的時間,好不容易進入了技術評審階段,更是遭遇了專家組的炮轟,差點夭折。

當初本來是為撩出最優方案,趙主任於是花了大力氣,請了三個研發部裏的專家來評審,可讓人出乎意料的是,三個專家竟然掐了起來!

那次評審會上,因為是技術評審,所以參會的人員和規格都是前幾次的方案評審所不能比的。

按照研發部的規定,研發項目一般要經過兩個評審,一個是早期的方案評審,主要是大的設計方案的確定,為後期的詳細設計確定方向。另一個就是技術評審,主要是細節方麵的完善,完善之後,也就會正式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

評審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張曉東坐在會議桌上攤開的電腦麵前,向對麵看去,就見會議室裏大桌子的對麵依次坐著部裏的三個專家、劉部長、科室主任趙永剛。其他的與會人員,則都是和張曉東一道,坐在領導專家的對麵。

在座的三個專家分別是賈冰專家,負責石油鑽機總體設計;李慧娟專家,負責石油鑽機總體設計;宋濤專家,負責鑽井泵總體設計,尤其擅長計算。

技術評審會是在一片緊張而又噪雜的氣氛中開始的,當時由於與會人員很多,故而時而有人接電話,時而有人進出,會議室裏便顯得有點噪雜。

看見這副情形,與會的最高領導劉部長表情嚴肅,眼睛緊盯著投影屏幕,一言未發的坐在那裏。

會議大約開始了大約5分鍾之後,會議室裏的噪雜氣氛慢慢的安靜了下來。

按照流程,張曉東照例是將項目到目前為止的完成情況,向與會人員做了一個簡要的通報,然後提出了幾個關鍵技術問題,看專家有什麼意見沒櫻

起先的方案討論,劉部長大概問了幾句,就沒有再話。坐了大約有半個時後,他跟身旁的趙主任悄悄了幾句,然後衝大家道:“我還有個會,你們繼續吧!”

完就起身離開了,趙主任也趕忙起身把領導送了送。

劉部長走後,張曉東明顯的感覺到會議室的氣氛輕鬆了好多,大家討論問題的氣氛也是活躍了起來。

李慧娟專家這會就仔細的看著投影屏幕上的產品方案圖,不時的問一些問題,並和身邊的賈冰專家和宋濤專家不時的低聲著話。

就在這個時候,李專家突然提高了聲音,口氣很緩慢的問道:“我看你的減速機方案,怎麼還用的是行星減速箱?!這種箱子十幾年前我們就用過,當時在油田現場,因為散熱不好,潤滑油都沸騰了,最後想了好多辦法都搞不定……”

她的話音未落,就聽旁邊的賈冰專家大聲道:“沒問題,這個技術問題早就解決了,前幾年不是在修井機上都用過嗎?你忘了?!”